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文化:分析《舌尖上的中国3》中的文化内涵

2019-01-13 06:01:33雷坤
魅力中国 2019年46期
关键词:舌尖纪录片美食

雷坤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 珠海 519087)

《舌尖上的中国3》是一部美食文化纪录片,虽然主线描述的是食物,但导演更多地放在文化层面, 更多地探讨美食背后的故事、烹调者的用心,探寻让人感动的人和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通过烹饪展现了中国文化,探索了人与食物的复杂关系。第三季更是强化人物及食物背后的文化、美食的迁徙与融合,关键词是食物、人物、文化。《舌尖上的中国3》展现了导演刘鸿彦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当下民生问题的深刻思考,正是这一点促成了这部纪录片广泛的社会认同(周慧,2018)。通过这种方式,各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建立了更广泛的文化认同空间,使全体中国人都有可能获得文化价值的认同。由于采用了多种叙事手法,通过电视形象对地域化的饮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重塑,进而形成了以电视媒体虚拟空间为基础的当代中国饮食文化。

一、食物与人文精神

纪录片中讲述的“普通人的故事”大多围绕着人们的生活,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一种生活与平凡的感觉,同步着时代的脉搏。节目从满足观众的需求开始,坚持从观众喜爱的生活食材中,发现真、善、美的价值,让观众满意于美味的食物的同时,通过美食背后温暖人心的故事,讲述中华文化的可贵美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品味和鲜明个性的节目特色。纪录片中的人作为一个情感的汇聚点,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最为耀眼的部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对饮食文化要求严格的民族,多样化的制作方式是它的一个重要展现。食品制作方式一般由烹饪方式、烹饪刀法等构成。如《舌尖上的中国3》展现出的濒临失传的陕西花打四门烹饪方式,这是一种传统烹饪绝技,是厨师通过对火焰、锅具、食材的多方面把控,实现的一种烹饪技巧,由此方法所烹饪而成的金边白菜,色香味俱全,体现了陕菜对菜品极致追求。这是凝结在人、物、食三方面的人文精神,也是纪录片想表达出来对于食物、厨具、传统技艺的人文关注。

二、食物与劳动者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劳动”这一概念通常包括两个层面。传统社会将劳动者分为“为统治而工作的人”和“为统治者工作的人”。劳动和它所代表的阶级是被蔑视的对象(许文倩,2015)。到了随着秦汉时期的土地私有化后,人们拥有了土地,耕作成为常态,“务农持家”演变为中国人生活最基本的词汇。这时候,人们对“劳动”的理解又产生了另一层面的情感变化和略有不同的理论表达。在这种意识的前提下,“劳动”以正能量获得价值意义。

三、食物与文化认同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种植种类丰富。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依赖自然,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这部纪录片从头到尾都在展示着不同地域的人们如何依靠自然生存,展现了一种亲密和谐的中国与自然的关系。但在今日飞速发展的城市生活中,中国人能够感觉到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紧张快速的现代生活给人们增添了一种无家可归的烦恼,使他们愿意反复品味家与童年。为什么一口中国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是因为它试图在传统文化上恢复中国人的身份,通过融合多种文化来构建文化身份空间。《舌尖上的中国3》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产生了观看效果,展现了媒体对认知空间的重塑,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中国人隐藏的情感诉求。这种情感包含了对食物的热情,以及对由这种热情引发的生活的庆祝。

导演是如何构建人们的文化认同呢?通过对这部纪录片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导演运用了不同文化间的对比来反映它。一是乡村和城市交替出现。城市里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土地和自然的喜爱。例如,在《器具》这一集中,河南章丘的铁锅开始走红,原本是在乡村角落的传统工艺,经过在城市的传播,被住在城市里的人所喜爱,这就是乡村文化与现代城市的结合范例。中国的每个城市都在消耗农村生产的农作物,而大城市仍在不断吸引放弃农耕生活的工人。这是当前工业文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在电影中交替呈现。城市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时代以来形成的中国人的品味体验,这是连接中国人情感的桥梁。二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宗教仪式与民族文化交替呈现。当导演介绍饮食文化时,他很清楚任何饮食都必须暗示其本质和社会原因。因此,他努力全面而详细地展示每一种食物背后的文化。因此,节目超越单纯的饮食主题,展现中国诗意生活。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任何非物理传统文化世代传递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仪式和节日、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知识和实践。仍是以《器具》这一集为例,影片以饮食文化为主线,但从菜刀、案板、铁锅等物质载体层面介绍,增添了观众们对饮食本身以及相关的饮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中国菜的精髓和美味离不开传承下来的高超技艺,在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中,人们仍然可以满足于品味,享受精神上的享受。影片为各个手艺人提供了一个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展示美食制作技巧的平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传统的、缓慢而舒适的生活方式的逐渐消失,根植于这种生活方式的饮食和烹饪已经成为一项罕见的壮举。因此,当我们享受食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唤醒我们对情感和传统文化的认同。因为食物与民族、地区和宗教息息相关,以食物为基础,各种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可以表现出来。

四、节目引发的思考

《舌尖上的中国3》以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记录了当代的人们于的饮食态度,也记录了当代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一部堪称理想的纪录片。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美食的视觉享受,深深地感受到了情感和精神的慰藉。从平凡出发,总结生活,引发思考,引起共鸣,这也就是该纪录片在传播大众文化、努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的努力。整个纪录片通过记录每个日常生活的点滴,贴近最平常的人民生活,这就是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3》拥有如此高人气的原因。

猜你喜欢
舌尖纪录片美食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9年3期)2019-03-16 05:14:34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0
纪录片之页
传记文学(2018年11期)2018-11-13 08:48:26
美食大作战
儿童绘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38:01
美食
Coco薇(2017年6期)2017-06-24 23:29:55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舌尖上的创意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电影新作(2014年4期)2014-02-27 09: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