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东明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中学,广西 崇左 532203)
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语文阅读的方式,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掌握其中的重点的词汇、成语、句型,背诵其中的经典段落等,实现语文知识的不断积累。可以看出,语文阅读对于学生提升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阅读教学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阅读是语文考试科目的重要项目,更是因为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阅读又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语文教材或者其他的课外读物,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便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习惯。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其次,语文知识涉及面广泛,包括许多的字词、句子组成完整的文章。阅读能让学生知道如何理解文章的内容,方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进行知识积累。最后,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有着很好的帮助。阅读教学重在知识积累,在写作时,想更加的得心应手就必须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知识。例如,阅读和写作,学生阅读之后,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才能更好的借助许多精美的词汇、句型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核心素养的概念,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而是让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探究式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阅读作为一种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开始受到学生的重视。学校也开始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尽管学校和教师开始注重阅读教学,但从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应试教育影响下,初中语文阅读同样是注重阅读的成绩。根据考试大纲,语文知识被划分为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这种功利性的教学方式,教师重点灌输阅读题型的解题方法,不重视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学生逐渐丧失对阅读的兴趣。学生往往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而非为了积累知识或者满足自己阅读需求而进行阅读。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通常选取一篇文章段落或者直接采取阅读题型进行讲解,这种肢解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地提升。在阅读文章或者某个题型时,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寻找对应的段落,通过段落阅读,给出问题答案。这样在成绩提升方面可以带来比较明显的效果。此外,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教师对重点段落讲解,并要求学生记忆,其他不重要的内容,并不会讲解,长期以往,学生会丧失语文阅读的兴趣。
语文阅读应该侧重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这才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语文阅读是学生知识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阅读教学时,教师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结合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筛选一些课外的阅读刊物,以此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认识到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学生积累知识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方式。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是单纯为了提升分数,而是为了让)学生提升阅读技巧,养成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重点语文知识灌输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去通读文章内容。教师合理地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一篇语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搜集一些内容。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经历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其次,设置问题。哪些内容是写景的、哪些内容是写心理变化、哪些内容是作者要想表达的核心思想等。最后,阅读和写作的衔接。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为了促进学生思考,学生阅读之后,以读后感的方式,不限制体裁,让学生自由发挥。
改变以往的教材、板书、教师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地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开展多媒体教学;也可以采取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分配学生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根据语文知识,编写人物台词,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加精准地掌握文章的思想。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促使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和谐发展,并在个性化阅读中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