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9-01-13 03:16:07唐麟刘晶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柔性管理工作院校

唐麟 刘晶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引言:当今学生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普高教育不再能满足需求,高职院校变得越来越普及。00后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主力军,他们已经习惯了网络化、自由化的生活学习方式。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生特点。高职院校管理者要审时度势开创新的管理方式。柔性管理原本是企业常用的管理方式,采用非强制的手段,让员工自觉地把组织意识改变为个人行为。在高职院校中应用柔性管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高职院校开展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实行的刚性管理模式,重点强调制度的作用。采用强制、惩罚的管理制度,机械死板,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容易产生反叛心理,不利于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思维灵活的学生,逐渐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柔性管理以情感为基础,以学生为根本,关注学生需求。在高职院校应用柔性管理,能够做到尊重学生的感受,有利于学校开展各项管理活动,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各项管理活动。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和以前相比有了极大地提高。不再像以前需要为了温饱而奔波,加上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导致他们在空闲时间追寻低级趣味的活动,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使用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经常会加剧学生走向颓废之路。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多为网络时代的孩子,思想开放活跃,民主意识、个人意识增强。但是对于我国优良传统中的集体主义弃之不顾,对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隐患。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自觉地为他人考虑,为集体考虑,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一)管理中忽视个人需求

在高职院校当前采用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来看,依旧使用陈旧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以严苛的规章制度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个人需求,做不到以人为本,总是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对学生的管,而不是在考虑学生的需求上进行引导、教育。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丧失自我管理能力,缺乏主人翁意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会产生压抑的学习生活环境,导致学生没有创新性思维,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无法承担各种相应的责任,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管理中缺乏人文关怀

在诸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人文关怀在当今高职院校管理中缺失严重。尽管种刻板的学生管理方式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要求。但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每当学生在学校出了问题,就采取“请家长”的处理方式。这种缺乏人性化的硬性管理方式,导致学生缺乏人文关怀,伤及学生自尊,容易出现对学生和学校不利的恶性事件。

(三)管理中缺乏柔性管理

网络时代的00后,思维活跃,敢闯敢拼。但大多数有着很严重的叛逆心理,采用强硬的规章制度管理烦人会取的相反的结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获得学生的配合,这样才能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严格的制度没有错,但是要因时因情做出变化。虽然柔性管理的理念已经提出来很久,但是在高职院校中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管理的却不多。刚性管理那种强硬的管理方式导致学生不愿意配合,陷高职院校与被动的管理方式,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行反思。

三、高职院校开展柔性管理的措施

(一)在管理中坚持以生为本

柔性管理的根本就是在管理中把人放在第一位,始终关注人的想法。在高职院校扥管理中就是要把学生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在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在管理工作中强调学生人格的重要性。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用环境去感染学生。不过分追究学生责任,对于犯错的学生,采用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引导其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积极的为学生考虑,教育工作者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二)在管理中创新工作模式

在新时代下,要改善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完备的学生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结合柔性管理的思想,高职院校管理者在创新模式时,要尊重学生存在差异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的个性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充分让学生在校园中有主人翁的感觉,把校园当家,在制定校园规范时,邀请学生参与到制定工作中来,也能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要求。学生管理工作是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不能简单的采用一套具体的管理制度,要因情而异,减少极端事件发生

(三)在管理中优化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评价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下的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必须抓住柔性管理结合校园管理这个契机,优化学生评价体系。比如,将以往的他人评价为首,变为自我评价为首,他人评价为辅助;将以往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改为综合素质评价为主。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因素,进行多重因素的考量,得出对学生最客观的评价。

结束语:当前,柔性管理应用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且大多取得的效果不错。在如今不断扩招的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学生管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可以减少学生们的抵触情绪,使学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改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工作院校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石油沥青(2021年5期)2021-12-02 03:21:18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