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平
强调班级德育活动中的儿童立场,最根本的考量,是为了让儿童道德发展体验与童年价值创造体验融为一体,使儿童的终身发展拥有阳光灿烂的底色。对于儿童来说,从他们自己经历和创造的生活故事和成长现状出发开展的班级德育活动,应该是与他们的心灵体验贴得最近的活动,如果这一类活动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其他内容和形式的班级德育活动也会得到他们主体性的积极呼应。
先来分享一个低年级的故事。
一年级某班,发生了“掐花”事件。接连几天,班上好几个学生养的鲜花都被人偷偷伤害了,有的是枝叶被掐断了,有的是花瓣被摘掉了……学生接二连三地向班主任反映类似情况,班主任决定查个水落石出。班主任先让管理员加强监督,又征求其他教师的意见,最后决定以这件事为契机开展了一次班级德育活动。
显然,针对这件事开展班级德育活动与以这件事为契机开展班级德育活动的教育诉求是不同的。就事论事开展班级德育活动,针对性强,却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影响都是极其有限的;而以事件为契机开展班级德育活动可能会帮助儿童实现道德认知的内化和迁移,对儿童今后的道德行为会有持续性的积极影响。
这个班主任没有直接组织学生讨论这件事,而是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阅读了绘本《承认错误不丢人》,一起讨论犯错后的处理方式。班主任告诉学生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就连老师也不例外,并询问学生:“如果我做了错事,认识到了错误,请你们原谅,你们会原谅吗?”“会!”学生们回答得很真诚。然后,班主任用互动的方式组织开展“承认错误悄悄话活动”。小学生天真而纯洁,此时又有了比较充分的安全感,纷纷将心中的秘密讲给同伴或教师听。有一个学生悄悄地问班主任:“我看见好朋友犯错误了,现在可以告诉老师吗?”班主任告诉学生,如果是为了帮助好朋友,可以先劝好朋友自己勇敢承认错误,好朋友没有勇气,可以征得好朋友的同意,再来告诉老师……正是在这个活动中,掐花的学生浮出了水面。
让班主任感到意外的是,偷偷掐花的是平时在父母和教师眼中乖巧懂事且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的小军。“乖巧懂事”的小军为什么要偷偷掐同学的鲜花呢?经过耐心询问,小军说出了原委:自己的花没养好,枯萎了,他对别人的花既羡慕又嫉妒,有一次经过一盆花时,伸手掐断了一根花枝,没被发现,于是就又掐了别的花……所以,小军掐花并不是他的道德品质有问题,但如果班主任不进行及时引导,将来可能会给他的道德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个班主任没有批评他,而是表扬了他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并给了小军一包花种。小军主动提出,花种发芽了,要分别送给被他掐了花的同学一株……当班主任将小军的选择告诉班上的学生时,同学们不仅原谅了他,还为他鼓掌。
低年级的儿童,道德认知还在萌芽期,他们的道德行为往往缺乏理性的自我判断,多是情感情绪驱动下的选择。直接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相关的班级德育活动,目的不是为了给儿童进行对和错的简单定性,而是帮助他们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下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或正确的做法。班主任要深入理解低年级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以同理心为基础,组织设计契合他们心理特征和需要的班级德育活动,如借助绘本、利用游戏等,让积极的道德体验与情感体验建立起密切联系。
再来看一个高年级的案例。
有一次我出差刚回到学校,几个学生一看见我,马上冲过来说:“老师,班上出大事了!”听完他们的讲述,我发现,果然是“大事”——不仅仅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成长中的大事,对教师和家长来说,也是值得关注的儿童成长中的大事。原来,班上一群学生“一本正经”地做了一次“歃血为盟”的事情。在我回来的前一天,班上一位男生过生日,中午邀请了班上的十多个同学到家里庆生,吃饱喝足后,有人提议,为了保证大家做一生一世的好朋友,应该“歃血为盟”。提议一出,没有一个人犹豫,他们学着电视剧里江湖儿女的样子,“歃血为盟”,发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听完学生们的讲述,我没有急着赶往教室,而是假装若无其事地告诉他们:“嗯,这的确不是一件小事,谢谢你们这么关心同学。你们现在先回教室去准备上课吧。”事情已经发生,没有必要紧张兮兮地冲进教室给学生们来一通疾风骤雨般的批评或者语重心长的说教,我得冷静地想一想这件事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要针对这件事开展一次班级德育活动,应该如何定位和组织。
