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璐璐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3)
文化作为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贯穿了人类发展进化的整个过程,构成了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及内涵。而旅游活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业的传统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无一不具有强烈的文化性。旅游的文化性是旅游业特殊性的集中体现,文化既是旅游业的物质资源基础,又是它的精神动力支撑。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留下的文化遗产,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与旅游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两个产业之间的必然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促进旅游与文化的互融共进,正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有效途径。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事件、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按表现形式分为十个大类,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民俗。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无论是否可以被移动,都是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建设而成,是有形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没有物质载体,没有实物形态,它们存在于人们口头传说和表述中、不同的艺术表演中、各种民俗节庆中、传统技艺的操作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能脱离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它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等的“活”的体现,它依托于人而存在,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科学利用,既符合非遗的特点,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又符合旅游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全省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平均海拔约1100米,拥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四种基本地形,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且山地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2.5%。特殊的地理环境极大限制了贵州交通的发展,导致与外界交流受阻,经济发展程度落后。旧时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便是当时贵州的真实写照。然而,落后的交通条件却让区域内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得以完整和丰富地保留,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助力。
2006年5月,在国务院公布的518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省有31项,数量居全国第五;2008年6月,在国务院公布的510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147项第一批非遗扩展项目名录中,贵州省有39项(包括23项新增项目和16项扩展项目);2011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省有新增项目8项(10处),扩展项目12项(14处);2014年11月,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省新增7项,扩展8项,其中扩展项目中有4项属于贵州新增。除此之外,贵州省还有大量具有超高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在民间。
目前,贵州省旅游业正处于井喷式发展时期,市场上的贵州省内游路线大多包含有非遗的内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区域、旅游景区、旅游景点等正在迅速成为游客们关注的焦点。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世居少数民族就有17个,全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254个民族乡。民族乡数量居全国第一,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5.5%。千百年来,这些民族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绚烂多姿的贵州民族文化。正是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贵州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绝大部分项目都与少数民族文化有关。例如,民间音乐中的黎平县侗族大歌、黎平县侗族琵琶歌;民间舞蹈中的丹寨县苗族芦笙舞、台江县反排木鼓舞;传统戏剧中的黎平县侗戏、册亨县布依戏、威宁县彝族撮泰吉、兴义市布依族八音坐唱;传统手工技艺中的丹寨苗族蜡染技艺、雷山县苗族芦笙制作和银饰锻制技艺;民俗中的三都水族端节、布依族查白歌节、台江苗族姊妹节、榕江侗族萨玛节、石阡仡佬毛龙节等。
虽然游客们对贵州省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极大兴趣,旅游各参与主体也都投入了极高热情进行开发,但是呈现出的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内涵挖掘流于表面,产品落于俗套,同质化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地域性,每个区域、每个民族、甚至每个小群体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但实际的旅游开发中,却缺乏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导致旅游产品和体验项目表面化、庸俗化。以少数民族的婚嫁习俗为例,大部分景区的呈现形式为哭嫁、上轿、对歌等,完全丧失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细节和特色。加之部分表演者对所表演的习俗都不甚清楚,有的表演者甚至是演艺公司的职业演员,并非真正的少数民族,自然不能深刻了解民族文化,领悟文化内涵。
(二)聚居地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不能认识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上文分析过,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相对闭塞的生活空间,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无论是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年纪稍长的居民,还是在现代互联网高度发达时代成长的年轻人,都因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受到强烈冲击。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们所代表的强势文化冲击着少数民族文化,居民们为了经济增长,提高生活水平,不断地对游客、对旅游经济发展作出让步,让自身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和环境受到侵蚀,反而逐渐失去特色,对非遗旅游产生不良影响。
(三)对旅游开发理解不深,将非遗旅游开发和非遗保护传承划等号。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严格按照材料、工艺、流程操作,属于文化范畴。而非遗旅游项目的产品开发则要考虑游客的真实需求,属于旅游产业的范畴。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项目都适宜与旅游结合,不加选择,“一把抓”式的开发模式,必然不会有良好的市场反应。很多游客对省内的部分非遗项目都只是驻足观看,简单浏览,亦或者拍几张照片后就转身离去,原因就是觉得非遗项目与自己的生活有距离感,“不知道如何参与”“不知道有什么用”“感觉生活中根本不会接触到”等。
(四)非遗开发缺乏保障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缺乏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整体开发力度小,产品少,大量的非遗资源还散落民间,未得到认可;缺乏专业人才支撑,配套设施不完善,无法让游客们了解到非遗的魅力所在,体验到优质的旅游服务;缺乏制度保障,导致大量的非遗项目没有传承人或者传承人严重流失,在艰难的环境中自生自灭。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的天龙屯堡景区,在旅游发展中开创了“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旅游开发模式,该模式对于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旅游开发具有借鉴意义。在这个模式中,政府主要负责旅游开发和规划,为旅游公司创造良好的投资开发环境;公司的任务是做好宣传、市场、经营、投资;旅行社负责客源市场的营销,旅游团队的组织和接待;农民旅游协会负责处理好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各种关系,维护社区的治安和环境卫生等。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旅游开发,同样需要多个主体的参与,包括政府、行业、非遗传承者(团队)、非遗所在地区居民等,需要同时考虑到每个参与主体的利益,旅游开发才可能走入良性的、正确的、持续的轨道中。
对于经济水平较落后、旅游业起步晚、旅游企业小而散的贵州,政府的主导具有很大意义,加之非遗的脆弱性,必须要政府的引导和保护。具体来说,政府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旅游发展的战略和计划,给全省少数民族的非遗旅游开发指明方向。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协调各方关系和利益,形成优质的旅游合作系统。针对非遗的特殊性,还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非遗和非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非遗旅游的开发,过程复杂,牵涉到文物、环保、林业、城建、工商等诸多部门,各个部门各管一块,无法让非遗旅游形成合力来发展。因此,现代非遗旅游业要走集团化发展路线,旅游企业联合,培育旅游集团。
非遗所在地居民高度关注非遗旅游开发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所以须把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纳入考虑范畴,让居民获利,才能抵消旅游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物价上涨等造成的实际收益下降,才能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提高他们自觉保护非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非遗能得到真正地保护、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