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成延 郝金义
(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十堰分局,湖北 十堰 442000)
近几年来,长江委水文局深化改革,走“巡测优先、驻巡结合、测报自动、应急补充”测报模式,向着“社会水文、绿色水文、智慧水文、和谐水文”的目标稳步推进。长江委水文局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十堰分局(以下简称十堰分局),自2015年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十堰分局巡测方案》得到了汉江局的批准,于2016年01月01日全面开始实施巡测。
十堰分局于2013年11月成立,地处湖北省十堰市武当路12号。管辖汉江安康至郧县近300km干流及区间堵河、甲河、旬河三条支流,下设5个国家基本水文站、三个省界水文站(新建站资料搜集比测阶段)、一个水沙动态监测站(本年度未运行)、8个库区水位雨量站、4个单值化水位站,12个水位站,主要承担汉江中上游防汛测报及水文水资源勘测任务,及时准确为国家防总、长江防总、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科学调度运行提供水文信息。
所辖河流均为山溪性河流,洪水涨落变化频繁,同时均不同程度的受到水利工程影响。目前油房沟采用走航式ADCP测流,长沙坝、黄龙滩站实现了水平式ADCP流量在线监测,向家坪站采用微机辅助测流系统测流取沙,白河站采用测船测流取沙,水位、雨量全部实现固态存储、远传、自动报汛。
分局现有在岗职工29人,另有委托设备看管员1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4人、技师11人、其他技术职称的10人。设施设备(详见表1.1),人力资源、技术力量和设施设备配置,满足巡测要求。
测区处于副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量丰沛,年均降水量在600至1000mm之间,时空分布不均匀,降雨多集中6-9月,尤以7、8、9月份居多。
暴雨洪水是其主要洪水形成原因,洪水发生时间与暴雨出现时间相应。洪水有明显的季节性,有夏汛与秋汛之别,夏汛期为每年的6月21日至8月20日,秋汛期为每年的8月21日至11月15日。汛期降水具有历时长,雨强大、分布面积广等特点;洪水具有持续时间短、暴涨暴落、峰高量大等特点。
1.水位雨量测报自动化
水位采用YAC9900浮子式或压力式自动监测、雨量采用JDZ05-1翻斗方式雨量计进行监测采集、属于中央报讯站的测站数据采用YAC9900传输到汉江局水情分中心自动报讯,分局所有测站水雨情数据,同步传输到分局水情室,便于人工监视各站水雨情。
2.流量测验手段先进
分局4个国家基本水文站、三个省界水文站分局全部建有缆道,拥有先进的微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其中长沙坝和黄龙建有H-ADCP在线监测系统, 有含沙量测验项目的均配备有AYX2-1型积时式采样器,并采用长江委水文上游局缆道控制系统(ELD-3B)。
白河站收县城防洪堤和316国道建设影响为船测站,主要采用600kHz走航式ADCP测流,测船编号“水文057”,配备有天宝R7GPS(1+2)一套,罗经一部,单频HY1601测深仪1台;分局配有M9和睿智三体船走航式ADCP按任务书要求进行比测,配备有600kHz、1200kHzADCP各一部,罗经一部,中海达V30GPS(1+2)一套,单频HY1601测深仪1台。
3.其他常规水文测报设备配置
动力测船2艘、微机辅助测流系统5套、发电机5台套、电子天平3台、流速仪18部,全站仪3台、自动调平水准仪5部、经纬仪5部等常规水文测报配套设备,所有设备均按照长江委水文局《水文测验设备设施检查制度》进行检查鉴定,随时保证处于准用状态。备足配件齐全、数量充足,能确保各项测验工作正常运行。
十堰分局位于十堰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附近,乘车方便。十天高速直达黄龙滩、白河、长沙坝、向家坪站,十漫高速直达油房沟站,十堰市郧阳区柳五公路可直达库区各水位站;另外也可乘火车到达白河、向家坪站。测区交通条件能够满足水文巡测管理及测报任务的完成。
长沙坝(二)站和黄龙滩站受下游电站回水顶拖影响,均采用H-ADCP在线实时监测系统施测,用指标流速~平均流速关系推流,关系稳定,推流成果可靠;白河和油坊沟站采用走航式ADCP测流。
水位雨量自动采集传输、自动报讯,运用水文缆道、走航式ADCP、水平式ADCP对固定测验断面进行流量过程控制得以实现,基于以上多项有利条件便于水文巡测工作的开展。
巡测优先、驻巡结合、应急补充的原则;分步实施的原则。
根据流量、泥沙项目已有水文特性及整编方法,确定单项测验类别,同时结合各站交通状况、生活环境情况等将十堰分局所属测站分为三个类别:黄龙滩、长沙坝、和省界水文站及所有水位站分为巡测一类站、全年实行巡测;白河、为巡测二类站、洪水期驻测,汛期的平水期及枯期实行巡测;向家坪站为巡测三类站、实行汛期驻测、枯期巡测。
根据水文站分布情况,将辖区各站划分为三条巡测路线。第一条:巡测基地→黄龙→长沙坝;第二条:巡测基地→白河→向家坪;第三条:巡测基地→油坊沟→库区水位站。
