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研究

2019-01-13 01:42吴陈华,罗瑶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2期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吴陈华,罗瑶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9.22.033

[摘要]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的妊娠结局和干预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 挑选该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只展开健康检查,不予以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展开一系列综合干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新生儿结局与妊娠结局。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11.11%)低于对照组(33.33%),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率(8.89%)低于对照组(35.56%),(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治疗和妊娠结局紧密相关,通过对患者展开干预治疗,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多个症状,减少母婴的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增加母婴的安全。

[关键词] 妊娠结局;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b)-0033-02

妊娠期糖尿病表示的是在妊娠期过程中首次出现的糖尿病,按照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为1%~5%,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该病也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妊娠期糖尿病会大大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并增加巨大儿的发病率,同时相比于正常的产妇,在该病的影响下,新生儿出现低血糖以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也更高[2]。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糖尿病的发展就会对妊娠结局以及母婴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探究妊娠期糖尿病的妊娠结局和干预治疗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该次研究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患者为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该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0~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2±2.4)岁,平均孕周为(29.3±2.42)周;观察组患者年龄在19~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1±2.3)岁,平均孕周为(30.38±2.45)周。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满足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标准;②单胎产妇。排除标准:①原发性糖尿病产妇;②除严重妊娠期合并症产妇;③患有精神病的产妇;④高血压产妇。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产妇未进行干预治疗。

观察组展开干预治疗:①饮食治疗:在确保孕妇妊娠期热量、营养等充足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孕妇餐后血糖的变化而造成的饥饿性酮症,并观察胎儿的发育生长情况。在医护工作者的监督下,孕妇每天需要摄入7 531~9 205 kJ/d的总热量,其中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45%~55%,蛋白质占20%~25%。同时,在每次进餐前30 min及餐后2 h,需要对孕妇展开血糖监测,并详细记录,要确保孕妇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3~5.6 mmol/L,且餐后2 h不得超过7.1 mmol/L,要引导孕妇多展开合适的运动(餐后1 h进行)。②药物治疗,临床中一般会使用胰岛素对患者展开治疗,胰岛素是一种大分子蛋白,通常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医护工作者对于使用饮食、运动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第一步,需要按照患者的血糖、孕周等不同情况使用合理的剂量,一般来说,如果孕期处于24~32周,胰岛素使用剂量参考范围0.5~0.8 U/(kg·d);如果孕期在32~36周,则需要0.9 U/(kg·d)。由医护人员按照患者的血糖状况填写医嘱,并执行。执行的方式为在用餐前30 min,在5 cm范围内使用酒精棉签展开消毒,为孕妇注射1/2、1/4、1/4劑量的胰岛素,并把血糖值上报医生,以便医生按照血糖值合理地调整患者的胰岛素剂量。在出院后,需要对患者展开科学的指导,让其保持适度的锻炼并确保营养的均衡,并展开定期的随访[3]。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  分析新生儿肺炎、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等的出现几率。

1.3.2  对比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的情况  分析两组孕妇的早产、难产、感染、产后出血、妊高症等发生几率。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都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妊娠结局

观察组产妇中,有早产1例、难产1例,妊高症1例,产后出血1例,感染1例,一共出现5例,发生率达11.11%;而对照组产妇中有早产3例,难产2例,妊高症2例,产后出血4例,感染4例,一共出现15例,发生率达33.33%。由此可见,观察组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对比

2.2  新生儿结局

观察组中有窒息2例、低血糖1例、肺炎1例,总共4例,发生率达8.89%;对照组中有窒息7例、低血糖5例、肺炎4例,总共16例,发生率达35.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2,P=0.033<0.0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较为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对于母婴有着较大的危害,风险很大,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控制,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症、胎儿早产、难产、胎儿畸形等妊娠结局,对胎儿与孕妇的生命健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并加重患者妊娠期感染、高血压等问题。同时,很多患者会出现羊水过多、巨大儿的情况,同时也会增加剖宫产、肩难产、产道损伤几率。除此之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胎儿经常会由于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推迟胎肺成熟,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的几率也大大提升。对大部分产妇来说,妊娠期糖尿病一般都会在产后好转,但患者之后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却大大提升,由此可见,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临床治疗中一定要予以重视[4-5]。

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出现在患者的中晚期妊娠中,因此该过程中孕妇身体中的胎盘生乳素、皮质素、雌激素等会大大提升,从而使得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出现对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对患者身体中胰岛素的平衡造成影响,使得患者在孕期出现微血管病变与高血糖的问题,形成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流产、早产、难产等,对母婴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该文挑选了该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了试验对象,并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健康检查,不予以干预,而对观察组展开饮食干预、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等干预治疗,来控制患者的血糖高低。饮食干预和运动治疗是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的关键方式,胎儿的血糖与母体的血糖控制要求是相同的,能够按照患者的体重、身高使用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同时,医务人员要密切分析患者的血糖值情况,并告知患者一定要定时检查血糖水平,防止出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死亡等不良结局。该文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早产、难产、妊高症、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要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展开科学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高血糖对胎儿胰岛细胞的作用,并减少妊娠期产后不良结局的发生几率。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肺炎、窒息、低血糖等症状也要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表明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展开及时的干预,可以较好地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出现,并增强新生儿的存活率。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治疗和妊娠结局有紧密的关联,通过干预治疗,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多个症状,同时还能够增强母婴的安全性,減少母婴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因此值得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任旭华.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69-70.

[2]  阳艳,党志霞.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1):19-20.

[3]  王晓燕,买里古尼·米来.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32-33.

[4]  张巧璇.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4):481-482.

[5]  张晓.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病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D].唐山:华北理工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19-08-20)

猜你喜欢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不同治疗方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探讨影响高龄初产高危妊娠与结局的相关因素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