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方朦
摘 要:普世价值是能够超越界限,并且能够普遍适用于人的价值。对其解读,可将其划分为“普世”和“价值”,再结合起来进行剖析。普世价值是否存在这一问题,可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出发进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形成的最初目的就在于此,同时并不适用于全体人类。
关键词:普世价值;利益;统治阶级;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4-0187-02
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学术界争论激烈。普世价值存在与否,关系到人们看世界的态度并且影响着人们的决策行为。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普世价值;二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普世价值,但有相对的普世价值;三是人类社会有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放之四海皆准,还是有其范围规定。众多研究将普世价值与西方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以及当代中国实际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本文将分析普世价值的具体概念,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力求探讨上述问题并做出合理解答。
一、普世价值的概念
普世价值是指那些超越差异、普遍有效的价值。对于普世价值概念上的争议,大体上可以围绕“普世”和“价值”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普世”中的“世”代表的范围是多大?主体、时间、空间,是指当今整个世界,还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世界,或是人类社会中大部分适用的范围。所谓的“普遍有效”,其范围在哪个界限,有没有界限,普遍指的究竟是能遍及何处。普世必然是超越了民族、宗教、制度、分工、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差异,并且是有效的。在主体上适用于所有人,在时间上具有永恒性,在范圍上具有普世性,在效力上有约束。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由客观的某种属性和主体的需要两者组合而成,是主体需要与客观属性之间的效用关系。从这个方面看,价值具有主体性和客观性。一种价值要成为普世价值就必须先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才能更好的具有普世的性质。
普世价值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也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普世价值并不是指从人类提出的各种所谓的共同的价值观中抽象出来的价值,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势必忽视了人的个性,忽视了个人利益的特殊性,总是牺牲了少部分人的利益,总是用大部分人获取利益掩盖少部分人利益受损的事实,少部分人的利益被共同化了。普世价值不是单单适用于受利的多数人的,也应该是适用于被剩下的少数人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不具有普世性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奴隶社会为奴隶主服务,在封建社会为封建主服务。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首先在政治上统一被统治阶级,而这也正是在经济的基础上得以保证的。为了巩固这种统治,统治阶级必然将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思想加诸于被统治阶级,以避免产生对抗情绪,扰乱统治。统治阶级的利益被说成整个社会所应遵循的、不可挑战的、适于百姓的共同利益。以这种方式将自己的个体利益吹嘘成共同利益,将自己的利益所需变成全社会所应共同的价值取向,具有遮蔽的性质。当被统治阶级发现自己利益受损,统治阶级所鼓吹的价值观有误,并站起来推翻它的时候,他们也是将自己的利益说成全部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将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唯一的有利于广大人民的无法取代的利益。“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广大人民最初在这种看似是共同的利益的带领下,与新的统治阶级和谐相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新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成为了特殊利益,广大人民意识到这种特殊利益并不是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新的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之间利益的冲突对立日益扩大化乃至形成斗争。而这正是和当初新的统治阶级推翻旧的统治阶级一样的历史重现,而现在的“斗争更加坚决、更加彻底”。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统治阶级所倡导的、被其高捧为人人皆需如此的大价值观。“仁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等,这些思想传承两千多年而不息,在中国的文化中得到了肯定。但是,肯定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就是普世价值。
首先,一开始,这些思想就是作为维护统治而提出的,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需要,照顾着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被描绘成普遍意义的思想。统治阶级巧妙地“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分割开来,并由此做出结论说,历史上始终是思想占统治地位”。统治阶级先把自己提倡的“忠孝”“仁爱”和自己分开,自己要遵守这样的思想,百姓也要遵守这样的思想。这样就把“忠孝”“仁爱”抬升到物质统治的上一层面了,就很好地掩饰了这种思想其实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他人,维护自己利益的事实。被统治阶级把这种思想奉为守则,做事皆以此为准,不敢逾越。当这种思想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社会本应存在的秩序的时候,被统治者就以此为价值导向,但这却抹杀了他们的应然自我,他们自由自觉的属性。这种价值导向还诱导被统治阶级把它视作应然自我,使被统治者忘记了真正的自我、真正的人性。最后,统治阶级还把这些思想附上圣人之言、天人思想的光辉外套,但这毕竟只是外套,并不是这些思想真正本质上拥有的。所以,当这些思想出现在百姓面前时能够完全蒙蔽百姓,看上去确实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确实是每个人所应当追求的共同价值,但实际上还是无法逃脱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的事实。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类的。就中华民族而言,儒家学说是积极入世的,其强调的“仁爱”等也是积极入世的,对于入世的人来说,百姓之间仁爱是和谐,但君主仁爱是不可能的。君主作为统治阶级的最高者,必然是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剥削压迫的,用各种仁政来对其剥削的本质进行掩藏都是一种虚假的仁爱。这样一来,统治阶级极力鼓吹的“仁爱”等学说,若是说其具有普世性因素就马上露馅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道家思想、佛家思想,有人说道家和佛家都是出世的。那么,仁爱等入世的价值在他们心里自然不具有普世性。同样,道家、佛家出世的思想在入世的人那里看来也不具有普世性的价值,“道不同,不相谋。”就西方人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并不一定适用。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放到西方就不一定能得到认同感,也不一定合适。西班牙人的冒险精神和中国人平稳生活,土耳其的武士精神和中国的“和为贵”,还有许多都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那么价值追求自然也不一样,自然也就无法找到普世价值。但是找不到真的就能代表中西方之间没有共同的价值吗?中西方之间普遍性是存在的,特殊性也是存在的。不同的民族之间是否存在超越民族、宗教等等差异的普遍有效的价值?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局限,它创造的文化也是有局限的。我们可以说某个民族有它自身相对于特定环境的优质的文化,但是这毕竟是局限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它所创造的文化不可能回答整个人类世界的问题。而这种局限只有随着民族的消失而消失。中国创造的传统文化就其特定的环境来说,确实是非常优秀的文化,其本身也具有适用于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但是这种价值观可能仅仅适用于这个民族,无法成为其他民族的价值观。
同时,还应注意关于词汇的解释问题。一个问题,不同民族之间可能确实存在某个相同词汇的价值观,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对这个词汇的深层内涵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彼此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并不具有普世性。同样,如果一个世界都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导向,这个世界肯定会失去活力的。这种文化也无法在竞争中凸显魅力,陷入泥潭。
关于普世价值的存在问题,答案在历史中探寻,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探寻。“点滴所得,皆在亲征。”虽然凡事只有自己实践过领会理解才会更真实,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祖祖辈辈留下的丰富经验之上做总结未尝不是一种方法。普世价值是一个人短短的一生所不能完全领悟的,也不是只在几千年的历史基础上就可以解决的,它是个历史问题,不仅仅关乎过去、现在,还关乎未来。人们无法预测未来的事,所以对如今一些人所提出的普世价值并不持赞成态度,能不能经受得住未来的考验还是个未知的问题,无法判断,也无法臆测它假使存在。
参考文献:
[1] 张利华.国内学术界关于普世价值观的论战[J].理论前沿,2009,(2).
[2] 余在海.普世价值的争论及其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3] 赵学琳.马克思主义视阈中普世价值争论的基本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
[4] 张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下的“普世价值”批判[J].理论月刊,2015,(9).
[5] 杜维明.“轴心文明”的对话 儒家人文精神的普世价值[J].人民论坛,2014,(8).
[6] 汲立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普世性刍议——一种公共外交的视野[J].前沿,2012,(3).
[7] 蒋耘中.如何看待所谓“普世价值”[J].前线,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