六年级的学生,对友谊的认识还十分感性,对电视剧和小说中描绘的“江湖”充满了好奇、幻想和向往。这种心理状态,对他们的成长既有积极的一面,让他们重视友谊和承诺;同时又容易导致他们迷失方向,为了心中的“江湖”而做出有违道德和纪律的事情——集体无意识更容易促使心智未成熟的儿童地去尝试各种“冒险”。
只有懂得儿童的想法,真正表现出同理心来,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引导和帮助他们健康积极的成长。如果针对这件事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直接讨论“友谊”或“义气”的话题,很可能那些参加“歃血为盟”的学生会摆出防御或排斥的心理姿态,从而让班会效果大打折扣。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决定采用“迂回”策略,以聊天的方式介入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判断。
一般情况下,我走进教室看到的景象都是轻松自然的,学生的眼神里都会充满了期待;如果是我出差回来,他们就更加兴奋了。但是,这节课的气氛从一开始就不对,教室里安静得有些令人紧张。扫视一下教室,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低着头,我马上猜想到,他们都知道我已经听说了昨天的故事。这进一步说明,在他们的自我认知里,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持怀疑态度,担心会受到批评。这种情况下,身为教师,更要小心谨慎地对待。学生们期待的是听听老师的看法,而不是老师的批评。见此情景,我微笑着问大家:“怎么回事?不欢迎我回来吗?那我接着出差去了!”“欢迎!别出差了!”很快,教室里的气氛轻松了。“出差几天,还真想你们这些家伙……”我一边说一边走向一位参加“歃血为盟”的男生,他正用右手遮挡着左手,我弯下身子凑近他说:“今天有些不对劲啊,你怎么没去迎接我呢?这么快就忘了我了?”我假装“无意中”看见了他左手食指上的创可贴,马上表示了关切……就这样,从关心他们割破的手指,聊到注意安全,爱护身体,再聊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然后聊到了同学情,聊到了友谊,让每一个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体验充分思考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通过多角度的反思,开始认识到,真正的友谊不需要“歃血为盟”,收获友谊和信任,需要的是自己做一个有爱的、真诚的人。
高年级的班级德育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会更加多样化,对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比低中年级的要求也更高,但是,基于“儿童立场”开展班级德育活动的原则是不能变的。任何道德教育,都不可能通过喊口号或硬性要求来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同,更不会成为内心的道德信仰,如果不从儿童的实际体验和需要出发开展班级德育活动,不能在活动中让儿童感受到同理心,极有可能让学生因为不恰当的教育实践而成长为虚伪的人——心口不一致,言行不一致,喊着漂亮的道德口号,内心却不积极认可,行动总是偏离轨道。
班级德育活动,指向儿童多方面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的发展,有的与儿童个体的日常行为密切相关,如爱劳动、讲卫生、有爱心、讲诚信等;有的落脚于儿童在集体活动中的角色体验,如集体荣誉感、合作精神、包容、责任意识等;有的作用于儿童的社会身份建构与认同,如爱国精神、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奉献精神等。无论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管活动的具体形式怎样,只有能够走进儿童心灵的活动,适合儿童认知能力的活动,儿童能够以主体身份进行体验和建构的活动,才是立足儿童立场的班级德育活动,才能够帮助儿童实现道德认知和行为的积极发展,成长为向真向善向美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