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应用价值

2019-01-13 01:42仲子轩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2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脑卒中神经内科

仲子轩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9.22.084

[摘要]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在常规护理之外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自护行为水平、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1个月后糖尿病自护能力评分为(29.65±5.33)分,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糖尿病自护水平,加快患者康复。

[关键词] 神经内科;综合护理干预;脑卒中;糖尿病;康复

[中图分类号] R2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b)-0084-02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高发一类疾病,临床发现部分脑卒中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明显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影响患者康复[1]。研究证实高血糖和脑卒中之间有较紧密相关性,高血糖被认为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相较于血糖无异常患者,高血糖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要高2倍,而合并脑卒中的糖尿病患者病死率要明显高于单一糖尿病患者[2-3]。所以积极做好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促进患者康复非常重要。该研究以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神经内科有效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102例脑卒中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男25例以及女26例,年龄47~88岁,年龄平均(62.63±5.36)歲;对照组51例,男24例以及女27例,年龄47~90岁,年龄平均(63.69±5.78)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于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精神障碍;合并意识障碍;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配合度过低。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仅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主要做好患者病情观察及监测,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另外做好患者日常生活指导,进行饮食干预及基本健康教育,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详细回答。

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之外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  认知干预  责任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糖尿病和脑卒中的相关性,疾病和心肾功能的相关性,介绍糖尿病脑卒中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以及有效的处理方法,提升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重视程度,保持更高的依从度。主动向患者演示血糖自我测定的方法,告知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对促进康复的意义,记录患者饮食情况,讲解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增加相关知识。

1.2.2  情绪指导  责任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向患者讲解情绪状态与病情的联系,告知患者保持平和心态对于稳定病情的意义,鼓励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以平和心态应对治疗。对于有明显不良情绪表现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或与家属沟通以及与其他病友的沟通了解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疏导,耐心回答患者疑问,帮助患者稳定情绪。

1.2.3  康复锻炼指导  对于合并运动障碍的患者,及时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及被动运动,指导患者练习如厕、独立进食、穿衣、上下楼梯、平地行走、自我修饰,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对于有失语症状的患者,指导进行发音、书写以及识图训练,锻炼患者语言能力。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训练患者吞咽肌群功能。在训练期间护理人员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以鼓励为主,不催促患者,保持循序渐进。另外要叮嘱患者保持合理、科学作息,保证足够休息。

1.2.4  出院宣教  在患者临近出院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院外自护措施,就措施详细向患者介绍,指导患者出院后保持科学饮食,做好血糖自我监测,坚持在家属协助下进行康复锻炼,定期回医院接受复查。

1.3  观察指标

糖尿病自护能力:利用改良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吸烟、总体饮食、血糖监测、具体饮食、足部护理、运动,每项评分0~7分,总分0~42分,得分越高自护能力越强。分别在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评价。

血糖控制状况:分别在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测定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方法

数据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检验经t完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自护能力

护理前两组糖尿病自护能力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两组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糖尿病自护能力评分比较[(x±s),分]

2.2  血糖控制情况

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x±s)

注:t1、P1为两组护理后1个月比较统计值

3  讨论

糖尿病除了会导致微小血管病变,也可能引起大血管病变,包括主动脉、颈动脉颅内外段、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等病变,因此当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时候,治疗难度会明显增加,患者预后也会受明显影响[4-5]。临床发现,相较于单纯脑卒中患者,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残疾率、复发率、死亡率均更高[6]。该研究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针对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实施相应的康复指导,有助于明显降低患者残疾率及治疗后的复发率,对患者预后有良好改善作用。且在康复护理中注重做好患者认知干预及情绪疏导,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更多认识,积极参与到护理中来,保持更高的依从度。该研究观察组在护理1个月后糖尿病自护能力评分为(29.65±5.33)分,观察护理后1个月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类似研究显示[7],与该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为(50.6±6.74)分,对照组护理后ADL评分为(35.8±7.75)分,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使患者脑卒中导致的各项功能障碍得到更明显改善,患者的自护能力更高。康复理论认为,脑卒中后在结构和功能上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具备重塑能力,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康复锻炼,能够促进建立侧支循环,加快病灶临近组织代偿重组,加快再生部分神经元,对于神经系统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8]。因此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积极开展康复锻炼,能够减轻甚至恢复患者各项功能障碍,使患者能够更迅速重归生活。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良好价值,康复护理的实施能够加快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明菊,施龙永,杨四吉.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参与脑卒中一级预防后的影响调查与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0):177,179.

[2]  伍鼎建,卜冰,张玲英.延伸护理服务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131-132.

[3]  陶锡珉.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4):132.

[4]  刘富娟,邓晓蓉,唐晓筱.延伸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自护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3):58-61.

[5]  徐华,朱可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8):170-171.

[6]  吕金珠.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8):174-175.

[7]彭丽延, 徐娟. 综合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0):15-16.

[8]  张丽华,葛艳红,唐丽梅.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 47(11):1286-1288.

(收稿日期:2019-08-20)

猜你喜欢
综合护理干预脑卒中神经内科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DA在神经内科预防跌倒发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