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义霞
(甘肃省陇西县文峰初级中学,甘肃 定西 748100)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为了追求传统的高分,不少老师还将自己的教学观念停留在原有的填鸭强塞式教学中。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留下的只有一串串的字符。这样的方式对于满足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没有什么帮助。要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对生物学科的热爱,养成严谨的学科精神。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核心素养。
在面对如今越来越有自我主张的学生们时,部分传统的授业解惑方式常常让学生们“坐不住,听不进”。故而教师们应该改变一下教学的方式,不能再一味的注重强调灌输考试重点知识,要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索。在授课时,要加入一些与学科相关的拓展知识,增加教学趣味性,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在课堂中得到提升。比如:在学习细菌时,联系食品保鲜变质方面的知识;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联系农作物的生长、增产等相关知识;学习植物的繁殖时,就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植株的花和果实等相关生殖的结构。这样在教学中增添入一些相关的知识拓展就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并且满足他们对各种未知的好奇心。生物是一门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学科,本就囊括了广泛的各种领域的知识,趣味十足,是能够吸引学生们自己去探索的学科,不能让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早早的破坏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与热爱。教师上课时不能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更应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疑问。教学方式要关注如何让学生自己提出疑惑,教师应当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等,让学生自己对所学的知识有开阔性思维,能够基于课上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对知识的疑惑,然后自主的去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在课前自主学习,提出自己的疑惑,自由探索,再辅以老师在课上的讲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而不是以老师教学为主辅以学生理解。这样也能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安排进相关的拓展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逐步培养核心素养。
如今的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基于核心素养来设定,并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达成订下的教学目标。以前的教学目标都是基于之前的教学要求而制定的,但是现在教师应该要将核心素养的要求作为基础重新审视教材,摒弃以前不符合要求的教学目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结合生物学新的成果和论点制定新的教学目标。在逐步落实教学预设目标要求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生命观念的体现。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研究。在所学习的几本教材中,更是详尽的解释了各种层次生物的生理结构、功能和活动方式。让学生对生命有了深刻的了解,以让其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体现。
(二)科学思维的体现。让学生在生物实验的动手与思考中,逐步的锻炼观察分析、实验严谨、归纳总结等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实验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社会责任的体现。生物学科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学科,教师应当在教学时与教材的内容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关心自身健康、关爱他人生命、爱护我们的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从小事做起承担起社会责任,这个责任不是广泛无垠的,而是每个人都做出一点点的贡献便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一)理论与现实结合。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决定了旧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如今的教育潮流,当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师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基础。在生物教学中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并不可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去探求理论,在理论下更好地去实践。让学生更的生物知识其实与我们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对理论的讲述中,结合上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让学生试着自己猜测其中的原理。比如:再讲到《生物圈的绿色植物》这一单元中花的传粉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花的结构,并让其对传粉的过程进行猜测。这样即能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趣味性,又能更好的将其代入课堂,激发他们对真理的探索精神。如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靠,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从而逐步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
(二)理论与实验结合。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理论知识配合课后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流程,提出实验目的,自己探索实验的真理。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与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更好的掌握学科知识,理解生命的奥义,珍视生命的不易。如此才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生物这门学科,并且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从而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教室可以先对这一节课所要用到的主要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并引导学生留下一些疑团。再次之后,教师便引入“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中的影响”这一实验,教师只从旁辅助,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的一整套流程,运用所学知识改进实验项目,在动手的过程中解决自己在学习理论知识时留下的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加深入的领会《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节课中的理论知识,又能让他们在参与“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中的影响”实验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实验能力。很好的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要对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并不是一个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这是一个长期而浩大的工程,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的去摸索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的优化探索能够达到目标,更好培养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逐步形成生物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