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贵州省织金县第三中学,贵州 织金 5521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评价在整个语文教学系统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评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益,也是如今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之一。同时,新课改也赋予了语文教学中评价的新含义、新范畴。再次阐明了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方法学习善,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进和完善语文学习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推动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诊断不足,以便能有效改进教学,是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教学评价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国内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往往会直接以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对学生学习过程做十分武断的评价,这样成绩优秀的学生就被老师单一地划到优秀者的行列。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仅凭学生的学习成绩或某方面的特长来评价学生的做法很不可取,有违新课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差异,个体差异,培育学生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一种宽容、接纳的态度,去容纳学生不同的学习想法,采取鼓励性的评价来鼓励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自我思考与领悟。尤其是语文这种注重思考、理解、表达的科目,教师的教学评价是可以不经意间体现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的。
课程评价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正确、科学的语文课程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善、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以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中采用的有利手段。一次考试可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适当的鼓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查漏补缺,可以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改进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教师一句表扬性的语言,可能激励一位学生,从而改变他的一生,也可能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提倡的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课标提倡的评价方法,不是以点代面和以考试分数看学生。也不是无限制的“表扬”、“赞美”学生。以往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在衡量过程中往往因主观原因而产生偏差。有的是根据一时一地的表现来评价;有的靠一俊遮百丑,用成绩代表全面;更不可思议的是,有的仅以师生关系是否密切作为标准。至于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现象,也不是一例二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采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重视学生语文全面素质的提高,结合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结合性,体现在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就是将众多评价方法有所取舍的结合使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检查学习效果。
长期以来,我国学生评价的主体是以他评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学生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以评价对象为主体,注重评价对象的个人价值,重视提高评价对象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发挥其积极性。这是教育过程逐步迈向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在学生评价中,评价目标和评价计划可由学生和教师协商制定,双方认同后方可实施;同时,注重多渠道交流信息,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并且提倡由学生选择评价者,即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
(一)师评,让激励与赏识为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不是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发现,为了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所以我们对作业的批改上不再是冷冰冰的对错符号,而是及时抓住学生点滴的闪光之处,用真挚的话语去温暖每一颗敏感的心。用真诚的话语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爱,增进师生感情,发挥隐性教育的效果。
(二)生评,在赏识与反思中扬起前行的风帆。自我分析是个体认识自我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个体良性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因此,在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完善自我。
(三)家长评,用理解与鼓励为学生描绘灿烂的笑脸。让家长参与评价,可以让家长了解我们的评价改革,促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而且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完善的信息,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只要有合适的环境,他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教师公正的对待,他们都能在应有的位置上发挥最佳作用。那些一度被认为反应迟钝、行为荒唐、甚至不可救药的“朽木”,说不定就是将来的栋梁。所以,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