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森 刘孟波 曹宗航,2
(1.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2. 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编辑部,河南 新乡 453007)
随着平昌冬奥会的落幕,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各项工作已经加快进程。中国竞技体育, 特别是冬季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数量匮乏”、“交流不畅”和“训练落后”等困难。[1]为了更好地备战在本土举办的冬奥会,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公布了《冬季项目备战2022年冬奥会跨项跨界选材工作总体方案》,[2]全面启动了跨界跨项选材充实冰雪项目人才队伍建设,为进一步扩大选拔范围开始面向全国各省进行跨项选拔。冰雪跨项人才选拔工作本着“精选”、“精挑”、“精练”的原则,调动各方面力量、吸取成功经验,实现冰雪项目的全面发展。
“选材”是支撑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的9大支柱之一。冰雪项目跨项选材之举,一方面能够充分地挖掘跨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为扩充冰雪项目人才资源,实现人才转化。然而,冰雪项目跨项选材工作并非轻而易举,仍面临众多关键性的问题,还需认识到备战北京冬奥会的严峻形势。
我国冰雪项目主要集中在黑龙江、辽宁、吉林三个省份。由于我国东北三省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从而为我国东北地区开展冰雪运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在一定程度上,气候环境成为我国各个区域开发冰雪项目的制约因素,致使我国接触冰雪运动的人受到了限制,从而阻碍我国冰雪项目的开展。
根据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第20届都灵冬奥会、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第22届索契冬奥会、第23届平昌冬奥会的官方排名来看,我国冬奥会奖牌成绩排名分别位居第13位、第14位、第8位、第12位、第16位,由此得出我国冰雪项目整体成绩在世界排名中不占优势。我国冬奥会奖牌项目分布主要集中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冰上项目。多年来,短道速滑项目已成为我国的优势项目,论技术和成绩已经可以和世界一流强队抗衡。[3]雪上项目方面,虽然我国在自由滑雪项目中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但总体来讲,我国冬季两项、钢架雪橇等众多雪上项目参赛人数较少,当中冷门项目更是寥寥无几。
据统计,我国奥运夏季项目集训人数多于冬季项目集训人数、拿牌数量夏季项目更高一筹,由此出现了“夏多冬少”、“夏强冬弱”的特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输送方式大部分采取以体校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即金字塔式人才培养模式。[4]初级训练人数最多,以此类推,越往高一级训练的人数就越少。因此可以得出,我国冰雪项目后备人才之所以较少,是由于初级训练、中级选拔人数较少,以至于我国冰雪项目形成后备人才储备不足的特征。为更好地推进北京冬奥工作,实现冰雪项目全面开展、调节冰与雪参赛项目结构合理性、调动运动人才优势转化、保障后备人才储备充足等问题,[5]衡量以上我国冰雪项目开展的现状,我国实行冰雪项目跨项选材工作已成为必然之举。
2.1.1 相同项群之间可以转换(S1)
体能、技术、战术、心理、智力是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五大元素,相同项群侧重的竞技能力具有相似性。[6]面向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跨项跨界选材工作的总目标为:选拔身体形态出色、身体素质优秀的人材进入冰雪运动领域。我国冰雪选材来源将从田径、体操、蹦床、技巧、武术、自行车、轮滑项目等进行补给扩充,在选拔机制上遵循动态选拔、优胜劣汰的选拔原则,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优秀跨界跨项选手加入。
冰壶国家集训队跨界跨项组选拔全部来自掷球项目的优秀运动员。雪车队伍的跨项选材运动员来自田径、橄榄球项目.对于花样滑冰这个项目在跨界选材上,一方面需要有训练的基础,如柔韧性、核心控制力、体能等;另一方面需要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出极大的艺术表现力,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气质要求极高。因此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与上海市滑冰协会、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三方面合作,从而为花样滑冰进行优秀人才资源储备。速度滑冰项目上,我国运动员郭丹不仅代表国家参加平昌冬奥会荣获世界第三名的成绩,而且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拿到了女子20公里银牌,是我国真正意义上夏冬兼项的跨界运动员。钢架雪车项目被称为“雪道子弹”,需要运动员具有超快的反应力与超强的爆发力。目前中国雪车队的队员大多来自其他项目,我国短跑名将张培萌跨项成为钢架雪车项目的运动员,继续书写体育人生之路。
2.1.2 培养周期较短(S2)
从周期性来讲,培养一名运动员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一名世界高水平运动员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成才培养要经历一个曲折而又漫长的过程。我国冰雪项目跨项选材,是为了更好地备战2022北京冬奥会,在跨项选材工作上选拔出身体机能突出、协调性极好、技能优秀的运动员;一方面缩短了对跨项运动员的训练周期,另一方面为我国培养一名顶尖级冰雪运动员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因此,我国冰雪项目跨项选材不仅仅是节省运动的培养年限,更为解决北京冬奥会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实现人才转化的理想方式。
