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
(安徽省霍邱县文化馆,安徽 霍邱 237400)
花鼓灯是以歌舞为主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誉为“东方芭蕾”,在以蚌埠为中心的皖北地区流传最为广泛,有“淮畔幽兰”的美誉。花鼓灯的舞蹈语汇明快丰富、步法与姿态变化万千,男性角色统称“鼓架子”,女性角色统称“兰花”,表演风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中华民族有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之一。2006年,花鼓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鼓灯源于何时,史无确考。一个美丽的传说是:大禹带领先民治水,采用“决口疏河”的办法根除了水患,深为人们尊敬和怀念。于是在山上盖了禹王庙,编创了乐舞《大夏》以颂其功,在每年的农历3月28日同赶禹王庙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从此便有了花鼓灯。传说也罢,淮河两岸是乐舞之乡却是不假。据专家考证,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南方音乐——“南音”就发祥于此;《诗经》中的《周南》、《台南》是当时这里的“流行歌曲”。由唐而宋,史家终有所书。“花鼓灯”之名乃后人所加,这一歌舞的主要乐器为花鼓,故名。
花鼓灯是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有舞、有歌、有锣鼓等打击乐演奏、有情节简单的小戏。花鼓灯角色繁多,分工细致,主要演员有“腊花”和“鼓架子”。女角色一般统称“腊花”;男角色一般统称“鼓架子”。花鼓灯班子的艺术人员构成一般有锣鼓队、演员、灯头、灯混子。花鼓灯的演出分布“开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对唱、后场小戏等几个部分。舞蹈是花鼓灯的主要构成部分,舞蹈中包括“大花场”、“小花场”、“盘鼓”。歌唱部分统称灯歌,多在“大花场”、“小花场”中间由“鼓架子”和“腊花”对唱或独唱,可长可短,即兴性强。锣鼓是花鼓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场面锣鼓和灯场锣鼓,具有情绪热烈奔放,节奏形式多变,明快紧凑,感染力强等特点。
歌舞升平庆盛世,往事悠悠涌心田。花鼓灯作为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源远流长。但其获得新的生命,并茁壮成长,却是得益于共和国的阳光雨露。五十年代,花鼓灯应邀晋京,在令人神往的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六十年代,蚌埠市歌舞团创作的花鼓灯剧《摸花轿》,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七十年代,蚌埠市文化局创作的花鼓灯歌舞剧《玩灯人的婚礼》,晋京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一九八六年,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中,怀远县常坟区农民演出的《花鼓灯锣鼓》夺得了大奖;一九八八年,在全国广场民间舞蹈演出中,怀远县农民代表队演出的《欢腾的鼓乡》轰动昆明,在群芳斗艳中为人倾倒;一九八九年,怀远县圣泉花鼓灯艺术团应邀晋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和建国四十周年庆典活动,《欢腾的鼓乡》在多场演出中作压台节目,誉满京城。花鼓灯的辉煌经历,远非只言片语所能概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不但在淮河流域令人迷恋,在江淮大地也为人熟知,在神州中华倍受推崇,就是在异国他邦也享有盛誉。凡此云云,或许有助于你理解名人学者何以如此青睐花鼓灯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周恩来总理称她为“东方芭蕾”;中外文艺界誉她为“河畔幽兰”;舞蹈界奉她为“民族舞蹈的国宝”;评论界赞她为“汉族舞蹈的典型代表”;花鼓灯这样广受欢迎,主要因为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强烈的乡土特征和鲜明的社会和历史特点。
