张译仁
(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郑州 450052)
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阶段发展至今,衍生了许多意识形态领域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中的核心所在,有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和谐社会实现的关键性作用。在商业领域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需要从企业员工这一主体着手,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人员日常工作生活的融合,坚持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让企业文化同从业人员深层交汇,达到思想观念、精神层面的高度契合,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培养出更加具有凝聚力以及具备更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团队,实现与企业的协同迈进。针对这种现状,被称作“职工之家”的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工会怎样有效促进员工与企业二者间的互惠关系,实现和谐施工企业目标,便成了当下最亟待突破的困难与瓶颈。
立足于现阶段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潮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是与人们思想的开放程度成正比的,国民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思潮越来越多元化、丰富化,但随之而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为了对应这些挑战,积极迈向国际竞争的上流位置,我国从实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将工业信息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纳入发展蓝图,而这些蓝图的实现,就需要我国国企培养出更多高精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这是对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最为艰巨的任务。然而根据我国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工会政工工作进展,远无法满足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从某些层面来讲,其延误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迈进的步伐。具体体现在下面情况中:
高速公路施工企业较其他行业来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此高速公路施工企业的从业者较其他国企职工,人员结构更加丰富化、层次较多,根据教育背景等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容易产生企业员工间的摩擦,影响工会政工工作的开展进程。其次,高速攻速公路施工企业所承接的项目来自于全国不同的城市,虽然项目覆盖广,但是人员跨度大、密集度低,无法实现工会政工工作的集中管理。
以当下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工作方式传统单一仍是阻碍工作进程的关键性弊端之一。按照传统政工工作所运用的报纸、文件阅读等渠道已经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无法调动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久而久之会促使部分员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反感抵触。
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是促进施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而工作内容的需要从实际出发,以现阶段高速公路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的现实情况为参考,结合更具时效性、科学的思想内容来促进相关从业者良好人格素质的建立。
行政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工作从业者开展工作的执行准则,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能为施工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因此构建科学系统化的行政管理体制能有效促进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政工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需要施工企业管理者科学的决策引导,积极引入办公制度、值班制度、考评制度、质量服务标准、岗位责任制度等系列行政管理办法,同时将体系落实程度与相关从业人员绩效奖励衔接,提高企业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上进心。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剩余闲暇工作时间,举办安全教育活动,以安全教育课的渠道,协助企业从业者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并要求结果以书面感悟的形式进行呈现,以此评定。这些措施的落定,不仅能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的高度融合,促进以基层公司从业人员为基础的思政教育工作方向的针对性与内容的时效性,同时其还能积极借鉴更加科学合理化的管理理念、措施等一系列管理体系,优化自身,实现公司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基层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水平。
高速公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知识单纯的单方面理论知识灌输,在对基层员工知识理解掌握现状了解不清楚的状况下,强制性的对员工思想观念的洗脑只会适得其反,造成抵触心理。因此,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员工思想观念的疏导,让员工从内心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这就需要相关思政教育工作者明确找到政工工作着手点,例如,当员工出现工作失职的状况,规避单纯的责问批评,要尝试与员工合理化的沟通交流,找出问题根源,从本质上解决,防患于未然。只有坚持“防患于未然”的思政教育理念,并延伸到日常工作中,才能有效规避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犯错的风险,也避免了员工消极的抵触心理的产生,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