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及措施建议

2019-01-13 01:38何花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税收政策

何花

摘 要:中美科技创新政策存在差别,为激励创新,中国需完善创新生态系统,建立良好的高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大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性创新水平,建立多维度培养人才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互惠互利的国际多边合作关系。

关键词:创新政策;人才政策;税收政策

一、中美科技创新政策比较

1.创新激励政策比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018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以创新驱动为重要引擎,实现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创业深度融合。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方面,中国重点放在科技成果转化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权属改革。

美国政府对创新的重视可以追溯到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做出“创新是产生持续价值唯一因素”的判断。美国对高新技术产业实施政策倾斜,通过重点项目资助、引导联合研究等各项措施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美国投入研发资金资助重点项目,从国家层面上统筹现有资源以支撑研究。

2.对外科技政策比较

中国加强对外科技合作,重视国际间的科技创新合作。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之下,中国合作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也愈加广泛,包括加强基础研究,促进民生科技、产业高技术、能源与气候变化等领域,推动成果转化应用,牵头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解决全球性科技问题。中国还致力于完善技术转移方面的规则,鼓励中外企业积极开展正常的技术交流探讨合作。

美国在美国优先的理念的支配下,实施技术保护政策。一方面,美国限制国外的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对美国科技企业进行并购,防止美国的技术研发流向国外。外国企业在美国进行并购行为受到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美国采取技术产品进口管制措施,以限制中国科技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从而保护美国科技企业在美的市场份额。

3.中美科技人才政策比较

中国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才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中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年),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一流行列或前列。另外,中国高度重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相继实施 “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专项工程。

美国重视 STEM 教育,移民政策向高技能人才倾斜。美国2017年9月签署一份备忘录,把建立高质量的STEM教育作为教育部优先关注项目之一。另一方面,美国高技能移民比例呈现增长趋势,美国科技人力资源存量将进一步提升。技术移民是美国引进全球人才的成熟制度体系,美国新移民政策向高技能移民倾斜,同時强化对低技能移民的限制。

4.中美税收优惠政策比较

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于企业创新研发的税收支持较晚。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不断完善企业科技研发激励的政策。一是减税降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力量投入下一步的科技研发生产。二是普惠式与特惠式政策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税收优惠体系。三是加大对科研人员创新激励。落实科技人员股权奖励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美国激励措施包括税收优惠、重点项目资助、政府引导基金等。一是减免税收。《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将企业所得税的最高税率降至25%;《减税和就业法案》改变税收的全球征收制度和递延原则。二是实行税收属地原则。实行“属地征税制”前,美国企业在国内外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都是35%。实行后,美国企业的海外利润无需向美国政府交税,只需要在利润的来源地交税。

二、推动中国科技创新的建议措施

科技创新是中国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在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经济结构性改革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1.完善创新生态系统,建立良好的高科技成果转化系统

运行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系列要素资源的有机组合,可促使高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中国仍需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集聚中长期优势的关键。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良好的重要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市场不确定性,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发挥顶层推动优势,大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性创新水平

加大基础研究的研发投入,国家科学基金发挥“从0到1”原始创新导向,重点资助关键领域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巩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已取得的突破性创新成果,要汇聚资源,支持继续深入关键性研究,以点带面,切切实实发展高尖端科技产业。

3.建立多维度培养人才体系,增加高技能人才资源厚度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通过培养源头多维度、成才多维度来加大高技能人才数量。大学和科研机构要更好地承担大量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源头功能。企业是科技产业和人才培养之间的中介,通过企业实践,培养科技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加大各级别职业培训的投入,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引进是通过高技能人才引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带动科技创新。

4.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维护激励创新的环境

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内在需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单向保护,而应该是既不侵犯他国知识产权,也要维护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要坚持在对外贸易中对等保护中国知识产权,这是中国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的发必由之路,是构建中国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大格局的要求。

5.立体化国际多边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带动作用

加强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与世界各国发展多种互惠合作关系,可以减弱美国技术保护主义对中国科技产业的负面影响。中国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开展科技领域的合作,带动国内科技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企业要积极发挥技术、产品优势,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互惠互利的国际多边合作关系有助于提升中国科技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李政等.基于质性数据分析的中美创新政策比较研究——以“中国双创”与“创业美国”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8(04):18-30.

[2]特朗普签署备忘录 拨款2亿美元支持STEM专业教育,中国新闻网,2017年9月26日.

猜你喜欢
税收政策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所得税激励机制完善途径——美国慈善捐赠税收政策的借鉴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税收政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西安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探讨
不要了
三十三项民间投资税收优惠
我国非政府组织税收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