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士伦理修养中的善

2019-01-13 06:01:33谢春梅
魅力中国 2019年46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家属医生

谢春梅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四川 乐山 61004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优质护理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认识到做一个合格又优秀的护士,需要具备两方面的素养:一方面需要扎实的护理专业方面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另一方面需要护士具备较高的护理人文素养。在人文素养中,护士具备善良的品质显得尤其重要。这样的品质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护士的爱心和同情心

关乎生命的护理工作,到底需要护士具备什么样的人文素养?这让笔者想起冰心老人写下的文字:“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这些文字可以看作是对护理工作本质的很好的注解。因为护理工作本质就是救死扶伤,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患者生病就像是踏着荆棘,经历着身心的痛苦,有时候患者和家属必须面对疾病造成的死亡,令人伤心流泪。但是,在患者生病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有护士发自内心的爱心和同情心,这就能够让患者和家属的痛苦少了很多,哪怕死亡也能从容面对,哪怕伤心落泪,也感受到了护士的温暖而不觉得悲凉!

所谓医者仁心,“仁”就包含了爱心和同情心。因为患病中的患者,要承受疾病带来的生理疼痛,更要承受门诊就医或住院时,疾病没有确认前的担忧与恐惧;疾病确认后,慢性病人甚至终生疾病状态下,病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中。比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人,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对于非护理专业的病人而言,这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应激。对于确诊为难冶之症而面临死亡的患者和家属,更需要护士的人文关怀。临床中,绝大多数的医护工人人员能够做到这一点,但也存在极端案例中少有人文关怀的时候。比如,2019年7月,一名30岁左右的待产妇,第二次受孕待产。产妇首诊医院为某县级妇幼保健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分娩困难。于是转院至同城的县级人民医院进行诊治。患者最终因为羊水栓塞死亡。医护人员面对死亡患者及其失去亲人的家属的行为和态度,值得反思。根据家属手机网络视频显示:死亡患者仰面躺在病床上,医护人员没有用围帘或围栏对患者进行遮挡;家属在患者死亡后依然苦苦哀求医生进行施救,虽然从客观方面而言,已经无力回天,但是面对家属的哀求,医护人员没有一句解释性的言语,没有一句安慰性的言语。只看到医护人员不停的躲避家属的手机拍摄。

二、护士行为方面不伤害患者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誓言有说:“首先不要伤害”。据资料显示,美国的就医患者,因为医护人员的医疗差错而形成的死亡人数为每年21万-44万人。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就美国发生死亡事件的主要原因所做的统计分析显示,医疗差错成为第三大致死因素,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1]。临床工作中,护士尽量做到不给患者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伤害:

(一)身体伤害

比如,给患者造成疼痛或能力的丧失。相关案例:有一个儿科护士给患儿做头皮静脉穿刺,第一次穿刺失败了,接着她又做第二次穿刺,也失败了,此护士面对此情况,没有任何的“抱歉声”,准备再做第三次时,家属的拳头就过来了!我们在为此护士的受伤惋惜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家属的情绪变化。又一名患儿,女,因为右下腹疼痛被确认为阑尾炎,行阑尾炎手术过程中,子宫受到挫伤最后不得不进行子宫全切,造成患者长大成人后的生育能力的丧失!

(二)心理伤害

包括患者情绪低落,心理创伤,隐私受到侵犯。以“被精神病人”为例,我国各类精神病患者大约在1亿人以上,其中重症患者1600万。近年来,我国卫生、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加强对精神病人的防治管理,措施之一就是对病人实行非自愿住院治疗。相关案例:患者刘某,女,离异,获得赔偿30万元。家人合谋将其强行送入某市心理医院。医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在医院将其收治之前,并没有任何书面记录。刘某在医院被强行注射镇静剂和服用治疗精神病药物。拒绝服药时,护士不耐烦的说:“你不吃药,我叫保安来,他们人强马壮,可没有我那么好商量,你自己可要想清楚了。”刘某借用一位病友家属的手机的方式,联系上了律师,才得以有了转机而离开医院。但是在医院期间受到的心理伤害却难以平复。

有关精神病患者的研究,斯坦福法学与心理学荣誉教授罗森汉做了一个冒险实验:8名被试(包括他自己)装作假病人。这8个假病人(3女5男)由1名研究生、3名心理学家、1名科医生、1名精神病学家、1名画家和1名家族主妇组成。他们主诉听到无意义的、空洞的砰之类的声音。除一人外,其余人均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我们无法获知被“贴诊断标签”的被精神病人的细节,可以大概想到真正“被精神病人”的人的心理创伤。

(三)社会伤害

包括处境尴尬,社会地位丧失(羞辱,岐视),失业,受保能力丧失。相关案例:一对恋人到某医院进行婚前检查,医生在检查女方下腹时见有花纹,怀疑是“妊娠纹”。于是,医生问:“你生过孩子吗?”女方惊愕地回答:“没有!”医生又问:“那你腹部怎么会有妊娠纹?女方解释说:“我以前较胖,现在瘦了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请你进一步检查。”该医生又请另一医生检查,另一医生检查后说:“好象是妊娠纹。”但是,医生却在体检表上签上“正常”。女方的男友在屏风后面听到了医生的问话,就对女友产生了怀疑。他俩原计划婚前检查后就去登记结婚,男方却借口忘带户口簿而回家。后来,男方通过介绍人解除了婚约。为此,女方痛不欲生,并到医院要求领导就“妊娠纹”进一步检查,于是该院请上级医院重新检查,结果是外阴未婚型。这是医务工作者的言语不慎给患者造成的社会伤害。

三、结语

作为一名临床护士,不仅需要过硬的护理专业技能,更需要在护理实践中,深刻领悟护理伦理原则和范畴中不伤害原则和具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内涵。诚如,原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秀瑛,曾通过其精心护理,使一位完全 失去信心,拒绝治疗的患者树立信心,接受治疗。 同事问王秀瑛诀窍时,她说:“是爱!要像爱亲人一样去爱护病人。[2]”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家属医生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最美医生
安徽医学(2022年3期)2022-03-22 09:17:36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医生
小太阳画报(2018年3期)2018-05-14 17:19:26
望着路,不想走
文学港(2018年1期)2018-01-25 12:48:30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换医生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