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思略特
报告主要聚焦中国、美国及欧盟,是基于对车企和供应商高管、领先学者及行业分析师的访谈作出的量化市场预测,报告从新价值机会、市场动态及技术和价值链及产能转变三个维度做了详尽的阐述。
克服成本上扬
欧洲的汽车保有量预计在 2025 年达到峰值 2.73 亿辆,之后将减少。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继续增加,美国也会以较慢的速度增加。
與此同时,汽车组件成本将上扬。到 2030 年,电动动力总成及自动驾驶功能会使物料清单(BoM)成本增加20%至40%。
车企需要有另类拥车模式及新收入机会来确保消费者能负担得起、行业有经济回报。到2030年,欧洲、美国及中国的出行开支将达到1.2万亿美元,每年增长逾20%
随着车企及供应商寻求新的业务模式,价值池将出现重大转变。我们估计,到2030年,传统的汽车销售、零件及售后的利润份额将从占整个汽车市场的70%缩减至55%,而非传统参与者的利润份额可能从5%增长至25%。
因此,供应商及车企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以在今后十年压低技术成本。例如,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成本降低65%至75%。
法规及创新可能将车辆物料清单成本拉高20%-40%。法规要求推动安装增强的互联、自动化及电动化装置。
从法规的角度来看,环保规范导致动力总成变化,对价格的影响最大。使车辆能够从互联或自动驾驶功能中获得更多收入,进一步加重对车辆BoM的极限压力,将通过车辆价格或服务供款来收回成本。
寻求盈利新模式
汽车行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利润率已从传统利润池转移。出行服务增加 (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 车辆利用率和车辆磨损,导致车辆相关销售增加,但车辆销售份额下降。出行服务车队所有者成为购买主力军,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导致售后市场、融资和保险领域的利润率降低。自动驾驶功能增加车辆的技术复杂度,从而增加了新技术供应商所提供的价值份额。
不过,车辆碰撞减少,保险和售后需求随之减少。电动动力总成复杂度低于同类的内燃机车辆,降低车辆维修需求,导致传统供应商收入流减少。拥车模式中私人拥车的占比将继续下降,预计另类拥车模式将进一步增长。
消费者对出行服务的需求正在增长,74%的消费者选择最便捷的出行模式,包括多种交通方式的结合。28%的欧洲拥车者会通过个人对个人平台共享汽车来赚取收入。47%的欧洲消费者会考虑放弃自有汽车,转而使用广泛普及且价格合理的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多于50%的消费者愿意每月花费250美元订购城内无限次乘车出行服务。
另类拥车出行模式市场发展。全球向另类/共享拥车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市场上可实现的价格点/每公里成本。在初期价格战以赢得市场份额之后,尽管成本集约化,出行提供商也不得不实现赢利才能生存。共享出行经营成本能否长期降低取决于各个经营者的能力。少数几个全球参与者与大量长尾地方参与者分据市场,预期将出现专门化供应。
谁能推动数字化变革
到2030年,美国/欧盟/中国的互联服务价值将达到810亿美元。以车辆为中心的互联服务(例如:预测导航)收入受更高的互联汽车渗透率和相关需求的驱动。
然而,当消费者习惯后(商品化),按服务付费的愿意快速下降。提供“第五屏”内容(即车内显示的内容)可以带来高成交总额(GMV),但是由于佣金低,利润潜力有限。车内广告具有一些潜力,但可能与车企品牌价值冲突。车企将互联功能利润最大化的能力通常取决于其定价策略和数据使用效率。汽车制造商利用互联服务直接营利的潜力有限,但他们可以为整体消费者体验做出巨大贡献。
到2030年,欧盟、美国及中国5G互联汽车销量将达到1600万辆。不过,我们认为互联服务主要是改善用户体验,车企及供应商从互联功能中谋利的可能性不大。
我们仍预料,到2021年具备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旅客捷运系统将在限定区域内运营,最高车速不得超过50公里/小时;不过我们预计高度自动化的4/5级车辆将推迟到2029年上路行驶。我们的调研显示,47%的欧洲消费者会考虑放弃自有汽车,转而使用广泛普及且价格合理的自动驾驶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到2030年,中国新注册登记的车辆将有46%为电动车。在欧洲,这一数字将为40%,美国则为35%。内燃机汽车在行车里程上仍有优势,仅有高档燃料电池电动车可与之竞争。
认清供应商新角色
这些变革对车企及其供应商产生重大影响。车企需要制定策略,以通过合作来降低研发成本,专注发展新创意,外包非核心的后台、研发和技术解决方案。我们也认为供应商担负起五种新兴角色:智能基础设施赋能者;自动驾驶班车制造商;平台提供商;出行智能提供商;车辆功能及需求提供商。
最后,需要建立灵活的混合型组织,由于缺乏具备适当技能的人才资源,汽车行业必须提升现有劳动力的技能,使其能够胜任数字化和数字管理方面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