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中
2019 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从“突出德育的时代性”“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四个方面“构建全面培养体系”,这四个方面是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道德养成的重要抓手,目标指向是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要有新表达、新作为,加强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研究,创新道德养成的方式方法,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指导意见》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人应尽的责任。
《指导意见》在提到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的“总体要求”时指出,要“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这里强调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提醒我们在育人体系和水平方面确实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主要表现为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上的功利主义,迷恋考试、分数至上、崇尚理性,致力于“何以为生”,而放弃“为何而生”“走向哪里”的理想信念追求,尤其表现为“道德教育的控制性信念,把道德教育看作对学生不良思想、不良行为进行控制”。当下,我们观摩的不少主题班会课上,教师设计的痕迹还比较明显,教师主导、满堂灌、走过场,学生则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和道德教育的生成性的活动,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道德教育的知性化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认为道德教育就是把道德规范作为知识让学生掌握,通过认知行为规范来规范行为;另一方面把书本知识作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唯一途径,学生只要死记硬背规范和手册的内容就可以了。这种以狭义化、形式化的训练代替实践体验的教育,造成了德育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隔离,给学生带来了不少心理问题,也使学生的行为养成大打折扣。
当下,德育学科渗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渗透的内容缺乏稳定性,没有与时俱进;渗透的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渗透没有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生活经验,学生兴趣不高;渗透存在重复现象,缺乏系统规划;渗透的度把握不准,不同学科课程、同样课程不同教师渗透德育内容的差异很大;对隐性课程的关注度不高。这些都导致了德育课程实施的盲目性。
尽管相关的政策文件对不同学段德育工作做了明确要求,但依然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同一类型的德育活动,在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德育目标究竟有什么区别,活动效果的区分度如何,缺乏统筹协调,随意性、重复性、断档性、低效性明显,亟须各学校认真研究相关政策文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德育活动目标,从实践上对德育活动的实施路径进行科学规划。
规训就是把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教条化后,严格地规范学生,一旦违反,就强制性地惩罚甚至体罚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现在大部分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方面通过活动设计对学生进行控制与规训,另一方面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手段将学生的行为规范数字化与可视化,并进行精确计算与评价,形成了严密的制度及操作流程。这样的管理方式造成的结果不外乎两种:要么是规训“成功”,奴化的人被塑造出来了,而真正全面发展的人却失去了;要么是规训失败,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有的学生甚至怀恨在心,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学生道德养成是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学校德育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当下学校德育活力不足、效果低下的现象需要我们高度正视,我们要从认知、情感、操行等方面创新方式方法,找到高中生道德养成的最佳路径。
认识和实践本来就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没有实践的认知或脱离认知的实践都是不成立的。因为“道德行为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需要理性的认知,而且需要道德实践产生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情感认同’,转化为‘行为习惯’,再通过行为习惯实现‘实践养成’,形成一个从实践开始中经情感与理性融合的认同,形成信念,最后回到具有意志力的道德行为的一个完整过程”,我校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大力实施“雅正德育”,所谓“雅”就是引导学生要有“雅言、雅行、雅仪”,所谓“正”就是“正心、正己、正人”,通过正心来正己,通过正己来正人,也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时代要求来看,我们意在以标准、规范为正,规范学生文明礼仪,提升人格品行,引导学生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雅士淑女。
我们认为,学校德育是以国家育人目标和现代公民标准来规范学生言行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不断进行“雅正”的过程。我们将“雅正”作为主线贯穿学校德育始终,我们从“四必”(必唱国歌、团歌、校歌;必记核心价值观、一训三风、家风家训;必读《论语》、宪法、名著;必做家务、值日、义工)这一道德认知抓起,努力将“四必”落实落细落小,重在养成、重在实效。我们组织学生了解识记内容,通过校报、电视台、微信群等媒介广泛宣传,借助班会、团日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入学典礼、成人仪式、“雅韵杯”合唱节、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具体实施,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一训三风”(“博雅·勇毅”校训、“和融、诚朴、勤敏、卓创”的校风、“笃敬·善导”的教风、“敏学静思”的学风)成为师生的共同遵循,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德育目标。
