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4 01:08:23孟青
魅力中国 2019年34期
关键词:公式文明生态

孟青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璧光小学,云南 昆明 650000)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分析

(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条化授课模式

教师在讲台上按照自己的备课讲,学生在教室听;教师制定了教学计划,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教师选择授课内容,学生被要求适应内容;教师是学习过程主体,学生是被动的学习客体。

(二)以教师教案惟命是从的“圣经”模式

教师把自己的教案当作教学绝对的材料,学生也以老师的教案为唯一的参考资料,很少对问题产生质疑,教师权威性比较绝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虽然考试有一定的成绩,但最终成才的可能性较小。

(三)标准单一,面对不同思维的学生,缺少差异化教学

任何层次的教学都存在差异化教学主体,传统教授模式,是用一个标准塑造所有的学生,一本教材、一套教案、一个方向,一定程度上难免会扼杀一部分学生的创造力,单纯为了考试而考试,另外一部分既学不会难度大的,甚至连难度较低的也不会,因材施教教学理念难以体现,课堂气氛也比较低沉。

(四)公式化单一教学,略显教学空洞乏味

数学课程主要是公式应用,但如果只是单一的传授公式,数学课堂就会空洞乏味,学生没有兴致和兴趣,课堂效果不好,容易造成学生只会背公式,甚至敷衍背公式,没有实际应用,学不致用。

二、传统模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影响

(一)灌输式的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

课堂上只有任课教师说教,教师教学的权威性体现的极其明显,学生在学习上就会形成: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严重地限制了学生学习创造性,学习不积极、不主动,学习兴趣乏味。

(二)公式化单一、标准化单一

这种单一性教学过程不能培养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养成了以教师、教材为主的被动接受性学习,无论课堂上教师讲多少,学生只会接受即可,无论对错,学生不愿去探索,不愿创造,对任何知识不会产生质疑。

(三)传统式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单调性

单调的公式讲解,重点强调套用公式,只注重记忆累计叠加,应用少,造成学生逻辑思维不能打开,严重缺乏分析归纳能力,灵活应用能力很难体现。

(四)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单纯的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众多学生不断地灌输,表面看,教的是一群学生,而实际上,台下学生仅仅是一个个封闭的单一个体,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互动少,长此以往,学生的合作精神下降,班级学习氛围沉闷,学生性格也会受到影响,变得比较内向或者孤僻。

三、生态文明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动手实践是一种有效的、直观的课堂教学手段。通过组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手实践既能够满足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同时又能够切实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展开直观具体的认知活动,更加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有效性的提升。例如:在讲解《圆柱与圆锥》这一课中,就可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手脑结合方式探索出多种不同的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同学们将一个圆柱体展开,发现圆柱的特征: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侧面是一个长方形,也有可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的高,而后再用以往学习过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和圆的周长公式推算圆柱侧面积公式、表面积公式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剩下的纸张回收利用,做小笔筒、书签、千纸鹤等等,充分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该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继而确保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通过这个课堂教学情境,来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的知识也会更加牢固,从而实现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的优化。例如,教师在教授《节约用水》的时候,教师提前布置课前学习任务:让学生选择一个漏水水龙头,收集其一定时间内漏水的数量。并提醒学生选择盛水容器时,应尽量选用方便观察盛的水量,还要便于测量容积的容器。课上先让学生自由交流观察到的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并展示收集到的漏水水龙头一定时间的漏水量。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漏水水龙头每分钟的漏水量,并进行汇报展示。这节课程主要是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及比例等知识,通过运用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此外也培养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生态文明教育有效的渗透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一个很好地补充,使得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化和立体化。通过这样的渗透与分化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的阵地扩大了,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紧密了,把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的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小学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溶解于课堂教学之中,使之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猜你喜欢
公式文明生态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