2.2.1 专项技术能力不足(W1)
运动技能水平是指运动员参与专项运动时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表现在肌肉中各种肌纤维的相互运作和各肌肉群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7]虽然同项群运动员具有相似的竞技表现,但由于各个项目的专项技术动作都有其特殊性,致使跨项运动员需要对新的技术动作进行认知与练习过程,使肢体适应与熟练掌握所学的专项技术。其次,高水平专项竞技比赛对运动员专项技术能力要求极高,在高水平竞技比赛中专项技术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运动成绩的优劣与否。因此,跨项运动员在所从事新的项目中缺乏一定的专项技术能力,需要重点提高跨项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能力。
2.2.2 缺乏专项心理素质(W2)
项群之间的运动员具有相似的竞技心理素质,但在高水平运动员专项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更侧重于培养运动员的专门化知觉(球感、冰感、雪感、器械感等)和专项意识,使运动员具有主动引导和驾驭比赛节奏的效能感和专项个性表现力,以及突出的专项特色技战术意识。[8]由于我国冰雪项目跨项选拔的人才来源于夏季项目,大多数运动员没有接触过冰雪项目,加上冰雪项目的特殊性,致使运动员在专项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心理上的障碍。对此,我国冰雪跨项选材必须重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2.3.1 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O1)
我国为促进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分别颁布了《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备战2022年冬奥会项目布局实施方案》《2020年北京冬奥会备战工作计划》《冬季项目备战2022年冬奥会跨项跨界选材工作总体方案》《冬季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中长期规划》等法规性文件和相关政策,从而为我国冰雪项目跨项选材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3.2 冰雪项目跨项选拔引进高科技(O2)
为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目标,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在全国各地进行多次选拔,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考核指标方面通过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进行选拔。其中,有氧能力是越野滑雪运动员成绩的重要指标。在此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首次引进Rodby RL3500E跑台,Rodby RL3500E跑台既可以为越野滑雪跨界跨项运动员进行有氧测试,而且也可以使运动员在跑台上进行模拟训练。此跑台既可以对运动员的身体指标进行全面的监测,而且还能够与国际滑雪训练监测接轨。[9]
依据历届冬奥会冰雪项目来看,已经形成了“雪重冰轻”的基本格局。回顾近几年冬奥会冰雪强国的优势项目,大多来自高山滑雪、自由滑雪、冬季2项等雪上项目。[10]然而,“冰强雪弱”一直是我国冰雪项目存在的突出问题。总之,我国与国外雪上强队相比较而言,在技术水平、竞技成绩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面对冬奥项目的格局、面对世界强国优势项目的分布、面对我国自身所存在冰雪项目的特征,当下我国既要加强雪上项目的开展力度,又要保证一些优势项目的持续发展。
SWOT分析是一种典型的战略分析工具,秉承着“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的”原则。其价值是通过自身分析后得出来的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4种结果,最终产生出对症下药的解决策略。[11]
首先,罗列出我国冰雪项目跨项选材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4类影响因素,然后将4类影响因素进行交叉综合分析,分别得出SO策略、WO策略、ST策略和WT策略。最后,构建出SWOT分析矩阵。
表1 冰雪项目运动员跨项选材的SWOT分析矩阵
综上所述,SO策略是积极宣传与落实冰雪跨项选材工作,通过高科技选拔出优秀人才,缩短运动员培养周期,实现优势转化。WO策略是依靠国家力量,扩充冰雪项目后备人才队伍。切实培养跨项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能力,加强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素质。ST策略是借鉴国外冰雪项目跨项选材的成功案例,确保我国培养出高质量的冰雪人才。WT策略是积极顶住国外冰雪强队所造成的压力,相互交流与借鉴国外先进的冰雪技术。因此,我国冰雪项目跨项选材既要发挥自身优势、优化组合、补足短板;又要抓住机遇、顶住压力、积极的迎接挑战,提高我国冰雪项目竞争力。
我国冰雪项目跨项选材是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既要依靠举国体制、政策保障的国家力量;又要通过各界大力宣传的社会力量;并且还需每位教练员、运动员和运动团队的自身力量,从而实现冰雪项目的成功跨项。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最终缩小与国外冰雪强队的差距,打破中国雪上项目弱势的基本格局,力争在2022年北京冬奥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