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 宋尉官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短于对照组(28.85%),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安全性可靠。
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04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2例。观察组男26例,女26例,年龄60~81岁,平均(68.31±2.26)岁。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62~83岁,平均(68.46±2.59)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获知情权。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胆囊炎临床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胆道结石;②合并腹腔感染;③手术禁忌症;④合并腹腔内肿瘤。组间基线数据均衡性良好。
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①持续右上腹痛;②白细胞计数>10×109/L;③体温>37.5°C;④Murphy's征阳性;⑤B超提示胆囊窝积液;⑥B超显示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壁增厚,符合上述6项中任意5项者即可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最终根据术后病例诊断确诊[2]。
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前8h禁饮禁食,做好胃肠道减压、感染预防、补充电解质等准备工作,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取平卧位,于右侧上腹部直肌局部行长度为8cm左右的切口,常规切开皮肤、脂肪等腹壁组织,入腹后用纱布隔离与胆囊邻近的左侧及下方脏器,使胆囊充分显露在术野中,游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钛夹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在钳夹近端剪断,结扎处理胆囊管,电凝止血,冲洗腹腔,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前准备工作同对照组,全麻后调整患者姿势为仰卧位,采用Veress针于脐下缘1cm处穿刺,注入CO2建立气腹,气腹压力11~14mmHg。置入腹腔镜,在内镜监视作用下在剑突下行1cm左右切口,再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方行一切口,置入手术使用工具、器械。调整患者体位为头高脚低位,使患者躯体微向左侧倾斜30°。在腹腔镜指示作用下交替使用分离钳和电凝钩,松解胆囊邻近粘连和胆囊三角区粘连,避免损伤周围肠管、肝外胆管、肝动脉、门静脉、胆囊动脉等组织器官,解剖胆囊三角,明确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用生物铗夹闭后游离,用抓钳牵引胆囊,用电凝钩在肝床下游离胆囊,采用电凝法对出血处止血。切除胆囊后检查有无胆漏、胆囊床出血情况,对出血处实行电凝止血处理。用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对于渗出较多者留置肝床下小网膜孔引流管,处理肝胆取后取出胆囊,排出腹腔内CO2,拔出套管,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3~5d。
①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②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胆瘘、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反流性食管炎。
采用SPSS23.0处理数据,以χ2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s,P<0.05表明有差异。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依次为(58.74±20.16)mL、(3.02±1.12)d和(3.78±2.97)d;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依次为(95.38±34.45)mL、(5.84±1.78)d和(6.85±2.83)d。组间数据对比依次如下:t=6.619、9.669、5.396,P=0.000、0.000、0.000。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共计4例,发生率为7.69%(4/52),包括胆漏1例,切口感染2例,反流性食管炎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共计15例,发生率为28.85%(15/52),包括胆漏3例,切口感染6例,腹腔感染3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χ2=7.792,P=0.005。
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下述优点:①通过穿刺操作、建立气腹,可有效缩短手术切口,减少开腹手术对机体的损伤,控制术中失血量,从而增加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度[3];②减少了开腹手术对胆囊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大幅降低了手术操作对机体脏器功能的负面影响,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轻了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压力[4];③缩短了术中脏器暴露在术野中的时间,降低了切口感染、腹腔感染风险,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5]。结合本文实践结果可知,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有学者对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案和传统开腹手术方案治疗患者,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5%远低于后者,且前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后者,显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例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经本文实践发现,观察组采用的腹腔镜术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手术对胆囊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手术切口长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创造有利条件,治疗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