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挺松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青杠塘后槽小学,贵州 遵义 563300)
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利用天网获得教育资源和信息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不断在影响着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其中包括了对学生、数学课堂及教师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二者之间结合更加有机,更为突出,对小学课堂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我们教学的核心,他们的学习态度决定我们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对于小学生来讲,原始的教学模式显得生硬、枯燥无味,学生哪有兴趣可言。《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用过多媒体设备上过课的教师都应该深有体会,那就是多媒体设备的先进性和网络资源的强大本身就是很吸引学生的,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声音、图片等资源将一些十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展示到课堂上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我以前在教学一年级《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时,尽管我已经很努力将几个图形画在黑板上了,也许是画得不够标准的原因,学生总是有一部分无法正确分辨正方体和长方体。而现在上同一节内容时,我用制作好PPT来辅助教学时,在PPT中插入几个正方体与长方体,加上选择对错声音效果,同学们都能一下就分别出正方体与长方体,并能清楚地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而且每位同学都显得异常的专注,兴趣高涨。
数学课程中有很多知识点是很抽象的,也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抽象的知识点往往也是老师难讲,学生难学的内容。然而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规避这些困难。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学生们通常学习过后只知道π=3.14,至于之间关系,由于过于抽象,导致老师讲不清,学生听不明。如果我们利用PPT课件进行动画演示,学生们就能直观地弄清圆直径与同圆周长之间的关系。很轻松解决这一知识难点。
教会学生正确上网,学生便可以让自主在网络上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和其他,以前总说“字典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网络才是最好的老师。(当然一定要教育学生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目前,我们国家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课堂,从孔子祖师爷开堂讲学到现在2500多年里,我们国家的教育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课堂教学,只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已。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也需要快速,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打造高效的课堂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以前上课,全靠老师讲,老师写,老师生怕讲不清楚,所以一个知识点老师往往要重复讲,而且很多知识点都得用粉笔板书出来,老师很费力却又效果不明显,然而利用现在的“班班通”设备辅助教学,可以提前将知识点制成课件用于课堂教学,不但可以节约很多时间,还能直观生动解决知识点,教师讲解不费力,学生理解也不吃力,同时节约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给学生讲解更多知识,例如:在教学图形时,我们要画一个很标准的图形只要3秒钟左右,而用粉笔画,可能就要2分钟左右,还不够标准。再如在教学《统计》时,大量的统计表与统计图如果利用多媒体来准备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因此可以说,正确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我们数学课堂教师,无论节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都是明显的。
课堂不生动、无趣导致我们教师诞生了许多的无效或者低效课堂,很多抽象的知识点,无论老师们怎么费力讲解,学生们就是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课堂效率极低。
构建主义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主体重建的过程,使用多媒体课件,我们可以很直观演示某些数学概念的动态过程,形象地展示一个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认知环境。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各的定理时,以前我们都是用剪纸或度量的方式来让学生直观感受的,但由于实际操作往往有误差,因而很难达到预想效果。然而当我们利用多媒体中的“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先度量它的内角和为180度,然后随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再由学生们去度量他们的内角和,无论怎么变换三角形的形状,量出的结果都是180度。这样一来,学生心里一定会有一个“为什么?,也因此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和现象进行研究的信心。再如,我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开始我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尽管我已经很费力了,可学生们还是对此抽象概念听得是云里雾里的感觉,毫无学习兴趣可言。当我得用多媒体教学这一内容时,利用动画演示树与树之间的数学和位置关系,对动画中“树”进行移动,变换位置、显示数学多少。学生顿时兴趣大增,主动提出“植树问题”的几种情况问题,由于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学生都能很快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理解和掌握。当然像这样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课例可以说枚不胜举的。
现代教育设备确实给我带来了许多的优势,无论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还是课堂教学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的。但如果的使用时不精心准备,与课堂设计不精密“配合”,或者泛滥使用多媒体,也会起到画蛇添足的后果,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绊脚石。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70页就提出我们在使用信息教育资源时应注意的两个“不提倡”:一是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摸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操作的实践活动;二是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弱化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活动。因此可以这样讲,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已经不可取代了。但有的时候也一定要正确的使用才好,否则它对我们数学教学不但会积极影响,还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无论现代教育技术是多么先进,但是很多时候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技术。但现实又是怎样的呢?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使用,一些学校和教学机构已经将这一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评价标准,凡评优课、公开课,无论什么内容都必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也不管是否有得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否则不予评奖。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认识“半径”、“直径”和“圆心时”,我认为如果让学生动手用圆片纸折来发现这些知识点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更能利于学生理解。然而可能是受到参赛要求的牵绊,这位老师选择了使用多媒体教育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虽是让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能够听明白,但我认为这是得不偿失,一个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准备课件呢?总之,现代教育技术时代已经到来,现代教育技术也和我们日常教学工作分不开了,但如果不能正确使用这一先进技术,它对我们教学影响的天平也就会倾向负面的那一边。所以我们只有认真分析教学内容,适当、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就一定会让我们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