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超
(河北省三河市西小汪小学,河北 三河 065200)
诸多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学生在错误中的反思所具备的教育效益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多数学生都尚未掌握正确的反思方法。部分学生存在盲目对自己进行严格、深刻的自我批评的问题;还有部分学生不能及时找到自己产生错误的关键因素等。这些原因,导致诸多学生在错误中的反思不能取得有效的反思效果,继而导致反思的教育价值不能得到有效体现。
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错误反思教育是我国教育格局改革的重要方向。学生在错误中的反思过程最能彰显其自身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从教育发展的观点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尊重小学教育的本质特征,采取个性化、创新性的教学策略,是当前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经之路。在错误中反思的良好习惯是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在小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及学生家长必须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含义,进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错误的反思过程中掌握正确、科学、高效的思维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错误反思习惯。当前,学生的错误反思还会有可笑、荒唐的甚至完全背离教学目的的回答。这种现象表明,学生尚未掌握在错误中反思的正确方法,并不知道应该怎样深入地反思自己,进而导致不能在错误的反思中得到醒悟,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动力的成效、发展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均产生了严重影响。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能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教师要认真对待在学习中出现知识失误的学生,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于出错的学生必须要特别关注,并且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模仿能力、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等都处于发展时期,加上小学生受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心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学习中出现错误更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通过语言鼓励,保护学生的自信心[1]。如在学生犯错时,家长可在旁边说一些“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的鼓励性话语。由此调动学生寻找错误根源的积极性,从情感上激发其学习内在驱动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按照“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原则细化分解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教师要通过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使其不畏惧犯错误,从方法上提升其学习主动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学习动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是在不断地探索学习中获得数学知识的。每一位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都是正常的。如果教师能利用这些“错误”的资源,就能成为他们探究学习的新材料。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所犯的错误可以成为学生寻找正确解决方法的“垫脚石”。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进行错误反思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为学生反思错误提供指导。期间,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探索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同时,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问题,使其在分析的过程2018年6月中改正错误,为寻找正确的方法创造有利条件。必要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理一理思路,或者进行一些“友情提示”,让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分析,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其在错误中是否进行了反思,是否得到启示,并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从中汲取教训,为后续学习拓展思路。
数学教学是一种交流的活动,课堂学习是师生知识共享、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舞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不应该马上纠正,而是要因地制宜地处理好错误,并有意识地进行灵活处理、巧妙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剖析错误出现的原因,把错误转变为更有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拓展。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笔者要求学生先量出他们手中的长方形的长与宽是多少厘米,并算出它的周长。学生们量出的数据是长:6厘米,宽:3厘米。根据数据,笔者请了三个学生在黑板上列出了他们解决的方法:①6+6+3+3=18(厘米);②6×2+3×2=18(厘米);③6+3×2=18(厘米)。学生对三种方法各抒己见,经过了小组的讨论交流,大家都认为第三种方法是错误的。笔者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孩子们,你们能不能把这个错误改一改,使它变成正确的呢?”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认为给6+3加上一个小括号,解决的方法就更加完美了。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操作上力求做到:有序说问,重视过程。学生的错误反思问答中的错误是有其思维运动过程的。因此,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进行“曝光”,即不仅说说“是怎样想出来的”,而且讲一讲“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错误反思的过程中做到不胡猜乱想;另一方面,也可以训练学生在错误反思的过程中有根有据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上,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错误中的反思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应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对与错的判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错误中的反思过程中认识到“出错”并不可怕,更不可耻,要敢于承认错误、直面错误。此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在反思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信息进行重点分析、分类,从而开展相关检索,进行系统、规范的处理,把典型性、集体代表性的常见错误当作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错误中的反思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新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