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凯
摘 要:自2017年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海南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开展乡村扶贫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也随之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6月,海南己建设乡村旅游点516个,分布于海南各县市,旅游点较多,分布较广泛。通过调研发现,海南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自然条件较佳,地理位置优越,这些因素都是海南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势条件,但海南乡村旅游开发也存在如下问题,即海南乡村的基础建设较差,知名度不高,产品同质化和社区参与度不足。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对海南乡村旅游开发提出合理优化路径与措施,以期助推海南乡村旅游精品化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4-0163-05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飞速发展,己成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先导和龙头行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今国家也很重视三农问题,而乡村旅游发展被认为对三农问题是有利的。自2017年底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政府陆续颁布和出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11年)》等政策,以此来指导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在此背景下,作为乡村旅乡村发展和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的乡村旅游不断受到瞩目,我国乡村旅游成为旅游发展焦点。海南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也不断地发展壮大。2016年“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地实施,给海南带来了很多的变化,特别是旅游业变化最大。“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实行让海南走入世界的视野之中,但也意味着海南需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党和政府以及人民都非常重视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海南以“推动科学的发展、绿色崛起,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体思路,近年来海南乡村建设较为突出。特别是2016年全域旅游建设以来,海南省政府出台了《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在计划中较好地规划了海南乡村的发展。2016年,琼海市还召开了海南全域旅游暨“美丽海南百千工程”等众多会议。2018年,自国家出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来,海南十分重视重视乡村建设,在这一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海南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海南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路径提出可行性措施。
一、海南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一)海南乡村旅游资源现状
自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以来,截至2018年,海南省现有乡村旅游点共516家,分布在除三沙外的18个市县,其中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单位134家,已经评定为椰级的乡村旅游点106家。在数量方面,海南的乡村旅游点较多,有重点发展的旅游点和示范点,目前示范点大多分布在政策支持,资源丰富和区位条件好的地方;在类型方面,目前海南乡村旅游点主要以景观类乡村遗产和建筑景观为主,商品类景观点较少,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结果可以看出:
1.从数量上来看,海南乡村旅游示范村数量较多,并且突出、重点的示范点所占比例也不低。海南乡村旅游示范村共计134个,占海南乡村旅游点的25.96%,所以示范引导效果较佳。其中,重点乡村旅游示范村45个,占海南乡村旅游点的8.72%,说明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是一概而论、齐头并进的,而是有层次、有重点、有规划的。发展得较好较快的四椰级和五椰级乡村旅游的示范点有43家。由此可看出,海南乡村旅游已经有一批发展较为成熟的,并且有被认可的,具有参考意义的旅游点。
2.从地区分布上看,澄迈、琼海、儋州、临高和海口在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数量方面,澄迈、海口、琼中、保亭、琼海和三亚在高椰级乡村旅游点数量方面排名前列。澄迈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有17个是全省最多的,但是重点单位示范点相对而言并不多,五椰级和四椰级的旅游点共6个;其次较多的是琼海14个示范点,椰级乡村旅游点有6个。此外,儋州12个和临高10个,不过这两个地区椰级旅游点较少,说明较有发展潜力,但是发展程度还不高。另外,有五椰级旅游点的为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景区)、海口(海南世外桃源休闲养生区)、文昌(文昌葫芦村)、琼中(琼中云湖乡村旅游区、琼中什寒黎苗山寨)和保亭(保亭缘真神玉文化园),这反映出海南乡村旅游整体景点发展较好,整体布局广泛,东部和北部市县发展突出,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点大多集中在交通发达,经济发展较佳,政策支持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
3.从乡村旅游类型来看,从上页图可知,海南现在已经开发的乡村旅游点以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为主,乡村遗产和建筑景观的旅游点是最多的占53%,其次是乡村人文活动和民俗文化类占14%,乡村田园类和乡村自然生态类景观各占13%,乡村旅游商品类最少占7%。海南现在的乡村旅游点仍然以乡村的遗址和一些建筑景观为主打,文化类、生态类还较少,其中商品类是最少的。
综上所述,造成海南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地区和多少的原因主要因素有当地政府的政策、景观特色、当地景区集聚性,以及交通是否便利等。
(二)海南乡村旅游产品開发现状
