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让拉毛
随着甘南州牧民定居工程的不断推进,学术界对于甘南牧民定居的研究成果颇多,本文将从政府和牧民两种视角,对2004年以来甘南州牧民定居工程启动后学术界对于甘南牧民定居的探讨进行综述,内容包括政策导向研究、效益分析研究、问题及对策研究、变迁及适应性研究、满意度调查、现状与反思研究等六个方面,并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特点和趋势,有利于甘南牧民定居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甘南州牧民定居工程从2004年起在甘南牧区普遍实行,包括国家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分两期投建:2004—2012年)和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定居工程(2006—2020年),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不断推进,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为主要依据进行分析,到2019年CNKI有关牧民定居的论文量达到997篇,其中研究甘南牧民定居的论文有40篇。这些研究成果为甘南牧民定居工程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意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
1、基于政府视角
基于政府层面对甘南牧民定居的探讨,致力于如何更好地推进牧民定居工程,综合全局来分析牧民定居工程的效益,解决牧民定居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以期更好的达到牧民定居工程的预期效果。因此,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导向研究、效益分析研究和问题及对策研究。
(1)政策导向研究
学术界对于甘南牧民定居的政策导向研究成果颇多,首先是对于牧民定居模式选择的探讨,学者们立足于甘南各牧区的实际,观点基本趋于统一。高新才和王娟娟提出了完全定居型、半定居型、混合定居型三种方案,认为应该考虑各县(市)的不同条件选择适宜的定居模式。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甘南牧区的定居模式應该向县城定居型和乡镇定居型转变,经济条件好的牧民应直接向县城定居,经济条件较差的可先在承包地附近的定居点定居,再逐步转向城乡定居(王文浩;李巍等;张涛)。
其次是对甘南牧区定居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探讨,王娟娟提出基于推拉理论构建动力机制实现牧区人口的定居,以草场临界退偿机制和建植人工草地等机制为推力,以草原生态产业化和牧区城镇化为拉力,吸引牧民定居。赵兵坤认为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镇本身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减少牧民城镇化的成本,才能吸引牧民迁移,实现牧区城镇化。王生荣,李巍则认为要想摆脱甘南农牧区城镇化的困境,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陈冬华分析牧区定居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为应该增强定居点的生产和服务功能,把社区服务功能建设摆在与住房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其次还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畜产品的加工业,才能将牧民定居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
(2)效益分析研究
学者们对于牧民定居工程的效益分析,大致可以分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方面,牧民定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牧民在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提高了牧民的生活质量和牧区社会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推动牧区的现代化建设(张涛;赵雪雁;师守祥,周兴福,张志良;高新才,王娟娟;鲁文潇)。经济效益方面,牧民定居有利于调整牧区产业结构,推进牧业的产业化,拓宽牧民收入渠道,提高牧民的收入水平(师守祥,周兴福,张志良;彭定萍;郭亮;张涛;高新才,王娟娟;丁恒杰,绽永芳,李晓丽,鲁文潇)。在生态效益方面,牧民定居有效缓解了草原的人口压力,通过实行围栏圈养,建植人工草地提高了产草量和植被覆盖率,有利于合理开发草地资源,推动牧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安全屏障(陈志远;赵雪雁;李晓丽;张涛;高新才,王娟娟;师守祥,周兴福,张志良,鲁文潇)。
(3)问题及对策研究
问题与对策研究是学术界牧民定居研究的重要内容。首先,探讨最多的生态问题,甘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鼠虫灾害频发、草畜矛盾尖锐,学者们认为牧民定居始终要以恢复生态为先导,提出应该将牧民定居与多元的生态保护模式相结合,例如:实行划区轮牧、建植人工草地、建立健全生态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实施农牧互补战略等,注重审视我国畜牧业的特点,探索一条符合我国畜牧业发展实际的道路(赵雪雁;王娟娟;陈冬华;贺卫光;鲁文潇;李晓丽)。其次,针对就业困难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牧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藏汉双语的培训;为定居牧民提供就业平台;提高牧民就业意识;培养牧民就业的积极性等(王媛;高永久,邓艾)。最后是筹资问题,甘南州部分地区牧民经济收入低,自筹资金的压力大,成为实现牧民定居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进一步减轻牧民定居的自筹资金压力,是推进牧民定居工程的有效途径(高永久,邓艾;赵雪雁;高新才,王娟娟;李晓丽)。
2、基于牧民视角
以牧民为视角对甘南牧民定居的研究,是站在牧民自身的角度,反映定居后牧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变迁和牧民对定居生活的适应程度,以及牧民定居工程对牧区和牧民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调查牧民本身对于定居工程的满意度,反思牧民定居工程的可行性。
(1)变迁及适应性研究
