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9-01-13 06:01:33鲁丽娜
魅力中国 2019年46期
关键词:题型习题分层

鲁丽娜

(山西省闻喜县第二中学,山西 闻喜 043800)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关注,高中数学课堂的质量越来越高。而过去的古板的教学办法在被摈弃的同时,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在各大课堂活跃。虽然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新型模式的教学已经取得教育界的认可,并且取得出色的教学成果。想要取得好的课堂效果,教师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及时跟上新模式教学理念,更改本身教学方式。

一、“拓展”教学

学习是需要融会贯通的,数学更是如此。高中数学作为理科思维的学科,学习的不仅是书本的知识,有时候往往需要学生针对一道题有多种解决方式。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开展拓展训练。第一,高中数学书本上习题自然是权威的、有代表性的,但是教师绝不能因此照本宣科。教师应该把习题的定位变成“范例”,而不是只讲课本习题【1】。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中集合概念,课后习题虽然也很多,但是涵盖的题型却很少。教师可以自行根据教案或者是网上收集资料的方式增加习题的题型,然后整合出有用的题型当作课堂练习或者课后作业来给学生进行拓展。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题目的“举一反三”,同时当考试时出行新题型也能融会贯通。第二,教师不能只讲“书本”,而忽略课外拓展。书本的知识是死的,但是知识是灵活的。例如在学习函数时,教师可拓展“高斯函数”,即“取整函数”。第三,学校可举办高中数学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中知识竞赛的内容往往比高中数学的难度要大,对学生是一种挑战。但是学生在备考期间,会积累更多相关知识,达到一个层面后就能拓展学生本身的知识面。这种办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参赛心理,还可以让学生拓展知识,是一举两得的做法。以上三种做法并不冲突,但是教师授课方式则为重点,一个不照本宣科的教师,才能带出“拓展性”学生。

二、“分层”教学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都不一样。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善于观察,给他们一个“标准”。高中数学一节课不停就容易掉队,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加之高中学科任务繁重,平均分给每科学习的时间都是少之又少的。所以教师的教学办法这时候就有很大的体现作用。“分层”教学顾名思义是按照学生的情况,分成若干部分来教学。但是许多人对这个“分层”持有不同意见。第一种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在心里留底,然后分层,最后采用交叉互助的方式,达到一种团队合作的功能。例如在学习倒数的几何意义时,教师可利用“分层”教学法,让懂的学生辅导不懂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懂的学生相当于复习了一次知识点,不懂的学生也能明白知识点。教师要明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互帮互助才能共赢。第二种意见是把学生按照接受能力、学习情况分成几个层次,课上按照层次落座。教师按照层次分别定制习题等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集合的交、并、补时,第一层次小组可从概念学起,第二小组可以从例题入手,第三小组可以直接去做习题,第四小组可以反过来辅导第一小组。这种“循环式学习法”虽然分工明确,但是教师要注意切忌伤到学生自尊心。无论是哪一种意见,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授课班级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切忌盲目。

三、“合作”教学

在过去,学生是独立学习的个体,在很多时候同学与同学之间并没有太多学习上的合作【2】。但是在学习上,学生能够一起合作的时候,收获是双倍。第一种,是学生与学生的小组学习法。例如在学习算法流程图的时候,教师可在上课前准备一道题,让学生前后两桌组成小组。然后小组讨论得出答案,每个小组派人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算法。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有了质的交流,在相互质疑和共同实践下一步步摸索答案。而上讲台讲解算法有助于全班同学了解这道题目有多种算法,而不是单一的一种解答方式。这种过程可以称为“链接效应”,学生会对此知识点影响深刻。第二种是教师与学生的共赢学习法。例如在学习集合时,教师可提前与全班学生说明,由他们自己内部消化知识点后,随机到课堂把自己所学所感教给全班同学。最后,再有教师指出相对应的错误,并作出评价。每一个教学模式的诞生,都是有它的理由。教师运用此合作法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时更正错误。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更加认真消化知识点,还能让学生体会站在讲台上的感觉,从而锻炼他们的胆量。

四、总结

总而言之,好的教学方式营造好的教学效果,高中数学教师要学会变通。高中数学内容本身就枯燥且繁琐,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时候有趣的课堂便成了赢家。而在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也是双向教学的,想要提高课堂质量,两者必须齐心协力。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便是作为教师最大的成功之处。

猜你喜欢
题型习题分层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雨林的分层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有趣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