海南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数量较多,在2016年1月省政府就在报告中提出了要实施“美丽海南百千工程”,报告中指出要重点打造100个特色的产业小镇,并建设1 000个宜业宜居宜游美丽乡村。自此,海南便涌现出一大批美丽乡村小镇,其功能与景观也都各有千秋,如葡萄庄园体验活动、旅游工艺品村、火山海岸细沙村、田园生活体验村、互联网基层党建示范村、以军旅体验为特色等各方面。但是由于要在短期内快速发展100个特色小镇,就会有产品同质化出现,一部分村庄并没有足够好的资源和设计。
海南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海口、三亚、保亭、陵水、琼海等各个市县都在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例如;保亭缘真神玉文化园、琼中云湖乡村旅游区、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三亚后海村、三亚市槟榔河、椰田古寨、陵水家新港村等乡村旅游产品。
从表2可知,首先,在海南有各式的乡村小镇,也有很多较好的旅游产品。而其中发展较快,也得到国家和社会认可的五椰级乡村旅游点,是发展得较好较成熟的。例如,保亭缘真神玉文化园主要以玉石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题,融合健康养生度假基地、文化生态旅游区和主题精品酒店三个主要项目来建设的文化生态型养生旅游度假区;琼中云湖乡村旅游区可以赏荷花、垂钓、划船、骑行,在射箭区感受射箭和射击等活动。旅游区还开设黎苗歌舞、竹竿舞等节目演出,度假区还提供餐饮服务,可以品尝到海南原生态的美食和特色美食。其次,一些并没有入选到海南五椰级乡村旅游点的村落也有很多发展得较好。例如三亚后海渔村近5A级旅游景区蜈支洲旅游区,其海水可见度高,沙滩平缓适宜潜水等海上项目的开展,当地村民也因地制宜,在政府引导下,开发了一批文艺、温馨、有格调的名宿、家庭旅馆、清吧、冷饮店、烧烤店等。总之,通过对海南乡村旅游点进行梳理得出:目前海南现有的乡村旅游点开发的产品类型较为丰富多样,开发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但随着乡村旅游点数量的不断增加,产品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
二、海南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海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海南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特别是交通、水、信息通信、公共厕所、环保排污设施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差。海南经济基础相对而言是比较差的,海南的发展相对而言也比较晚。虽然海南也在建设一些基础设施,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设完成的,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政策法规、建设规划、技术能力都是有关系的。海南的乡村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落后,很多项目重复改造,有的项目后期管理维护跟不上,就会造成很多的资源浪费。例如,三亚后海渔村,位于亚龙湾和海棠湾之间距离蜈支洲岛2.7公里,风景优美,但是可进入性较差,没有旅游大巴,只能乘坐出租车前往,整个村中只有一个自动取款机,没有免费的公共厕所,环保排污设施较少。
(二)乡村旅游产品知名度低
第一,海南乡村旅游点虽然多,但是被人熟知,知名度较高的不多。海南乡村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近年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乡村旅游的建设,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海南乡村旅游开发较晚,宣传力度还不够,景区建设也不完善,造成知名度偏低。能被大家所熟知的乡村旅游地较少。很多旅游地的宣传力度较小,例如海南椰级乡村旅游点有106家,但了解的人很少,甚至大多数人对海南椰级乡村旅游点没有了解。第二,宣传力度较小。当在百度搜狗页面输入“乡村旅游”并没有较显眼的具體乡村旅游的购买页面,只有文章新闻介绍。在携程、途牛、艺龙等旅游平台输入“乡村旅游”,也没有相应的旅游产品。只有一部分“瓜果亲子游”,哪怕是在蚂蜂窝这样自由行类的攻略网上信息也较少,说明乡村旅游仍然不是海南旅游的重要主推项目。
(三)乡村旅游同质化问题突出,产品雷同,形式单一
第一,海南乡村旅游同质化较为严重。海南短期内要建立一大批美丽小镇,就不可避免的会有重复,例如以黎苗文化为主打的景区就有一大批,像琼中什寒黎苗山寨、椰田古寨、海南布隆赛文化旅游区、三亚中寥村等众多旅游点。同质化的严重可能会使得旅游点之间出现恶性竞争。第二,海南乡村旅游在发展内容上很多仍停留在观光旅游上,没有特别的吸引物,留不住游客,自然也就带不来消费拉动经济。例如像很多村寨简单地拉起栅栏就直接收费,不仅毁坏了游客对于美好民风的向往,使得部分游客甚至自带水和食品旅游,长此以往游客就会越来越少。单一旅游项目和服务质量的低下,将是阻碍海南乡村游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积极性不高,社区参与度有待提升
目前,通过调研发现,海南乡村旅游开发主要采取政府为主导,企业扶植,村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总结下来有“政府+企业+村民”模式、“政府+村民”模式、“政府+协会+企业”等模式。这些模式主要运作机制是: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整体规划建设,而当地居民根据个人意愿加入其中。比如,三亚中廖村就是采取“政府+企业+村民”这种模式,主要依靠政府和深圳华侨城集团进行规划建设,当地居民配合开发,获得一些工作岗位,村民自己投资建设项目较少,参与度不高。海南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和浙江莫干山等乡村旅游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社区参与度有待提升。
三、海南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措施
(一)发展路径
海南乡村旅游以后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多样化的,因地制宜的。海南乡村旅游点较多,而每个市县、每个旅游点区位条件不同,资源条件不同,历史底蕴不同等很多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不同的。而从组织上可以用区域联动的发展模式,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延长产业链;从产品上可以重点开发,带状发展模式,通过重点项目群的先发展来带动周围旅游点;从项目上可以用合作发展模式,通过政府、企业和乡村的合作,提供社区参与度,达到三方共赢。
