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敏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以传统绘画理论为艺术创作基础的陶瓷工艺,在借鉴并有效发挥传统绘画魅力的基础上,融合时代的视觉感与艺术感,逐步摆脱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强化工艺与绘画的创造性组合,重视陶瓷工艺对意境的塑造、表达与体现,也因此使陶瓷工艺的“器”化被逐渐弱化,其创造的自然性、灵动性却日渐加强。
中国画以中国传统社会的审美艺术、哲学观念、意识形态等为观察与体现的基础,通过手法表现和具体形象的塑造,将客观实践中事物的动态表现方式以及所产生的意蕴,融入到陶瓷工艺美术创作中来,让陶瓷工艺美术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整体感与艺术感。传统绘画艺术中的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等在表现中渗透了作者的社会意识形态、审美情趣、思想观念等,作者对传统绘画的艺术性加工,对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表现,对构思的巧妙设计,对形象思维的讲究等,融入陶瓷艺术后,体现出的则是陶瓷造型的不拘泥形似,以及对创作者情韵神态的突出表现等。
除陶瓷工艺的艺术感和造型的塑造外,传统绘画艺术对不似之似的强调,需要陶瓷工艺使用适当的手法来表达作者思想部分、审美特点,并以自身为载体传承并创新中国文化部分。尤其是传统绘画艺术对视觉透视性和多点、散点透视法等的运用,在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技术上,以面、线、点位主要形式,淋漓尽致的描绘物象的形貌特征、骨法、光泽等,更是在丰富陶瓷工艺创作表现手法及呈现方式的同时,增加了陶瓷工艺创作空间的灵活性和创作自由性,提升了陶瓷工艺灵活运用艺术色彩来强化情境交融有效性的能力。
陶瓷的市场使用及常态下陶瓷制作的目标,使陶瓷的工艺创作始终难以摆脱“器”化的限制。“器”化约下,传统绘画艺术很难真正发挥自己的效能引导并促进历代陶瓷工艺创作的创新与发展。现代陶瓷工艺艺术的发展及其对更为广阔天地的渴望,均需要陶瓷工艺在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基础上,以表现国人对艺术的价值观念、审美、享受等的追求以及我国历代在宗教、文化、经济、社会政治等为艺术创作的依据,逐步实现脱“器”化,传承国人情感观与审美观,满足国人动态发展的精神需求等。
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献礼,是陶瓷文化生生不息创新发展的前提。陶瓷工艺的脱“器”化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创作者依托陶瓷文化的发展需求,借鉴西洋化表达方式,打破瓷器日用、实用、传统、大方、经济、美观等标签,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参与到艺术运动中来,扩大陶艺艺术属性,打破陶艺师所受的思维桎梏及“制器”限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作能力,借助自身对装饰、雕塑等多个艺术领域的了解来逐步丰富陶瓷的视觉功能,使其完成功能论逐步转移的要求。这也是陶艺师能摆脱陶瓷工艺对固定造型及“器”化的过度依赖,创新完成陶瓷工艺创作定位调整之根本所在。
陶瓷工艺的脱“器”化,需要突出陶瓷在“器”之外的其他功能属性与优势,如对陶瓷对安乐、吉祥、幸福生活状况的反映能力,对时代题材的表现能力,对中国历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象征能力,对国人精神文化生活动态发展的满足能力等。传统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与题材等虽然形态多样,但是归根究底还是离不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知与理解,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艺术化创作与加工。这意味着陶瓷艺术可借鉴传统绘画艺术对物象的情感式描述手法及多样化的题材,来完成陶瓷艺术形式和应用功能等的拓展。比如将传统绘画艺术对自然的尊重与表现,转换为陶瓷选材、艺术创作的基础思路。或者灵活选择并应用传统绘画艺术的视觉设计与呈现方式来提升陶瓷工艺的人文性、审美服务能力及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