根据十堰分局实际情况,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合理调配现有人力资源。设立测验科(下设三个巡测组,对应三条巡测路线)、整编科、设备信息科、综合科。测验科负责各测站各项水文资料的外业收集工作,完成月初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取样工作;整编科负责对所有水文资料进行校核、分析、整理,定期组织集中审查,完成年度水文资料在分局定线、整编、归档等工作;设备信息科负责测验设备的维护维修保障工作,负责水情信息的预报预警发布并指导各巡测组开展水文巡测工作的时机;综合科负责人员、物资、船舶车辆的调配,安全生产管理、财务支持与保障工作。
1.外业测量
在年初或汛前准备开展的工作中,对水文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整顿,达到“齐全、准确、牢固、清晰、安全”的要求,各项测量仪器、工具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确保工作正常。
每月不定时对水文设施设备进行检修检查,对水位、雨量自记与人工观测校核对比分析和订正;在汛期来临时,当流域内1小时单站降雨量达30mm或3小时单站降雨量达50mm以上、上游电站有可能开闸泄洪时,设备信息科值班人员应及时通知各巡测组注意,及时前往所负责的巡测断面开展洪水测报工作,确保施测到各巡测站年最大洪水过程,控制水流沙变化过程,满足水位流量关系定线要求。
2.内业整理
汛前编制各测站考证、水准水尺高程考证并存档。每月对各巡测组提交的水文资料进行校核、分析、整理,完成年度水文资料在分局整编归档等工作;及时就资料审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巡测组进行沟通,指导巡测组开展外业测验工作,上报各站每月水文资料月报。
负责做好各站仪器及设施设备的登记、保养与维修,防汛物资调配和备品、配件的配备保障全年能正常运行;为测站提供相关技术支持,通过每日监视水情信息,当发现水、雨情时应立即通知相关巡测组。
汛期采取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期间应严格执行分局防汛值班工作制度。发现测站数据异常或未接收到,平水期1小时内、涨水期20分钟内应通知设备维修人员处理。
基于山溪性河流特性,洪水陡涨陡落,洪水涨(落)水时间只有几小时。从暴雨通知准备,巡测人员集中从巡测基地出发赶到巡测断面也需要相应的时间,巡测后流量、泥沙起涨点或涨水面容易缺测点。因此能否预测站点的涨水与否是提高巡测时效性的关键,密切关注区域天气状况,加强水情预测分析,及时安排人员做好流量、泥沙起涨点布测工作。通过开展水文定期巡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起涨面定线的任意性。
水文巡测的开展实现了水文人由变哨兵变为侦察兵、由监测单一断面变多个断面方向发展,这对水文巡测各技术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上要求技术力量的合理调配;巡测组人员要熟悉和掌握各断面的水文特性,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据测站水文特性和现场水流沙变化情况,选择适宜的测验设施、仪器设备及测验方案,加强测验实施过程控制,做好现场“四随”分析和验证分析等工作;内业人员要加对资料的检查、审核力度,不能停留在数据的校对、测点的上图等表面问题上,而是要重点关注测验设施、仪器的采用是否合适、测前检查是否全面、测验方案是否合适、表格填制及文字表述是否规范等方面;设备维护人员要在测报仪器出现故障时,及时修复。确保正常测报进行。
水文巡测后,人员都集中到分局上班,测站无人驻守,难免被边缘化,管理干部和职工在分局不在测站,必然带来管理上的空心化。如何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完善巡测管理机制,从内设机构入手,明确巡测科对测站的管理职能,并配置相对固定的人员,对对应的测站进行管理,要强化“人在分局,心在测站”,要变“边缘”为“中心”,变“空心”为“实心”。
通过水文巡测开展对全分局技术力量的整合,组建测验与整编、设备与信息等专业工作组,将偏居各站的骨干人员由分局统一调配使用,提高了专业人才的使用效率,也为专业人才增长见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搭建起更高的平台。
通过水文巡测开展与实践对全分局物资资源的整合,以相对更低的备用设备器材(零部件、易损件等)配置,保障所辖各测站相关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物资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损耗,在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效率。
通过水文巡测开展加速测站采用水文缆道测流、ADCP在线测流的实用化推广普及、加速水位雨量自记遥测的全面实现,推进了水文站流量泥沙间测等测验新技术的应用,ADCP、GPS、全站仪、测深仪等设备使用和数据采集处理达到了“少数人精通,多数人会操作,人人都了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