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夜话”班主任工作沙龙举办了10年,笔者和一批又一批的南京市内外的基层班主任以及德育管理干部在沙龙的浓厚学术氛围中逐渐产生了自己的教育觉察。对教育行为的觉察、教育目的的觉察、教育方法的觉察构成了“随园夜话”沙龙教育觉察的丰富内涵。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育觉察正是在“随园夜话”沙龙这样一个场域中,通过出入于南京市内外班主任群体、学习者群体、管理者群体、研究者群体的综合群体,借助彼此互为“镜子”,在不知不觉中渐次诞生。
站在“随园夜话”创办10周年的时间节点,回顾、反思这10年来走过的觉察之路,深觉此路有几个值得同行关注的要点,谨书于此,求教方家。
教育觉察作为一种行为,它和所有的行为一样,都必先有一个行为主体,否则这一行为就无从发生。对“教育觉察”行为主体的审视就是对“谁那里发生了教育的觉察”这一问题的思考。从“随园夜话”沙龙的现实来看,“教育觉察”的主体至少包含四类人群: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者、教育学习者、教育管理者。
“改进”意味着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随园夜话”沙龙自创办以来,参与研讨的主体中一直有教育研究者,具体而言是指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的现职教授群体,也包括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的德育研究工作者和高校的教育研究人员,还包括一些专业媒体的编辑等。当然还有热心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小学德育研究的退休专家如班华教授。上述群体所代表的教育研究者们在和中小学教育现场保持一定距离的状态下,对中小学教育的认识和现实之间客观地存在着差距。“随园夜话”沙龙里的中小学教育实践者均来自教育教学现场,其教育感受鲜活、真实而丰富,这使得“随园夜话”沙龙里的讨论从一开始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直接交锋,所以“随园夜话”沙龙里产生的教育觉察从先天基因里就带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因素。这使得教育研究者的教育认识得以不断改变,不断向教育现场迈进。
“随园夜话”里的教育实践者大都来自教育现场,其教育认识虽然鲜活、真实和丰富,但是因为实践者在理论上的欠缺,对教育行为背后的思维机制所知甚少,或者所知不精。通过与教育同行、教育研究者的交流,教育同行就仿佛另一个我,让教育实践者迅速实现了自我认知的更新;而教育研究者的理性分析、高位引领,也让教育实践者在教育现场得来的教育觉察得以澄清。这种澄清不仅让教育实践者明确了自己在做什么,更让教育实践者明白了自己实际上在做什么,自己采取某一教育行为的背后其实是自己的价值观、教育观、世界观等教育理念在发挥作用。
一个行为主体在不知所谓的状态下实施的行为也必然会达到一定的行为效果,但是一旦明确了自己的行为目标、行为方向、行为方式,这些行为主体的行为就必然能够迅速地避免力量上、效果上的耗散。在形成了对自己教育行为的明确认知之后,一线班主任的教育实践就更具教育的味道了。
“随园夜话”沙龙的现场还有一批教育学习者,他们以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的研究生为主,有时也会包括部分本科生。教育学习者的日常学习均围绕教育理论而来,无法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其对教育的觉察也因此较多地停留在书本层面。“随园夜话”沙龙现场教育实践者之间、教育实践者与教育研究者之间频繁发生的思想碰撞,使得一批一批的教育学习者的教育觉察得以萌发。“随园夜话”沙龙80多期的研讨活动,有的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开展,有的在各基层学校开展,“随园夜话”沙龙的教育学习者们由此拥有了相比其他同专业学习者更为宽广的教育视野、更为深刻而丰富的教育认知。
教育管理者很少和学生发生直接的教育关系,囿于管理范围的有限性,其教育认识往往具有局限性。“随园夜话”沙龙的参与者以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为主,而且在区域分布上较为均衡。大家从基层来,发出基层的声音,这些都给地方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教育觉察的日渐丰富带来了便利条件。
原南京市第二十四中校长,现任沪江网合伙人、首席教育官吴虹女士是“随园夜话”沙龙的参创人之一,也是第一批以教育管理者身份出现在沙龙里的教育人。性格各异又能和谐互助相处的“随园夜话”教师团体给吴虹女士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觉察,也为吴虹女士加盟沪江网、设计“沪+”计划提供了参考。其他如南京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不少学校的校长等都曾经到“随园夜话”参与讨论,聆听基层班主任的心声,发现基层班主任的智慧。在南京市德育“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随园夜话”沙龙的多位主持人也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1.“随园夜话”沙龙立足历时的教育经验,提供了教育觉察所需的教育时间距离。
