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9-01-13 17:46:32甘肃省徽县招生考试办公室郭永强
家长 2019年3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个性化探究

□甘肃省徽县招生考试办公室 郭永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教学创新,只有不断进行创新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清如许”的源头之水。如果说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引导教师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那么教学创新就是促进教师们不断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生命之泉”。特别是在西部地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显得极为重要,如何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是摆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认为只有把教学创新当作终生的追求来做,不断大胆探索课堂创新,才能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之树”永久长青,本文将围绕以下四点展开论述。

一、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是创新的基础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方法,不能仅局限于刻板的40分钟内。比如,在课堂结构的设计上,教师不应拘泥于单一的形式组织教学,更不必课课都要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师生互动等。其实,最关键应该是不断探究创新教学的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自如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课后自主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在变化,人的思维也在变,每届面对的学生也在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不时而变化,那么这不变的课堂教学不就成了“刻舟求剑”者?从而形成了一种荒唐的固化模式,这显然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学者值得反思与避免的问题。

如果说教与学是一个双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在此过程中就应大胆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积极探索教与学的主与次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回归到应有的学生身份,搭建高效的友好、平等、合作的学习平台。为此,教师就不应该把自己的教学禁锢于单一的模式中,刻意地模仿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忽视自己原有可取之处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师生主动合作,共同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摒弃不利于课堂教学进步的不良定式。

二、善于自我修正的勇气是创新的动力

教学创新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敢于自我修正的勇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迫于这样那样的因素制约,如教学任务、内容、时间、观念等。他们不敢创新,懒于创新,因而使其教学中创新的动力日渐消失殆尽。究其原因:一是作为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教师,课前要教什么、用什么模式教都是现成的,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堂中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那么他们一般都会采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力求将这些刻板内容忠实地传达出来就算完事了,而忽视教学创新,淡化学生能力的养成;二是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创新有太多的担忧,比如他们担心创新是否与学校常规管理的相背离,担心学生是否能学到所讲的知识内容。因为有诸多的担心,从而导致教师对教学的创新意愿与动力日渐消失。

其实,这种担心是大可不必的,比如有人在讲授高一年级第一册第五单元《邹忌讽秦王纳谏》时,为让学生能够体会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那种谋略和说辞,采用演课本剧的形式大胆创新课堂,结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难道不是一种有胆识的创新吗?设想如果仅仅用多媒体手段去展示某些难以用语言去准确描述的情境和场面,学生必然无法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那些“舌战群儒”的场景。这样创新如果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何乐不为呢?

三、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的解读是创新的源泉

教学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教师面对的“加工”材料是活生生的、富有鲜明个性的人,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公式,它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在同一课文中仔细挖掘可变性的因素实在是很多,而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又会给师生互动提供丰富的教学创新空间。

在教师方面,教师要因人施教,发挥富有个性化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而言,如果教师能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再创造成功的喜悦,必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旦学生喜欢探究语文问题,那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主动地解读教学内容。也许,随着学生的阅历和理解能力的增强,自己的理解可能比教师有更好的创新,所以这种对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的解读就是更好的个性化创新的源泉。

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是教学创新的灵魂

“文如其人,教更应如其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所以他们的教学语言、教学风格、教学切入点就必然不必千人一面。众所周知,文学名著中的典型的人物形象之所以感人至深,而且流传至今的原因就是作者塑造了血肉丰满、富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的人物形象的缘故。

比如,哈姆雷特之所以是哈姆雷特,贾宝玉之所以是贾宝玉,武松之所以是武松,这就是源于他们个性化的不同,为此才被世人铭记于心。

五、结语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不论自己的教法是旧还是新,只要教师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风格,那他的教学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著名语文教师于漪的语文教学水平,至今仍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座高山,令后来者景仰,究其原因就是她的教学富有个性化特征的缘故。当前西部地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空间仍然比较广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学习借鉴名师的过人优点,充实和改进自己的不足,积极地挖掘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优质潜能,大胆创新,并用创新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才能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所作为。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个性化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