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019-01-13 00:27:36孙宇杰
魅力中国 2019年41期
关键词:深湖孔喉长石

孙宇杰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志丹采油厂,陕西 延安 716000)

近年来,致密油成为全球非常规油藏开发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近年美国致密油产量不断增大,勘探区带不断扩大,影响波及全球。随着中国第一个致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诞生,致密油正式进人中国储量序列,致密油,开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北美海相致密油相比,中国陆相致密油储层分布稳定性差、非均质性强、流动机制复杂,评价难度大,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和国外致密油相比,有几点不同之处:一是中国致密油以陆相沉积为主,分布范同有限,分布稳定,面积大:二是中国致密油储层物性较差,孔隙度和渗透率总体小下北美致密油储层:三是中国致密油油质相对较重,而北美致密油多为凝析油,油质较轻。显然,中国的致密油也具有连续稳定分部的特点,且纵上小层相对单一,那么中国致密油开发的主体技术是否也要采用长水平段结合多段压裂技术呢?这就意味着致密油研究难度更大、工业化推广挑战更多。

致密油是指覆压基质渗透率不大于0.2mD 的砂岩、石灰岩等油层,单井一般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工业油气流下限,但经过对储层进行有效改造,即可实现经济有效开发。

一、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地质特征

(一)构造简单,圈闭界限不明显

致密油主要分布于湖盆中部,构造比较简单,有利于大面积含油。整体呈向西倾斜的平缓单斜构造,坡度较缓,地层倾角为0.5°,局部发育微弱鼻状构造,鼻轴长50 ~60km,宽5 ~6km。致密油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不受构造的明显控制,无明显圈闭界限,在构造高、低部位和斜坡部位均有分布。致密油区油井大面积散布,石油连片分布。

(二)生烃条件优越,非浮力聚集成藏

鄂尔多斯盆地长7 烃源岩分布面积约6.15×104km2,厚度10 ~60m,TOC为2.0%~10.0%,Ro为0.7%~1.1%,处于生烃演化程度较高。侏罗世中晚期烃源岩埋深1500~1700m,古地温65~80℃,石油发生第一期充注;早白垩世中晚期烃源岩埋深1 700 ~3000m,古地温达到90 ~130℃,进入油气大量生成阶段,石油发生第二期充注。在致密油储层中,只有与储层接触的烃源岩生烃增压产生的异常高压才能使石油充注入致密储层,此高压充当运移的主要动力,传统成藏的浮力、水动力等动力无法使石油在致密储层中运移。在这种非浮力聚集的情况下,油气以“非达西流”持续进行充注,短距离运移,水动力效应不明显,不存在明确的油水边界,油水分布复杂,非浮力成藏,最终形成大面积分布的致密油。

(三)储层致密,物性差

储层主要发育在盆地长7 段和湖盆中部长6段,属于半深湖-深湖亚相沉积,以重力流、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为主,岩性复杂,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石英平均含量为41.4%,长石为19.0%,岩屑为18.6%。填隙物以水云母、硅质、碳酸盐为主,其中水云母含量最高,平均9.5%。颗粒分选中等,磨圆度为次棱角状,支撑类型为颗粒支撑,接触方式主要为线状接触。胶结类型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加大-孔隙式次之,局部发育薄膜-孔隙式胶结,常见长石、石英次生加大。致密油储集空间包括有机孔、无机孔和裂缝,其中有机孔以干酪根纳米孔为主,无机孔以溶蚀孔和残余原生孔为主。在致密储层的基质中,虽然孔喉尺寸进入纳米级,但孔喉系统仍具有连通性,这也是致密油有效聚集的前提条件。孔隙类型以长石溶孔为主,残余粒间孔次之,长石溶孔平均为1.3%,占总孔隙的59.1%,残余粒间孔平均为0.6%,占总孔隙的27.3%,总面孔率较低,平均为2.2%。储层具有排驱压力较高,喉道中值半径较小,孔喉分选较好的特点。储层排驱压力平均2.28 MPa,中值压力平均7.72 MPa,喉道分选系数平均1.37,变异系数平均0.11,最大进汞饱和度平均74.18%,退汞效率27.00%。储层致密,物性差,孔隙度一般4%~10%,渗透率一般小于1×10-3μm2。储层物性横向上变化大,纵向上隔夹层较多,非均质性较强。

二、致密油分布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具有烃源岩条件优越,砂岩储层致密,孔喉结构复杂,物性差,含油饱和度高,原油性质好,油藏压力系数低的特点。油页岩厚度大、分布范围广,与之互层共生的碎屑岩较为发育,具备致密油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具有较好的资源潜力。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主要分布于中生界大型坳陷湖盆中心,发育于半深湖一深湖相区,源储互层共生是致密油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以长7 油层组致密砂岩和湖盆中部长6 油层组致密砂岩最为典型。长7 油层组致密油主要分布在邻近生烃凹陷的半深湖一深湖亚相中的重力流砂体或延伸较远的三角洲前缘砂岩体中,砂岩厚度一般5 一35m,致密砂岩油主要发育在长71 段、长72 段,平面上主要分在姬源地区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和陇东地区的浊积砂体。长6 油层组致密砂岩油主要分布在湖盆中部的华池、庆城、合水地区,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半深湖一深湖相重力流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砂体中。

猜你喜欢
深湖孔喉长石
基于高压压汞技术的致密储层有效孔喉半径下限及影响因素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48
致密砂岩储集层微观孔喉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以西加拿大盆地A区块Upper Montney段为例
储能式发光涂料在长石岭隧道中的应用
石油天然气工程
水铵长石成因分类综述
青海省侏罗系油页岩成矿模式研究
二次铝灰烧结制备钙铝黄长石/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延145井区储层孔喉结构及影响因素
珠-坳陷北部洼陷带始新统半深-深湖相烃源岩综合判识
“中深湖”是一个错误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