随着交通的发达,地域性的纯粹的东西越来越少。在调查的过程中所看到的花鼓灯,从形式到内容、从头饰到服装,以及动作体系都已不是花鼓灯原本所具有的鲜明的风格特点。风格的淡化与动作体系的同化使人感到花鼓灯原生态资源正逐渐被侵蚀,花鼓灯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年轻人由于生活在现代社会,比较注重对时尚的追求,也在不断地丢失自身的传统与本质。著名舞蹈理论家冯双白博士曾尖锐地指出:“趋同消灭了文化的差异,意味着传统的消失,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失。借鉴与发展是需要的,但必须是在保持自我生态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否则,就不会是花鼓灯,而变成一个其他品种的艺术形式了。没有民族传统,就没有根本,失去了根本就无从谈及发展。我们应当科学地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一代的花鼓灯艺人的艺术水平普遍下降,导致了花鼓灯的舞蹈本体内部生态基因的萎缩。调查发现,花鼓灯的表演方式虽然存在,但据老艺人们讲,现今的花鼓灯已经是一个空壳了。许多的花鼓灯班的艺人平时都在外打工,只有在春节期间才临时凑在一起,由于没有时间的练习,有些花鼓灯的动作和技巧无法完成:虽然从表面上看也很热闹,但在动作的技巧和质量上的偷工减料,使花鼓灯的审美标准和观赏性大大降低。过去半职业性的花鼓灯班较多,相互间的竞争十分厉害,一些高超的技艺往往使花鼓灯班的名声远扬。在花鼓灯的动作中有许多的高难技巧的动作,如:斜塔、野鸡溜子、大拐弯以及上盘鼓、地盘鼓等都是检验一个花鼓灯班技艺是否纯正和高超的标准。如今,在40岁以下年龄段人群中,没有一个人能潜下身来学习花鼓灯,更别说继承花鼓灯老艺人的优秀基因了。现存的花鼓灯班子虽然还能跳花鼓灯,但一些稍有难度的花鼓灯动作和技巧已经无法完成,风格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化特点,仅仅表面上看着热热闹闹罢了。个别的虽然号称是花鼓灯传人,但由于根基不深,受外来文化影响大、迎合时尚追求,跳的花鼓灯没有了“原汁原味”,风格特色也都淡化或被同化。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风俗习惯的淡化和艺术水平的下降,花鼓灯艺术的内在生态基因正在弱化,失去了昔日的灿烂与辉煌。
经过历代民间艺人智慧的积累,“花鼓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各个不同的角色与行当,这些角色、行当在演出中除了担负着各自不同的任务,并且还逐步形成了一些传统的节目、对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歌舞和完整的艺术形式。
花鼓灯是从敬神文化到娱人文化的一种转变,花鼓灯作为娱人文化,其社会价值发生了质的变化,花鼓灯角色也展示了人物的个性和技巧。1953年著名舞蹈艺术家戴爱莲在治淮工地发现淮河人民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她觉得此舞热烈奔放、铿锵有力,并大力推介,这是淮河文化花鼓灯得以发扬的一个时代里程碑。在谈到商业性文化功能时,专家们认为近些年花鼓灯走向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路;艺术服务于经济,花鼓灯出现反原生态发展之路。
花鼓灯的灵活性、共享性、共荣性、原生性四个方面反应了花鼓灯当代价值功能。花鼓灯艺术的灵活性是花鼓灯表演形式灵活,可以是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处可以围圈而观;花鼓灯的共享性是花鼓灯是民间广场舞的艺术典范,其展演的场域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十分突出;而花鼓灯的共荣性功能,陈教授的观点是:花鼓灯自娱又娱人;花鼓灯的现代价值功能的原生性功能体现在花鼓灯要在农耕文化语境下自然传承,花鼓灯根植民间、发展民间,其发展传承要在原生态的基础上保留根的痕迹。
总之,花鼓灯传承离不开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新人一定要让他们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学习花鼓灯要熟练掌握技能,加强知识储备,探索其发展规律,彰显花鼓灯艺术的纯洁性、独特性和艺术风格。提炼花鼓灯的动作形态,将花鼓灯的韵律与精华进行舞台化加工与处理,从细处反映当下淮河两岸人民的生活情趣,是一条有效的创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