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2019-01-14 06:23
江苏教育 2019年63期
关键词:德性人格个性化

朱 曦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性是个人内在的品质,具有稳定性,是认知、动机、需要、能力、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等综合形成的人格特征与行为表现方式。这种具有个体综合性的特征,就心理发展的品质而言,往往就是个体身上所形成的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例如具有爱力的情感品质、批判性思维水平、公共价值倾向等。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与之相关度较高的则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主要是针对个体既有的内在潜质与发展水平,结合自身发展与社会环境需求之间的关系而设计的适当的和个人化的教育影响方式。这两个概念虽然不能等同,但是与教育的相关度很高并且关系非常密切。那么,实施个性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个性与个性化教育的因果逻辑、个性形成与核心素养的表征关系以及学校特别是班级环境中如何实施个性化教育等诸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一、个性、个别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个性”解放的层面,在方式上有赖于个别教育,但是在价值内涵方面又必须超越个别教育的范畴与限制。

个性是个中性词,是一个人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逐步形成的比较固定的心理倾向与行为方式。从人的发展来看,个性仅指作为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有优秀和积极的一面,也有缺陷或不足的一面,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个性。有些观点认为教育就是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示“个性的自由与开放”,这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人的个性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人的类本质或社会性特征的具体化表现,也可以这样认为,人的某种公共性的表现就是最合适的个性。由此可见,个性化教育决不能仅止于张扬个性,而是要以社会性或公共性作为个性发展的基础与目标规范。

再一个问题是,个性化教育是否定位在个别化教育或个人化教育?当然不是。个别化教育是就学生个体某一具体问题或需求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帮助,例如学生学业上的困难、出现的问题行为或有生理心理方面的障碍等,这时需要个别教育,个别化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的一种具体方式。有的学者认为,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区别“个别化”与“个性化”教育的实际含义,在班级的教学环境中,应当“超越‘个别化’教育,关注‘个性化’教育”。[1]如果说个别化教育是一种影响方式,那么,个性化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目标价值取向。

个性化教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要求教师具备研究学生的能力,具备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智慧。从思想渊源上说,个性化教育可以上溯到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教育教学思想。“因材施教”是孔子首倡的有效教育原则,个性化教育是体现这一原则的最好方式。因材施教既要看学生的先天潜能,又要看教育的时机,还要兼顾学生的发展状态。在这个教育原则中不仅要切合学生自身潜质,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还要促使学生内在德性品质的提升,这就是个性化教育的真正内涵。从整体上来说,个性化教育比较强调培养目标的个性化、成长过程的个性化、教育方式的个性化、评价标准的个性化等几方面。

二、人格、核心素养和道德性品质

个性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有助于学生个体人格的完善,形成具有以德性为灵魂的、适应社会生活和自我成长的核心素养。个性化教育不是外在地去规定学生的成长,而是要尊重学生自主成长的规律,让学生成为个性化教育的主体。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个性是学生的个性,不是由外在教育规定的“个性”。个性如果染上个体独特的气质和价值倾向就会成为人格特征,一般来说人格特征是具有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维度上的好坏评价的。由个性上升为人格,无疑与个体的成长历程与所经受的教育历程有着内在的关系,如文化浸润、家庭影响、人际交往、教师影响等因素都在起着不同的外在作用。由此可见,塑造完善的人格应该成为个性化教育的必然选择。

按照目前大多数的观点来看,人的核心素养表示着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结合,它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种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个性特征。从乐观的角度来说,人格中应该要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核心素养,例如认知与学习力、思维的创新性、积极的人生态度、人际知觉与团队领导力、高尚的审美倾向、财富与劳动价值观、道德实践能力等。人格不是一个空洞的构架,正是由于个体不断地完善这些核心素养,才能使人格变得有个人的独特性和人格力量。个性化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成就和完善每一个体学生,在学生已有的潜能基础上,借助外在的教育影响潜能变为可实现的人格特征。

站在“立德树人”高度看待这个问题,德性就是个体人格中最具有灵魂意义的核心素养。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2]医术的目的是健康,理财术的目的是财富,这些都应该是善的目的。如果医术的目的是为了坑人赚钱,理财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无节制的欲望,那就不是善的目的。这就需要有一种更“核心”的核心素养来调节人的选择与行为,那就是人的德性品质与价值观。核心素养与个性化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见,个性化的教育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道德品质。这种品质为什么非得要强调个性化教育?因为任何理性的认知方式、道德规则的界定都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如何内化为个体的核心素养或某种德性品质必须结合个体自身的生活境遇、价值选择和情感愿望才能找到有效的融入方式,而不是将某些教育内容硬生生地嵌入学生的记忆。

三、品格、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成长

人格一旦具有德性的内涵就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的品格,人品的提升是一个人不断觉悟的过程,也是学生具有个性化成长的过程。总而言之,个性化教育必须向学生个性化成长服务回归。

现代核心素养观都以培养完善人格为目标指向,品格是一个人具有内在核心素养的最好表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的观点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完整的实现和具有丰富性内涵的个性的全面实现。[3]从古至今,我们理解的教育活动都应该而且必须包含学习活动,任何教育即便是个性化的教育要有成效,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因此,实施个性化教育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事,学生和教师要成为一个教育与成长的共同体。个性化教育既不是为个人“量身定制”,更不是“量身打造”,而是要促进学生“适时发展”和“适度成长”。

如何让个性化教育与个性化成长融为一体,这里有目标层次的设定、方法教学的选择、实施过程的策略以及评价的多元化等问题。从教育者的立场看,教师应该注意以下方面:首先,个性化教育要遵从德性根本的原则,个性化教育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和教育方式的整合。在确定“个性”这个定位时,以学生为本,以德性为根,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其次,个性化教育要有个性化目标作为行动和成长导向,在坚持教育总目标的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帮助每个学生制订自己的成长目标和内容,确保共性与个性的有机整合。再次,个性化教育决不能仅限于个别教育,它完全可以在集体中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策略,正如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主张的那样,个人和集体都可以互为教育主体与对象。最后,从教育者方面看,实施个性化教育要有个性化的课程,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师个性化的教育影响力。

班主任如何从理念到实操正确把握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这不仅需要学理上讨论,更重要的是要敢于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和创新。个性化教育并不一定是标新立异,更不是惊世骇俗或者是哗众取宠。总体而言,从目标、过程到方法,都应该体现一种适切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德性人格个性化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