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伟
(中共梨树县委党校,吉林 梨树 1365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直接展示,是民族精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支撑。”[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及文化自信,向公众传递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理念和态度,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重要性有了崭新的认识。文化自信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扩展了人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视野,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必须从基本概念着手,深耕其主要特征。
为全人类谋求幸福,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高价值目标。这一理论的实践者们就是坚守着这一崇高理想,前赴后继,永远行走在不断努力奋斗的伟大征程之上。反之,如果不能坚持这一最高价值目标的理论,就不能称其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后,就一直亲身践行为全世界人民获得幸福而奔走的理论使命,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一个平等而美好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遵循着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立场和目标,列宁领导着俄国人民用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属于俄国人民自己的政权。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理想也与之一道成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最高理想。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以最科学的研究方法,最严谨的研究态度,于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理论。它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矛盾,还对未来世界作出科学构想。它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病时,还指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的和应有的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活动,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为为根本目的;承认劳动的价值,资源分配方式为按劳分配;人可以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为执政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社会各成员自由全面的发展等。
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继承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探索的经验基础上诞生的。比如,在经济制度方面,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在分配方式方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政治制度方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在生态方面,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发展战略上,制定系列发展战略,走全面小康道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显然,这些理论主张所坚持的原则无不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立足点,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等。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提高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从党的建设层面出发,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刻回答了如何实现并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加强和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注重吸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的一条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倡导:“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由此可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超越性的认识和实践突破了那种不同文明及其发展道路必然冲突的对立思维,引领着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潮流,推进了世界各国更多地展开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实际作为维护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攀登上新的认识高峰。十八大以来,在立足我国国情和现实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锐意进取,大胆改革,明确了当下及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并根据新目标制定新的战略和政策,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所坚持的一切因条件(时间、地点等)的改变而改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精髓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