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恋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龙文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复习课教学方法与平时的课堂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平时新授课分课时层层导入,其知识内容比较分散,不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比较片面。而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归纳,将零散的知识地加以分类和整理,使学生能清晰地掌握知识脉络;通过系统复习讲解,使学生的疑惑得以澄清;通过拓展训练,使学生的思想方法得到升华和提炼,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知识不完善、综合应用能力不强的弊端。
复习课教学是依据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归纳,使学生能更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体系,从而完善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了深度的了解,透彻掌握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洞悉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对症下药”开出“良方”。大多数优秀的教师,大多都是通过在复习教学中,不断深入了解学生,探明学生的知识储存、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从而制定出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通过查缺补漏、排忧解难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弥补不足。通过系统复习和归纳教学,利用探究式的疏导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在探索和研讨的过程中汲取经验、获取新知,使学生达到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的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数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中学学习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是学习其他理科知识的基石,因而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数学复习课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初中数学复习课大多数教师仍以传授方法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缺乏自我总结和主动探究的意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②教师不注重差异化教学,复习教学效果不佳。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不一而同,认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两极分化现象特别严重,教师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使部分学困生跟不上教学节奏和进度,从而影响了整体教学的质量和效果。③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学生不愿在课堂积极提问、质疑,缺乏探讨、交流、互动的学习环节,教师往往代替了学生总结,让学生死记硬背,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复习课重在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类、整理,通过不断总结和反思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很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归其原因就是平时对教师过于依赖,其知识点分散、凌乱,不懂得自行梳理知识点,没能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结构不完整,遇到问题时无法将所学知识合理利用起来。因此,教师在复习课时尽量鼓励学生对单元知识自行总结和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探究的意识和积极性,不断突破重点和难点,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为熟练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例如,在七年级《不等式组》的复习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将本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和整理,当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后,教师再统一进行系统分析,利用查缺补漏的方法,完善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如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性质的相同点和区别。相同点:等式和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或不等式依然成立;等式和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不为零的正数,等式或不等式依然成立。区别: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式的方向改变,而等式却依然成立。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再进行纠正总结,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
教师应打破死气沉沉的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利用游戏的手段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处巧设思维“陷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兴趣的使然下,利用知识修补“漏洞”,从而完全掌握单元复习内容。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堂中,可以举例题: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k+4)x2+3x+k2+3k-4=0的一个值为0,求k的值。首先,把x=0代入原方程,得出k2+3k-4=0。解方程得出k=1或k=-4。而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k+4≠0,所以k的值只有1。利用活跃的气氛和巧设“陷阱”,从而使学生遇到此类问题时能学会认真审题和仔细思考,避免错误的发生。
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讲和练结合起来。数学知识应用特别广泛,题型变化多端,仅靠课堂的传授而缺乏课后训练,学生很难完全掌握解决问题的本领。要想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掌握知识又避免重复的无用功,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有针对性,作业可以按照基本题、综合题、拓展题进行布置,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使学生能抓住重点和要点,全面系统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对题型进行分类,作业题型中要蕴含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深刻规律,这样便于学生在做题时不断思考和摸索经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总之,复习课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内心需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复习课时能自行总结和反思,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悉心的纠正,完善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便于学生在做题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突破知识重点和难点,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这一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