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花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咸塘中学,湖南 衡阳 430422)
日常作文批改中,一些责任心很强的教师任劳任怨,对学生每一次的作文字斟句酌、精批细改、满纸飘红,一个班四五十本作文,改完以后教师耗时耗力、苦不堪言,劳神费力批改后的作文本下发到学生手中,却完全是无用功。学生们对评语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最后导致作文批改事倍功半、徒劳无功,收效甚微。如何才能避免批改的低效率,通过有效的作文批改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大部分初中学生对于作文都有一种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一遇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以这种心态去写作,难以写出质量高的作文来。对于批改作文,往往呈现出一头热的现象——教师热,学生冷。语文老师在作文批改过程中,倾注大量心血,可是作文一发到学生手中,有些学生只是瞄一下分数或者等级,能够好好领会评语的学生少之又少。在互动模式过程中,语文老师完全放手给学生,要么是选取几篇文章让所有学生一起改,要么是以分组的形式,一组改一篇,要么是把所有文章错开分发给学生自己改,虽然形式多样化,但是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把这种作文修改课,当成一种娱乐,如果同学中的作文出现不妥之处,拿出来大家相互取笑一番,根本起不到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作用。
如果仔细分析学生的作文心理,便会发现如果是学生的真情表达(表达水平高低暂且不论),那学生作文的过程一定是一个面向自我、分析自我,然后表达自我的过程。这意味着什么呢?自身有着写作经验的同行们都知道,当过一段时间再看自己的文章时,总觉得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动,而所谓的改其实就是要改得更好。但要想改好,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这段时间必须对这段文章进行持续的思考。学生的作文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个时间段内,让学生持续思考自己的作文,那他就会不断地有新的感悟出来,进而就学会了自评自改。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此中有两点思路得到了有效的证明。其一,在初中作文的起步阶段,可以让学生通过仿写、博读、自评、自改的方式完成自评自改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选择一篇喜欢的课文或课外文本,然后进行仿写。由于是自己喜欢的,因此不存在仿写动机上的问题;仿写之后不急着给予评价,而是让学生去搜集与自己喜欢文本相关的文本进行博读,以感悟不同文本对相似事物的描述,在这种博读当中,学生自然会产生新的认识,而这就相当于学生自主发现了评价的依据,进而给自己的自评提供了更高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进行自改,由于时间跨度较大且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积累,因此学生的普遍感觉往往是:自己当初写的那个作文怎么那样,完全可以这样写嘛……而根据作者的作文教学经验,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便意味着自评自改策略是成功的。其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自评自改必须有时间的积累,因为无论是评价标准的积累,还是学生感觉水平的提升,都需要时间。如果第一天写了,第二天就让学生自评,那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从这个角度讲,时间对于学生的自评自改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设计一定的时间跨度,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去虚度时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对于作文的思考不能中断。这里实际上有一个注意力集中在作文之上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自省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没有体现在写作这一动作上而已。根据笔者的经验,有的学生经过一至两个晚上的自省,便能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较大幅度的修改,这实际上证明了自省策略的有效。
作文批改是让学生参与其中的一个双向多维的交流过程。让学生参与批改的形式是多样的:师生协作改、同桌互相改、小组合作改、集体交流改……这既提高了作文批改的时效,又增强学生的作文兴趣,养成其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教师可将学生的作文按好、中、差大体分成几类,同一类型的作文集中批改。这样批改的好处是:可以集中研究分析同一类作文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特殊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每次作文训练都应确立一个重点,评语也应针对主要方面,其它则通过旁批或直接修改来反映。这样,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学生努力有方向,效果易检测,大大提高了我们批改作文的效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教师示范引导,由教师选择一篇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作精细批改,通过讨论从批改内容到批改方法、批改符号,为学生示范;第二步,制定批改细则,从格式、文面、文字、句子、标点、选材、结构、表达方法、语言、时间、字数等方面进行评价,有条不紊;第三步,教学生学会写评语。发现文中的亮点,找出文中的不足,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最后运用恰当的语言,提出自己的建议,写下出中肯的评语。起步阶段,示范修改为主,扶持成分要多。要重视词句的积累,多提供范例;发展阶段,批改并重。重点是片断训练,多些专项性的训练;提高阶段,多批少改,更多欣赏点评,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修改。
在作文中,无论哪一位学生都渴望成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关怀和鼓励、理解和尊重。因此,在作文评语中,尽量地发现学生中闪光的思想火花,挖掘有价值的东西,加以充分肯定,多用一些鼓励性、商讨性、幽默的语言,不断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此外,我们还可以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准则来个特别“批改”。看看他(她)写的作文,如果内容虽偏离要求,但作文写得还可以,我们就这样批语“此习作内容虽然不符合这次写作的要求,但写得不错,如果换个题目为《xxxx》更合适。”如果作文既内容偏离又字写潦草、语句不通,那我们也不必“苦苦相逼”,给他(她)来个鼓励性评语:“作文语句毛病是多了些,但你已经很努力了,老师很高兴。继续加油,争取下次写得更好些,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