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 秦明信
俗话说:“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的性格还没有定性,具有强烈的模仿性,教师是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的言行要起到表率作用。班主任在班级中的管理要求,作为管理者必须第一个做到。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作为管理者的班主任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勤奋守纪,首先班主任要做到这些,才能有资格要求学生,才能有资格训诫,才能上行下效。如果连教师自己都做不到以身作则,那么又如何去引导、规整学生的言行举止?有的班主任甚至在自己缺乏自律意识、奉献意识、公平意识、责任意识的情况下,依然采取强势管理的策略,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情绪,尤其是对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而言,很容易激起其对立意识,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
作为一个班集体,成员不仅包括学生、班主任,还包括科任教师。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倾听科任教师的意见,探讨管理和提高成绩的方法,肯定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调动他们班级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协同管理班级。学生和科任教师出现矛盾,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把问题在萌芽状态中解决掉。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对学生来说,是良师,也是益友;对同事来说,是益友,也是同事与学生之间的润滑剂,是他们之间良好氛围的营造者。只要与科任教师关系处理好了,激起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共同管理班级,班主任工作就会轻松很多。同时,与任课教师搞好关系,也是发现班级问题的一条捷径,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止不良风气,营造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
爱是架起友谊的桥梁,班主任不仅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更要热爱学生。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班主任,就要做这个“神”。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不仅要求学生尊重教师,更多是对教师的一种鞭策,要求我们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热爱学生。曾经,我带过的一个班上有一个单亲学生,性格非常叛逆,是班上的“刺儿头”,家长失望,教师无奈,与同学不合群。我所在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星期天下午返校上晚自习,作为班主任,我始终提前到校检查督促学生到校学习的情况。一次,我例行到校检查督促,发现这个学生趴在桌子上,浑身抽搐,一副痛不可忍的样子,身上冷汗直冒,几名学生手足无措。我急忙将其送到医院,经诊断是急性肾结石发作,家长第二天中午才能到,我与几个学生忙前忙后,一直照顾着他,直到家长的到来。这次事情对这个学生感触很大,此后,他慢慢融入这个班集体,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改善了。他后来考上了一个不错的高中。
一个教学班内,五六十名学生,生活经历不同,接受的教育方式不同,他们来自县域内各个地区,民族不同,生活习俗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赏识教育中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同时,赏识教育要在日常生活、教学中普及,教师应努力搜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都会给予学生莫大的信心。有一年,有个学生,极为聪明,学习成绩很好,但也一身毛病。上网、打架、顶撞教师、欺负同学,样样俱全。从我们学校转出,先后转了几个学校后又转到我校。当时没有任何一个班级愿意接受他,家长委托校领导把这个学生分到我的班上,在带班的过程中,我细心地观察他,发现他荣誉感强,劳动积极,就经常在班级内表扬他,当着他的面在其他教师面前夸他,经常给他父母打电话,表扬他很懂事,进步很大。后来,他真的进步很大,改掉了很多毛病,努力学习,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所以,我们不要用固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就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就是缺少一双发现优点的眼睛。
我一直相信,会学的学生肯定会玩,适度地玩耍可以缓解紧张的心情,提高学习效率。这并不矛盾,一张一弛。再说,一个健康的身体是良好学习状态的保证。平时,我用班费购买体育器材,也会以向学生、教师拉赞助的方式提供。学生活动的方式灵活多样,大部分时间学生们自由活动,有时我也统一组织。这样,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充实了生活,干“坏事”的学生也少了。实践证明,我带的班级,在每年的运动会上,都冲锋在第一线,取得了良好的名次;在考试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当然,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个例,采用各种教育方式都不奏效,也就是“死不悔改”。有时候真想放弃。这个时候,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想,不妨假设他们是我们自己的子女,那我们会怎么做。这样一想,就不会让他们放任自流了,一定会重新鼓起勇气,挖空心思,一定要把他拉到正道上。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时刻不能忘记自己对这一个班集体的重要性,更要时时刻刻记着这一个集体给予班主任的信任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