“觉察”就是“觉悟察知”。觉悟是指醒悟以反思以往的困惑或过失。教育者在教育行为实施时,在教育事件发生时,往往“后知后觉”;即便有“先知先觉”者,但是在行为实施、事件发生之后,教育者的“知”已经不是先于行为实施、事件发生之前的“知”,而是建立在新经验、新感受基础上的新认识了。先前的“知”就变成了“以往”的“知”,而这个由“先前”“以往”到“如今”的过程就需要一个客观上的时间为保障。“随园夜话”沙龙里的教育人从自己的教育现场来到南师随园,从时间上看必然与自己亲为的教育行为、与自己亲历的教育事件发生产生距离。这样的距离未必能够让教育者的思维得以澄清,但是为这种澄清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场域。
2.“随园夜话”沙龙立足共时的教育现场,提供了教育觉察所需的教育空间距离。
“觉察”之“察”,是观察、仔细看的意思。这样的“观察”与空间距离的相关性值得我们关注。这种相关并非单纯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而是呈现出一种函数式相关:当空间距离适当时,观察效果最佳;空间距离渐远或者渐近,观察效果逐渐降低,直至失效。
“随园夜话”沙龙自创办以来,追求的就是和教育现场的恰当的空间距离。“随园夜话”沙龙立足南师随园,但是又不止步于南师随园,经常在南师随园和全市各区的中小学之间行走。即便行走至某一具体教育现场时,沙龙里的研讨也不局限于此时此地,所以和我们讨论的“教育现场”仍是保持了理想的教育空间距离。距离产生美,“随园夜话”沙龙如影随形的教育空间距离也为教育觉察的诞生提供了场域。
3.“随园夜话”沙龙立足异质的思维碰撞,提供了教育觉察所需的教育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这一社会心理学术语是指个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亲近、接纳或难以相处的主观感受程度。具体表现为在感情、态度和行为上的疏密程度,疏者心理距离远,密者心理距离近。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对问题产生“心理距离”有助于提升创造力,让人们更宏观、更全面地考虑问题,从而使难题更有可能得到解决。对事物或问题产生“心理距离”有助于人们把看似不相关联的事情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大脑中的灵感,提升创造力。
“随园夜话”沙龙成员来自不同的教育时空,各成员带着从自己的教育现场择取的教育事件和教育思考。在沙龙现场,心理距离各不相同的教育人把这些“看似不关联”的事件放在一起比较,把这些“看似不关联”的思考放在一起碰撞,一些前人未曾发现的规律性的事物就在“随园夜话”沙龙诞生了。或许这些灵感和创造力并不能解决我们当下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是面向这些现实问题、真问题的勇气和努力是值得肯定和倡导的。
在场主义教育认为,所有的教育均须在教育主体与客体“在场”的前提下展开。若非在场,教育者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教育现场的具体情形及教育现状的成因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不具有在场意识的教育很可能就是伪教育。
1.开展于教育一线的“随园夜话”沙龙,直面教育觉察所需的教育在场。
“随园夜话”沙龙在许多情况下都在教育一线开展活动,活动之前还常常包括一堂班会课、一场教育活动、一次教育研讨等等,这些只有在教育一线才能看到的质朴教育活动令“随园夜话”沙龙直面了教育觉察所需的教育在场,使得“随园夜话”沙龙的研讨牢牢扎根在教育一线的沃野之上。教育研讨如果仅仅止步于某一处远离教育一线的空间,那么即便研讨的参与者都来自教育一线,参与者对教育一线的描述或者说概括总是会对教育现场的情境做个性化的取舍与剪裁,甚至是美化。所以把研讨放在教育一线,教育觉察所需的教育在场就自然而然地与“随园夜话”沙龙相伴相生了。
2.开展于教育一线的“随园夜话”沙龙,把握了教育觉察所需的教育脉络。
我们对一事物的分析与认识固然要从一个点入手,认识一个切面,然后再推演开来去认识“可视范围内”的事物的整体,但是“推演”的过程往往建立在若干逻辑假设上,建立在以“不完全假设”为特征的方法论上,这样“推演”出来的结论往往因为立论基础的不完备而具有先天的缺陷。“随园夜话”沙龙开展于教育一线,可以直观地审视教育事件发生的时间点,也可以持续地关注教育事件发生的时间线,甚至可以铺展开去全面地了解教育事件发生的复杂原因,把握教育觉察所需的教育事件发生脉络。
“随园夜话”沙龙所遵循的组织原则,保障了参与者在这里享有平等的话语权,这使得沙龙自始至终充满着教育觉察所需的教育对话。
1.公益性原则。
沙龙对参与者不存在任何物质利益上的索求,相反,大家在这里都能获得利益,这个利益就是思维上的提升、教育理念上的提升。沙龙里所有成员的发言在学术视野里都有分析的价值,因为这些发言都反映了不同的人对教育的认识,以及这些认识的来源。大家借由彼此实现自我认识的更新,形成不断更新的自我认知。
2.等时性原则。
“等时”是指在沙龙的每一轮互动环节里,每一个参与者的发言时间都是大致相等的。大家为了时间上的平等,就逐步学习提炼概括的方法,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简洁的同时,也让自己的思维得到淬炼和发展。
3.互动性原则。
在“随园夜话”沙龙的视野里,互动是一种使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而使得彼此发生积极的改变的过程。来到“随园夜话”沙龙的教育人都要参加现场“互动”环节,并为所在的小组就正在讨论的话题提供自己的真诚意见。“随园夜话”沙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小组代表的形式发言,这样的“互动性”就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组间意见,弥合了组间差异,进而保障了沙龙的平等对话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