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伊娜
三年前的一天,我在一座苏南的文化名城做讲座。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互动,一个老师向我提问,说自己的一个学生在大学的英语专业学习了四年,却仍然没有感受到英语语言的美,这是为什么?现在还记得,提问老师脸色平静,语气严肃,与其说是提问,不如说是质疑。不记得我当时是如何回应的,估计是未能给出让提问老师满意的回答,因为我压根儿就没有让我自己满意的答案。但这个问题一直留在我心里,令我不安,促我反思。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我国的外语教学送来了交际法、任务型语言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教材编写到一线课堂,讲求实用、注重信息、强调用英语做事的理念深入人心。不知不觉中,英语文学类作品淡出了基础英语教育者的视线。大学里的英语专业虽然还保留了英美文学等课程,但课时有限,再加上师资差别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陌生感等因素,学生能真正浸润其间的机会并不是很多,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修课目的只在于取得必要的学分。如此,进入英语专业学习了四年的学生也未能领略到英语语言美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基础英语教育中文学的缺位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从教材编写者到一线教师,学会“用英语做事”已成为大家共同的信念和先进教学法的代名词。早在2010 年,熊金霞在《谈英语教材阅读文章的选编》一文中指出,“现行的外语教材越来越重视选择真实的交际语料,而思想性强、语言优美、内涵丰富的经典文章越来越少。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很不利,也与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全面培养人的素质的理念相违背。”同时,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课堂上,在学习“用英语做事”的理念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教师以学习和操练实用英语为主要内容,忽略语言和语言学习所固有的人文属性,让语言沦落为做事的工具,缺少情感和温度。所谓语言使用,最多只是学会了一些貌似得体的外交辞令,无关情意和诚意。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笔者在这里是否将“用英语做事”的理念过分简单化和浅表化,用英语做事其实也包含了用英语阅读、写作和深度思考等精神活动。遗憾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这只是理论家的一厢情愿。对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用英语做事”意味着以英语为媒介完成(其实只是模拟操练)某一交际任务,这样的认识导致他们在理念上过分重视语言的工具性,在教学实践中弱化甚至忽视语言与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人文性。这样的语言教学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要求不相符,更与今天基础英语教育提出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等四种学科核心素养同步发展的目标相去甚远。
相信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文学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一个既清晰又模糊的存在。因而,我们有必要从学理上对何谓“文学”做一简要的探讨和梳理。查阅《辞海》,“文学”词条下可见如下释义:“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不难看出,其中的关键词为“语言艺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换言之,首先,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其二,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其三,它用于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是形象思维的结晶,是想象和感情活动的成果,其使命是表现美并以此唤醒人们美的意识。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的表达形式,文学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表达不是简单的复制或镜像反映,它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反映的生活真实却又更加典型而凝练。最后,优秀的文学家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以生动、形象、富有内涵和寓意的方式展示出来,借以揭示生活的真和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因而,总体而言,文学是人们用以表达和展示心灵世界的手段,是驰骋想象和自由思考的平台,是一个民族的语言艺术和智慧的代表,更是一个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渠道。
文学作品可以是多种形态的存在,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但究其实质,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成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对人性的洞见与反思、对社会的认知与理想,对世间万物的体验与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与展望等等。因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也有助于认知我们的内心;既帮助我们理解他人,也有助于我们认知自我;既能丰富我们的情感,也有助于激发我们的理性反思。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张的英语文学阅读是一种发生在学生一方的常规的、持续性的自主阅读,而不是偶尔为之的教师主导下的文学欣赏。接下来,笔者拟以2017 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为理论依据,从英语文学阅读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的角度,阐述英语文学阅读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新课标对语言能力的界定:“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这里的核心词是“理解和表达意义”,能力表征是“听、说、读、看、写”。我们知道,构建这些能力的基础是语言意识和语感,而语言意识和语感的形成又源于足够量的听、说、读、看、写。同时,大量的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这已成为业内的共识。而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中国,哪怕在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听、读、看等语言输入渠道中,“读”,仍然是我国英语学生接受地道、真实的目的语输入的最主要渠道。
其二,在新课标给出的“语言能力”定义中,有一个词容易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社会情境”。显然,这里的语言能力包含了语用能力。在所有诸如常规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访谈、对话等语篇类型中,唯有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构建的社会情境最为生动、深刻而多维。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形成良好的语言意识和语境语用意识,有效提高语言能力。
其三,文学作品作为塑造形象、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其语言的生动性、丰富性、表现力和感染力超越其他任何文体。一方面,其词汇的丰富性、多义性和语言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对通常语言教科书导致的语言输入贫乏化是一个必要的弥补;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领略英语语言的美,增强学习兴趣,有效促进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感谢三年前向我提问、促我反思的那位老师,这是我迟到的回复。
新课标指出,“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可以看出,它虽名曰“意识”,却并非停留于意识层面,而是知识、行为、态度、价值观的进阶与总和,是人格的重塑。我们知道,文化知识的获得是培养文化意识的起点和基础。关于“文化知识”,新课标明确提出,“文化知识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以及相关的发明创造;精神方面主要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学、艺术,也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不难看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知识”概念远大于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显性的文化内容,其中的精神文化部分尤为丰富和多维,既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上层文化,或称知识文化,也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隐蔽文化,还包括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交际文化。
