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泽文
(重庆市南川区文凤初级中学校,重庆 南川 408400)
尽管我国目前实施的为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所以许多语文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却不是很重视。他们普遍认为学生想要学好语文就是应该掌握字词、诗词、读写等部分内容就好。但是实际上语文是一门比较优雅的学科,学生可以利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去创造出优美的语句与文章,那么应该怎么更好的应用修辞手法去创造一篇文章,就需要思维能力的支撑。
目前很多语文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都比较传统,在课堂上主要是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却没有给学生能够自己思考的时间。这样就导致学生只能被迫跟随着教师的步伐走,学习的方式也是属于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并没有深入理解知识,对于许多内容也没有自己的看法。另外,教师也没有注重对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些都是造成学生思维难以发展的原因。
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能够主动地进行质疑。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语文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部分设计几个具有难度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去进行学习。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并不具备独立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所以许多学生可能会出现不知道怎样质疑的情况。那么针对这起情况,语文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去合理划分一篇文章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避免将时间浪费在无价值的小问题上面。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整体阅读不同体裁文章的方法,之后再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之上,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质疑,这样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型思维便能够得以发展。其次,语文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在那些不太容易产生疑问的地方提出疑问。在一些文章中,有些语句比较平淡,学生在读过一遍以后可能不会轻易对其产生疑问,但是往往这部分又容易成为理解文章的关键线索,如果学生不能发现这部分的重要价值,那么对于学生理解正篇文章便造成了阻碍。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格外注意文章中那些平淡无奇的语言,深入挖掘其中的线索。当学生有了不同的阅读习惯以后,他们的思维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也会加深,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能力也得以培养。
写作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若是希望能够写出一篇具有特点和新意的文章,那么就要尽量做到新奇,无论是提出的观点,还是写作的手法都应该做到新奇,与一般的文章有所不同。那么想要做到新奇,最关键的就是应该从多角度去进行思考、创作,这是创作新奇作品的关键。
以作文教学为例,最近几年来,语文学科考试作文题目中经常会出现“立意自定”这一话题,一般是给出一个场景,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题目以及写作的大纲和内容,这种形式的作文题目更加能够考验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更加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实力,促进学生创新型思维能力的提升。假如我们以“砖头”这一主题为例,学生经过想象以后,会产生以下几个立意:1.学生可以从砖头的形成角度入手,砖头是经过熊熊的烈火烧制而成的,那么学生就可以人可以在逆境之中锻炼意志为主题进行写作。2.砖头是再普通不过的物体了,但是砖头却有大用途,不仅可以用来砌墙、建高楼,也可以当做装饰品,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由此学生便可以将每一个平凡的人物都能够有大作为当做写作主题。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开放性作文教学时,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让学生自主的去分析材料,然后发挥想象力思考可以写什么样的主题,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便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
结束语: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守旧的教学方式,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能力,那么首先就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学生能够主动质疑是其思维能力提升的基础。同时,在教学作文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作文审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的进行思考,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