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生态实践经验探析

2019-01-13 12:01易兴翠
魅力中国 2019年32期
关键词:梯田生态文化

易兴翠

(中共彭水县委党校,重庆 彭水 409600)

生态文化是不同民族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它强调由具体生态环境形成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即使人类还处于文明之前的采集、渔猎时代,就已经存在着不同人类种族的生态文化。华夏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凝缩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生态智慧和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著名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说:“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作为科学的生态学,但他们常常具有词源学意义上的生态学:栖息地的逻辑。”栖息地的逻辑,是一种朴素的直观经验的人类生态学,它能够在人类物质的感性生存活动中体验到所有生命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自觉地遵守人们长期形成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习惯,合理地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

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实践经验

古代环境保护的实践是古人探索自然规律并用之于指导行动的结果。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是在近万年的农业文明的生态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的。早在三皇五帝的上古时期,由于生存条件原始,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程度很大。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具有了保护环境、规范人们生产、生活行为的传统。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教导人民:“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财物”。舜在位时就设立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机构,“虞”, 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曾让“伯益”任此职。荀子指出:虞师的责任就是“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以时禁发,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也就是掌管山林、川泽、草木、鸟兽。《逸周书·大聚解》载有夏代的禁令: “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对保护环境,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韩非子·内储说》记载,在殷商时期有这样一条法令,“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在攻打崇国时曾出台“伐崇令”:军队进入崇国境内,“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周代还设置了“山虞”(掌管山林)、“泽虞”(掌管湖沼)、“林衡”(掌管森林)、“川衡”(掌管川泽)等机构,较好地保护了当时的动植物资源。

齐国的惩治条款比“伐崇令”更为严厉。齐国的管仲在任时,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环保要求,提出过环保“四禁”概念。《管子·地数》中说:“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颇有“顺时立政”的意味。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记十二月令,描述了各月的天象、地上万物生长的规律以及各月应作的农事、气候和生态环境保护事宜。书中提出自然界的万千生物各有其运行规律,人们应当认识这些规律,遵循这些规律,才能避免灾祸的发生。

唐代时,对于日常生活垃圾的管理显得更加规范和严格,《唐律疏议》记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主司不禁,与同罪。”在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禁烧”保护草原和地表植被的规定。《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北齐天保九年春,皇帝高洋曾下诏:“限仲冬一月燎原,不得他时行火,损昆虫草木”。范仲淹有首《书扇示门人》写道:“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借耕耘与收获这一劳动过程在一代代人之间的传承,生动而又深刻地阐述了早期的代际公平思想,不要过度生产,过度消费,为子孙留下一些遗产。明、清时期的朱柏庐《治家格言》写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告诫人们要知道每一样东西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

二、少数民族的生态智慧

古代的自然保护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有一些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一直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一直在延续使用和发展,据《尚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哈尼族先民“和夷”在其所居之“黑水”已经开垦梯田,进行水稻耕作。哈尼稻作梯田巧妙利用山地气候和水土资源,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而水系贯穿其中,形成了“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很好的发挥了生态的作用。哈尼人崇拜“寨神林”, 这种传统森林保护理念使其栖息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良好,为梯田提供着丰富水源。哈尼人还发明了“木刻分水”和水沟冲肥,利用发达的沟渠网络将水源进行合理分配,同时为梯田提供充足肥料。哈尼人还构建了多套微循环再利用系统,稻草喂牛,牛粪晒干做燃料,燃料用完做肥料,肥料养育稻谷;哈尼人珍惜土地资源,房前屋后的空地用来种菜,路边的墙缝也会成为菜地。此外,屋旁沟箐凡是有水的地方就会用来养鱼,鱼在池塘下面,池塘上面养浮萍,浮萍喂猪,猪粪喂鱼;鱼长大后又被放回梯田,用以扑食害虫、肥沃土地。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充分利用并遵循自然的劳作传统,因时、因地制宜的适应性管理理念,使当地生产与生活方式随历史的发展而实现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创造了哈尼民族丰富灿烂的梯田文化,梯田稻作文化成了哈尼族文化的本根,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祭典、信仰宗教、生产生活、哲学思想等,无不打上梯田文化烙印,也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内涵。

古代各民族还有很多保护环境的实践经验,比如上街买东西用的大都是很容易分解和处理的东西,像竹篮、稻草这些,去街市上买鱼,携带一根稻草,然后穿在鱼的腮下就可以提回来了。除了用稻草,古人还用荷叶包东西。荷叶用过之后扔掉,在很短时间即可融入土地。

农业文明阶段,尽管由于人口增加的巨大生存压力在一定时期内导致了局部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但这种长期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实践,还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危机的全局性爆发,保障了中国农业文明长期延续的生态前提。

猜你喜欢
梯田生态文化
甘肃梯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生态之旅
《山区修梯田》
谁远谁近?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