首先,常言道,文史不分家,其实,不如说文史互补更准确。历史只能告诉我们前人的所作所为,文学可以告诉我们前人的所思所感;历史记载了王朝更迭,文学完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因而,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是了解和认知英语国家社会历史的必要补充。
其二,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正如美国学者William J. Long 所说,每一本书的后面是一个人,此人的后面是一个民族,该民族的后面是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英语文学阅读可以让我们步入一个作者用文字精心打造的时空,遇见一个或几个或众多鲜活的人,在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生存状态、知悉他们的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的同时,进入一个特定的情感和思想世界,感知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和精神气质。如此,文化意识培养就在其间了。
其三,就某一具体的文学作品而言,它离不开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无一例外地会打上本民族的烙印。但与此同时,由于文学是表现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优秀的文学家即是本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并非只属于某一个民族或国家,而是与哲学、科学、教育、历史、艺术一样,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阅读英语文学,可以让学生跨越时空,与人类最优秀的灵魂对话,感受他们对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特殊体验和感悟,汲取人文精神和各国文化精华,丰富人文情怀。如果说,阅读,方有诗和远方;而英语阅读,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加辽阔的视野,发现和体验更加丰富而绚丽的人生。
也许,有人会说,比起严峻甚至残酷的现实社会,文学的世界过于诗意和空灵。长期徜徉其间而习惯了美好的眼睛和心灵是否会在现实社会中迷失、惊恐而不知所措?我的回答如下:其一,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美好的文学滋养其心灵,坚定其向善向上的人生坐标。我们有责任引领他们对未来怀有理想,对世界抱有希望,为人类增添美好,而不能因为生活有毒就将他们浸泡在毒液里。如此这般,免疫力倒是有了,可注满毒液的他们又能为世界增添多少善和美呢?其二,文学作品的主题多种多样,作者审视生活、反映现实、揭示真理、展现美好的角度、途径和手法也会是丰富多样的。而且,说到底,文学是人学,是对社会中的人和人性的深度探索,我们缘何认定文学阅读就一定会置读者于生活的真空?恰恰相反,文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认知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对他们日后步入和融入社会不无裨益。
何谓“思维品质”?新课标的定义如下:“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从思维发展的角度看,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三者之间呈现出一种递进发展的关系,思维的逻辑性是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而创新性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理想端。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思维的递进发展并非如游戏中的通关晋级那样的线性和自然而然。因为,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并非理性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离开了如想象力等感性思维的介入,人脑的功能无异于一部进行正误判断的机器,何来创新性?因而,思维品质的提高有赖于大脑中感性和理性两个脑区的有效开发。笔者以为,英语文学阅读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1)文学阅读有利于激发想象力。首先,文学本身就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唤醒和打动是文学的基本功能。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作家想象的成果,又是唤醒读者内心的情感、激发读者想象力的利器。其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既是作者借以传情达意的工具,也是作品存在的方式。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必然具有形象可感性、情感性、多义性,富含隐喻、暗示和象征等手法。阅读这样的作品,读者的感官会受到触碰,情绪受到感染,想象力得以调动,从而忘我地进入一个意蕴丰富而耐人寻味的新世界。如此,读者的感性思维可以在阅读中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这对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尤具意义。
(2)文学阅读有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文学是文学家用语言文字构建的一个虚拟空间,“前人研究表明……文学作品中丰富的语用含义、预设信息、主体化描述、复调特征等使得读者时刻处于虚拟世界的心理构建以及角色心理的解读之中,长期进行这样的心理模拟将有助于提高人的心理理论能力、共情能力、语用推理能力等”。[1]同时,以小说为例,其中的人物关系与冲突,事件的因果关系与发展,重要角色的性格与演变等等,读者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其联想、推理、辨析、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无痕却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3)文学阅读有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文学的形象不具有造型艺术的直观性,而需借助词语唤起人们的想象才能被欣赏。这种形象的间接性既是文学的局限,同时也赋予文学反映生活的极大自由和艺术表现上的巨大可能性,特别是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上,可以达到其他艺术所不可及的思想广度与深度。”[2]文学创作如此,文学阅读亦然。
其实,无需过多论证,这两者的关系显而易见。阅读,既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而阅读能力本身也是语言学习能力的重要表征。对照新课标对学习能力的界定,“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首先,文学阅读本身就意味着学生英语学习渠道的拓展。其二,较之一些相对简单的实用文体类阅读,文学阅读,尤其是小说类的阅读,其鲜活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构造更能激发学生的全情投入,而其高度凝练而又极具多义性、暗示性和象征性的语言也更具认知挑战性。一方面,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它需要更为复杂而多样的认知策略的介入。因而,文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的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文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重要介质,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文学的习惯是同步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坦率地讲,写作这篇文章,我并非毫无顾虑。交际法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始于或引发了我国对传统英语教育中偏重文学阅读的否定。从此往后,在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中,文学的被忽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挑战常态需要相当的勇气。但我一直怀有一个美丽的英语教育梦:打破枯燥的死记硬背的魔咒,突破“用英语做事”的束缚,让我们的学生有意义、有内容、有内涵的学习英语、喜欢英语,学好英语。我以为,英语文学阅读,是通向这一理想境界的有效途径。这,就是我写作本文的初衷和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我在本文中提出“英语文学阅读是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这一观点,绝非否定实用类英语文体和语篇学习的重要性,而是希望以此引发大家重新思考和重视文学阅读在基础英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寻在英语教学中实现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同步提升的新思路。
最后,我想给怀有共同理想且愿意接受本文观点的一线教师几点原则性建议。(1)不以语言学习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文学的兴趣和习惯。(2)不以显性的作品分析为重点,贵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悟和欣赏作品中的美和真。(3)突破自身的思想禁锢,努力推进整本书阅读,增进学生积极的阅读体验。(4)努力做到师生共读,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