第一,组织上使用区域联动发展模式。海南乡村旅游以后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区域联动的发展模式。随着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海南市县之间,景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交流应该是更加的紧密的。通过各方之间互相的牵引、合作和联盟,延长产业链条。第二,产品上采取重点开发,带状发展模式。在产品上,提升、完善已有乡村旅游的示范项目,并通过加快建设重点的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得到发展后从而带动全省乡村旅游项目群的发展。在海南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先打造一部分重点品牌,再来带动其他旅游点。第三,项目上采用合作发展模式。政府、企业、乡村居民等是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的主体,三者的合作至关重要。三者联合一起以利益共同体的方式来合作对于乡村旅游的项目发展会更加的有利。政府牵头给以优惠政策、企业入股参与管理、乡村配合入股等发展模式来获得共赢。乡村旅游的建设光是靠政府引导是不够的,企业的加入会诞生更多新鲜的想法和新鲜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让更多的企业投身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事业当中,从而使得项目多元化,通过企业也可以引入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鼓励乡村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自主投资建设旅游项目,提升旅游开发参与度。
(二)具体措施
1.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并完善基础设施。首先,政府应提供较为全面的政策,支持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引导各地区制定相关法规,提供招商引资的政策保护,给相应企业政策优惠以激励企业,让更多企业愿意投身到乡村旅游的建设当中。对待乡村而言,应多组织人才的交流学习,制定较好的发展规划。其次,在完善基础设施上,要注重、改善景区(点)通达性,如水、电、交通、通讯、排污、环保等的建设。在建设的时候也要注意原有设施的维护和利用,而不是重复建设,从而造成浪费。并且一定要做好规划,以及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设计,避免浪费和不务实的建设。
2.企业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塑造品牌,提供人才和管理。首先,在海南乡村旅游的的发展中,企业应该帮助引导乡村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并且提供人才和管理。企业要尽量搜集村里的资源,包括餐饮、手工艺、文化、住宿等,可以做“分工式”资源对接。企业也要抱着共同开发美丽乡村的理想,真正沉下心来,与村委会、村民交朋友,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以精品化、个性化的为目标来建设乡村。其次,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响应国家“一村一策”的发展号召,企业要充分发挥经营管理优势,为乡村旅游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思路。通过企业来带动,带来更多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在引入大量外来优秀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当地人才,挖掘当地熟知本地区发展和文化的当地村民。
3.鼓励乡村居民积极参与,注重宣传营销。首先,村民应积极提升自身的服务技能、尽量多地参与旅游经营,从而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出村落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在建设中突出农民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乡村应该做好引导,使其从心而发地觉得开发乡村旅游是有好处有利益可得的,从而主动地进行开发乡村。同时,乡村也要充分挖掘农村现有的景观、人文故事和特色产业等资源,统筹安排,推进乡村旅游常态化发展。其次,乡村应该多加强推广宣传。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营销、目的地广告策略等进行宣传。学会使用多种策略像现在兴起的直播、旅游综艺节目带动和第三方旅游推介平台等。在旅游目的地的宣传中,以网络营销为主,其他渠道为辅。所以,建设本地区乡村旅游网络的营销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语
通过对海南乡村旅游进行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对比了大量论文期刊和新闻,可以看出海南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是借助于海南自有的自然资源和政治优势,区位条件,海南的乡村旅游发展速度较快,并且未来发展势头较好。通过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政府企业各方的支持,发展较为迅速。但是由于发展速度较快,在短时期内出现的大量旅游点必然会产生一些产品同质化、品牌度不够、基础设施跟不上、专业人才欠缺、社区居民参与不高等问题。因此,海南要统筹协调好,政府、企业和乡村各方共同建设海南的乡村旅游,推动海南乡村旅游精品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与借鉴[J].旅游学刊,2002,(4):45-50.
[2] 李孝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6-78.
[3]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4):572-576.
[4] 王云才,许春霞,郭焕成.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J].干旱区地理,2005,(6):862-868.
[5] 曾天雄,馬昌群.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2-34.
[6] 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7] 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8] 唐俊平.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53-57.
[9] 佳雨.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7.
[10] 王静,方旭红.基于村民自治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J].今日科苑,2008,(1):124.
[11] 张杰.咸宁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12] 郑艳玲.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模式[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13] 刘雯倩.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城郊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14] 仇度营.城镇化趋势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所遇困境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