道德养成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只有在道德活动和道德实践中才能内化和升华。德育活动是学校活动育人的重要载体,而且学校的一切德育活动都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推动“活动”与“体验”的共振。
一是把握衔接策略。在活动设计上,我们把握高中德育侧重“道德实践,感悟责任”的目标,注重学生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流价值理念,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将道德角色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创设活动课程。我校奉行“科学、人文和艺术三位一体”的博雅教育理念,我们将相关学科加以整合,组建了五大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数学与科学学院、工程与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和体育与健康学院。五大学院从“大课程”理念出发,突出学生主体,整体建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基地。课程基地建设以创设新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提供社会实践探索型课程。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突出强调通过课程对受教者人格品质的滋养,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是强化跨界实践体验。学校结合校园生态环境建设陆续开发了“文学作品中的植物世界”“学校及周边水环境研究”“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与保护”“南通博物馆群研究”等跨界课程。这些基于地域文化的跨学科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活化了知识,而且在体验性实践中增强了学生对家乡、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知行合一”的自觉境界是德育效果的最优化体现。《荀子·劝学》有言道:“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将道德养成分为三个阶段:“入乎耳”是第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认知;“著乎心”是第二阶段,即学生通过理性分析感性知识,将道德认知上升至理性阶段,形成对德育内容的认同;“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则是道德外化的过程,是学生践行道德的阶段。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离不开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滋养和引导。
当下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应该是多元的、互动的、共生的,作为学校应该把学生的道德养成引向生活、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在互动共生中达到“养成”。
一是引向家庭,培育向善品质。我校“雅正德育”的“四必”要求中就有牢记“家风家训”的内容,这是我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中秋前后,我们会组织高一学生搜集、整理家风家训,理解其内涵,牢记在心,争做家风家训的传承者、弘扬者。当我们了解到有些家庭尚没有固定的家风家训时,会组织师生专门小组指导学生及家长,根据自家和家族的历史传承、现实状况,总结提炼家风家训,并固化下来。我们还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开展“家风家训的故事”演讲活动,并在“博雅讲坛”上展播,全校师生和家长反响强烈。我校每周六下午的学生“博雅讲坛”,至今已举办40 多期,先后邀请文学、科学、军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名人,刑侦专家李昌钰博士、人类学家周国兴教授、著名书画家沈启鹏先生等都曾来主讲。在现场与名家的对话中,学生切身感受到家风家训对人一生的影响。系列活动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是任何说教、灌输都难以企及的。
二是引向生活,培育劳动能力。我校“雅正德育”的“四必”要求中,更强调“必做”:做导护、做家务、做义工。本着“贴近生活、力所能及、注重过程”的原则,我校倡导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碗、扫地、拖地、洗衣服、洗鞋、叠被子、买菜、做饭、整理房间,等等,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责任担当。同时,我们的学生宿舍每日公布内务检查情况,及时督促整改,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生“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意识在劳动中逐步养成。
三是引向社会,培育奉献精神。我校校园面积较大,功能馆室较多,五大学院的设备设施比较先进。学生书吧、智慧书屋、体育看台、公用教室,各班团支部根据自愿原则从“岗位超市”领取岗位,亮明团员身份,在劳动服务中提升团员角色意识。除了立足校园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担任义工。每年寒、暑假期间,各年级义工小组深入社区、街道、企业,通过调查走访、义务帮扶、社区宣传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而实践调查报告也将成为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暑假,学校青年党校学员深入爱国主义社会实践基地,开展“高举团旗跟党走,南通发展我奉献”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相继建立了南通福利院、科技馆、慈善博物院、航院实训基地,海安南莫村等社会实践基地,争当义工、奉献社会正成为我校学生的道德自觉。
学校以“雅正德育”为平台,以“雅”润情怀,以“正”树品格,致力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一致,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在探索“立德树人”新方案校本表达的道路上走得更自信、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