学术界对于定居后牧民是否能够成功适应新的生活,进行大量调查分析,成果丰富。首先是对牧民生活方式变迁的适应性研究,主要表现在牧民的衣、食、住、行上,牧民生活方式的变迁改变了牧民的许多传统习俗,牧民在适应现代生活的同时,又在丢弃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彭定萍;杜娟;张家骝)。
其次是对牧民生产方式变迁的适应性研究,例如:定居后由于城镇货币形式的收益需求大,一些牧民家庭的收支压力变大,生活比之前更加节拘了;舍饲饲养的方式需要大量水能消耗,并不能完全适宜于甘南草场;男女劳动分工的变化导致女性的家务劳动量加重了,男性也开始分担家务或选择外出打工,女性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由于牧民个体适应能力的差异导致牧民的贫富差距外显化(李晓丽;安宇;切排,徐凯渤;张家骝;张娟)。
再次是对社会生活变迁的适应性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牧民定居后导致牧民家庭的离散,是牧民在适应定居生活的过程中出现的又一轮新的社会问题,定居点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普遍存在,给定居牧民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分担和心灵创伤(周毛卡李晓丽)。第二,牧民学生的就业率低,使得牧民对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理想失去动力,家庭关爱和教育缺失导致学生辍学现象普遍存在(张娟;周毛卡)。第三,牧民定居后对人际关系变迁的适应性,表现出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差异性,总体来说,牧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谐,但牧民定居点的干群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张家骝;刘巍文,邓艾;彭定萍)。
最后是对传统文化变迁的适应性研究,一些学者认为仅仅是经济生活上的满足不能给定居牧民带来幸福感,还需要考虑牧区根深蒂固的游牧文化和宗教文化,因此,在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中应该注重对牧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藏族牧民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仰决定了其游牧文化渗透着崇敬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对保护草原生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牧民定居点的选址要满足牧民念经、转经的宗教活动,重视对牧民宗教情感的关注,满足牧民精神世界的需求(切排,徐凯渤;路宏,胡政平;刘生琰),综合以上变迁,牧民不可避免的对政策和基层产生消极态度,例如:牧民对角色转换的迷茫、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对民族发展的恐慌,若对这些消极情绪放任不管,任由其发展膨胀,对牧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不利影响(杜娟)。
(2)满意度调查
此外,学者们还通过问卷调查将牧民对定居工程的满意度进行数据分析。彭定萍,贺卫光。在对夏河县桑科新村的牧民對定居生活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牧民对于定居后生活各个方面的满意度均比较高,例如:在教育、购物、交通和住房方面满意度较高,在生产劳动适应、家庭经济状况、生活环境适应方面满意度较低。雒占福等[ ]对夏河县三个牧民定居点进行牧民定居工程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表明牧民对定居点总体比较满意,呈“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满意度 > 自然环境满意度 > 人文环境满意度 > 居住环境满意度”的递减特征;王媛[ ]对甘南州玛曲阿万仓乡、玛曲扎西乐民新村、玛曲牧民小康新村、碌曲尕秀村四个牧民定居点进行定居牧民对居住条件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发现对定居工程的满意度出现明显的地区差异,玛曲扎西乐民新村的满意度超过80%,但其他三个定居点的满意度不超过40%,而不满意的理由大多是因为房屋质量差。
(3)现状与反思研究
综合牧民定居的现状,一些学者开始对牧民定居工程进行反思,有的认为藏族牧民定居并没有割裂传统的游牧文化,在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之前,已有一些牧民开始自发的迁居,文化本身就具有适应性,定居也不意味着传统游牧文化的消亡,也可能是一种新的游牧生活的开始(韩玉斌)。有的认为定居牧民能否成功适应定居生活,并不完全都是政府的责任,作为牧民自身也要充分认识自己面临的困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大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苏发祥,才贝)。也有学者觉得牧民的生态经验是世世代代累积下来的,但草原生态政策的制定者与草原的主人—牧民沟通严重断裂,牧民在草原生态治理中不具有话语权,以往的经验证明,忽视牧民的主体地位单方面的进行生态治理达不到预期效果(孙婉婉)。
二、甘南州牧民定居工程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目前,学术界关于甘南州牧民定居的研究成果丰富,其中问题及对策研究是学者们探讨最多且内容最为丰富的研究主题,对牧民定居后的变迁及适应性研究也是持续热门的话题之一,但学术界有关甘南牧民定居工程的政策背景、历史演变、实施过程等的研究比较欠缺;在定居过程中,具体如何提高牧民在面对巨大社会变迁中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甘南牧民定居研究的不足之处,但牧民定居始终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复杂的工程,牧民在定居过程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各种制约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解决此问题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甘南牧民定居工程究竟能否达到其预期效果,并成功解决牧民定居后的一系列后续问题,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考验。总之,甘南牧民定居工程的长期性决定了学术界对此研究的任重而道远,因此,对牧民定居的研究还会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越来越成熟。
(作者单位:850000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