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信服叶圣陶先生那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土地整好了,该下种时下种,就不会有太多的担心,生根时自然会生根,发芽时自然会发芽,到夏天,必然会生机勃勃,到成熟的季节,必然会硕果累累。对孩子喜欢的事情,引导他、激发他、培养他,在孩子心里种下快乐和求知的种子,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从孩子没出生便“不甘落后”进行教育,出生后更是忙着让孩子学这学那,尤其对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更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并为孩子的“成绩”沾沾自喜,引以为荣。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这种心理,也不惜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在幼儿教育“小学化”上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促进发展不是错,但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过早地进行“小学化”知识教育,却是不妥当的。自然界中很多早熟的果子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而且往往会过早腐烂,很多被“催熟”的蔬菜,虽然令我们眼前一亮,但吃到嘴里却是没滋没味。难道我们也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早熟的果子和被“催熟”的蔬菜吗?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反问自己:是谁夺走了孩子的快乐?也许我们的父母和教师曾经给孩子的压力太多,也许我们的父母和教师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狭隘人生目标的手段,也许我们的孩子真的需要像野花一样,无须刻意施肥打理,只需携一抹阳光、抚些许雨露、施万般宽容,也许我们的家长和教师都应学习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农夫,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静待花开。
我园坚持从孩子成长的本质出发重新思考幼儿教育,重新思考幼儿园的教育图谱,把每一个孩子当成种子,倡导教育以种子为中心。园中一直流传着“蝴蝶飞回来了”的故事,讲述的是二楼科学发现室里蝴蝶标本不见了,不知是哪个孩子拿走玩了。于是,借助教师微信群形式,发出了“让蝴蝶自己飞回来”的呼唤,全园十三个班级开展了“蝴蝶去哪旅行了”主题教育活动,不久,那只早就不见的橘黄色蝴蝶标本真的“飞”回来了,还有那只红色的、浅绿色的也“落”在了科学发现室里。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比如关于开放图书的顾虑,园内有三个楼层开放的漂流阅读区——“种子书吧”。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静静地自由阅读。起初开放图书时,教师们担心书可能会少,但一年下来不仅一本没少,反倒增加了不少,原来孩子们太喜爱“种子书吧”了,把自己家的书都捐到了书吧里,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够阅读到。
种子,从不抱怨出身,从不挑剔环境;无论顺境、逆境,都在积攒能量,只为破土,向阳而生。
长时间来,我们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图画,完全可以按照我们成人的意愿来描绘、设计他的未来。有些家长就是不肯承认孩子的差异,更谈不上尊重差异、欣赏差异,即使偶尔认识到也束手无策,无所作为。不知什么时候,教育成了孩子苦、教师累、家长烦、社会怨的境地。我们的教育,就像一座座机械化、粗放式批量生产的工厂,在生产相同规格的产品,把孩子“一锅炖”,且用的都是高压锅,孩子本身的个性和应该有的快乐、幸福,就这样彻彻底底地“炖”没了。我们的父母,在社会“追求成功”的价值驱动下,孩子成绩好,可以“一俊遮百丑”,成绩不好则“一丑遮百俊”。其实,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就带有独一无二的基因和密码。
孩子是种子,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花期,迟开早开的花朵,同样美丽,早开的早谢,迟开的往往更持久、更艳丽。有些孩子幼儿园时就尽情绽放,有些孩子高中毕业了还含苞未放。不必让孩子经常“抢跑”,也不必让孩子过早“冲刺”,孩子是种子,我们要学会守望。
在“种子文化”引领下,我园以南师大虞永平教授的“生活化游戏化课程”为蓝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园本化的再创造,逐步地形成了“生活、审美、感恩、快乐”的园本课程理念,希望孩子们做一颗爱生活、创造美、懂感恩、享快乐的小种子。在园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园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的幼儿教育目标及幼儿身心发展需要,形成了种子课程发展目标,从“种子的良好品格”“种子的丰富情感”“种子的全面才能”三方面培养“种子宝宝”。“种子课程”包括幼儿活动、家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教育资源,为幼儿开展“扬州童谣”“科学探索”“分享阅读”“快乐种植”等菜单式自选特色活动,满足幼儿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借助“种子教育”,将种子的特性与幼儿的特性、种子的生长规律与幼儿的成长规律等联系起来,以此作为审视幼儿园教育的视角和理想。通过相应的具体实践,让每一个孩子像种子一样茁壮成长。在种子成长的过程中,教育者就是协助种子自主驱除虫害、杂草,形成抵御各种危害的本事,营造一个有利于种子健康成长的完整生态。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独一无二的种子,教育要像农业生产一样,遵从“种子”的生长规律,用心血去耕作、栽培,预约每一份独一无二的成长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