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海
不让孩子单打独斗,打无准备的仗,要通过父母的引导和支持,让父母的爱成为孩子坚强意志的后盾,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现在的孩子啊,怎么就这么说不得、骂不得?”
“一句批评的话就受不了,将来还怎么在社会上生活?”
“这些孩子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禁不起一点挫折!”
前不久,一名17岁的上海男生被母亲批评后,毅然决然地从车上冲下来,纵身跳下卢浦大桥身亡。这名花季少年的陨落,引起了人们尤其是教育人的遗憾和痛心。
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这曾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可是当下这些时代的宠儿们似乎并不留恋这样的生活。
据报道,2019年4月29日,已经较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21岁大四学生小易,在深圳一家单位仅仅工作两天后,在返回长沙学校体检途中跳河身亡。
又据报道,今年23岁的赵磊,就读于某商贸学院会计专业。原本应该在今年6月份毕业的他,却因为一篇毕业论文返回修改几次仍未通过而服毒自杀。
生命有来就有去。以上令人心痛的事件虽然都是个例,却给家长、教师敲响了警钟。当下,年轻人的思想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众目睽睽之下,他们稚嫩的心灵究竟承受着多大压力?又是什么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毋庸置疑,如今的学生面临着学习、交往、考试、就业等多重压力,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一点,都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抗挫折教育问题。
对学生来说,外在的挫折更多来自于学习、考试、生活、找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内部的挫折则来自于生理条件、能力水平、动机冲突等。外部因素,我们可能无力改变,但完全可以从内部因素着手进行必要的疏导教育,帮学生缓解挫折带来的压力。
有人感叹:“当下的孩子不愁吃、不差穿,就差对生活的切身体验。”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如何进行抗挫折教育?如何有效地对时下仍然处在“两点一线”的孩子们进行逆商教育?这是全体教育人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陈忻博士告诫我们:抗挫折教育不是给孩子故意制造障碍,不是在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不管不顾,不是用“你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行所谓的激励,而是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给予他们情感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不让孩子单打独斗,打无准备的仗,要通过父母的引导和支持,让父母的爱成为孩子坚强意志的后盾,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究竟该怎么做,有的专家把抗挫折教育归纳为“三步棋”。
第一步,父母和师长给予情感上的支持,认同并帮助孩子疏导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情绪,这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强化的有利时机。第二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和困难,学会接纳,让他们明白“世界是运动的”“事物是变化的”,世事并无完美,谁都可能面对挫折,接纳困难也接纳自己的情绪。第三步,引导孩子养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和体会自我成长、情绪流动,以及自信地一点一滴建立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