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以走向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无数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都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回答。从宏观上讲,阅读可以走向生活、走向自我,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把日子过得更加幸福,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从微观上讲,阅读可以走向表达,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会思考,变得能说会写,表达有方……在这些观点中,“走向表达的阅读教学”尤其是“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理念备受推崇,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体例的变化——习作单元的设置,我们也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教学如何直指单元习作任务?如何用好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助力学生单元习作任务的有效完成?笔者将结合统编版三上第五单元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的教学做具体阐述。
每一篇文本引入教材,都有其“特质”,《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也不例外。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孟纪军在《抵达明亮那方》一文中列举了叶圣陶、王荣生、吴忠豪、管建刚等诸多名家对于“阅读教学明亮那方”的共同认知,即以教材为例子,发现其教学价值、言语智慧、表达的奥秘。在解读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时,教师更应关注其表达特色,找得准,才能教得好。教师如何开启自己的第三只眼睛,发现精读课文在表达方面的特质呢?
编者的编写意图是通过“单元导读提示语”凸显的。统编版三上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提示语”由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一句名言和两则学习要求组成,三句话聚焦一个关键词——观察。由此可以想见,《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这两篇文章在“细致观察”方面一定有其独到之处。
编者的编写意图是通过设置“课后习题”显示的,因此关注“课后习题”也能帮助我们精准解读文本。“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后,我们不难发现《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这两篇文章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对不同的事物、事物的不同方面、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摹,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有身临其境之感。
编者的编写意图还可以从“单元习作要求”中窥见一斑。“观察要细致一些。”“观察时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透过这些要求再看精读课文,我们就可以进一步锁定精彩的段落,如《搭船的鸟》第二、四小节,《金色的草地》第三小节,在研读中发现可以“举一反三”的表达要领。
借助上述路径,我们可以快速而精准地找到文本的教学价值。当然,离开这些“解读助手”,我们也许可以发现《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其他表达的亮点,比如“追问与猜想”“写景中藏叙事”等,甚至还会有“个性化的发现”,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然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唯有聚焦才能实现学生表达力的快速提升。
传统的阅读教学承担着诸多重任,如识字写字能力的提升、阅读素养的提升、写作素养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构等。而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教学设计,一方面要注意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其阅读教学属性不能改变,所以教师必须掂量轻重缓急,在“取舍之间悟得真道”。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以《金色的草地》为例,“感受草地颜色的变化,了解蒲公英的花朵日出打开、日落合拢的特点”是理解文本内容层面的目标,它是学习表达的基础;“了解作者以时间为序描写事物变化的表达方法,并试着把自己留心过的事物变化过程说清楚”是关注文本表达层面的目标,也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据此,识字写字、“感受吹蒲公英绒毛的快乐”都不应该成为文本精读的重点与难点,13个需要识、写的生字可以精选“察”“拢”这两个与细致观察有关的生字重点指导,其他只需带过即可。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教师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有思维深度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学习者”成长为“赏析者”,主动探究文本的表达之道。以《搭船的鸟》一文的教学为例,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1)阅读课文,交流: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翠鸟的样子、捕鱼的过程……)(2)精读第二小节,交流:对翠鸟外形的描写,你觉得好在哪里?(概览中见细节、对比、抓主要特征)(3)精读第四小节,交流:对翠鸟捕鱼过程的描写,你觉得好在哪里?(一连串动作)(4)拓展延伸:你能运用这些方法,描写自己观察到的一个动物吗?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隐退幕后,学生成为会看门道的课堂主人。
如何最大限度地用好精读课文,发挥它在习作单元中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写作的三个不同阶段进行思考,进而发挥它的功用。
学生对于写作有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将习作任务内隐在文本阅读中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无论是《搭船的鸟》还是《金色的草地》的教学,教者首先都应该安排学生亲近文本,在学生觉得“真有意思”“真有趣”的时候自然引出写的任务。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就是对这一言语表达典范进行解析的过程。以本次习作“观察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来说,教师可以借助两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对象无处不在”“观察时机无时不可”“调动自己的多感官可以获取丰富的观察资源”——这是选材的支架;然后进一步提炼方法“运用对比抓特征”“连串动作显变化”——这是表达的支架。有了这些支架,学生的写作过程自然更加顺畅、更加得心应手。
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精读课文进行对照。一读,二比,三对照,就可以发现自己“学得如何”“用的效果”。基于此,再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完善,充分发挥精读课文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