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书侠
(河北省永清县三圣口乡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小学正处于一个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天真烂漫,看待问题的眼光也与众不同,虽然积累还不是很丰厚,但是也可以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如何在这个阶段培养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也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探讨。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扎实同学们的基本功,所以,我们要注重同学们基本知识的训练,同时我们也要求同学们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用心去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扎实的基本功是良好的写作能力的前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基本功尤为重要。虽然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们的独特看法,但是写作一定是有规矩的,基本的字词句段,基本的句法,文法以及写作的基本格式,都需要首先教给同学们,并且通过反复的训练来让同学们掌握,至少要让同学们写出的文章一眼看上去像是一篇好文章的样子,才能够任由同学们“我手写我心”。学生写作若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任何理论都只是空谈。当然基础知识的训练过程,相对而言是比较枯燥的,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尽可能多的为同学们安排一些小游戏,小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训练过程。
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一定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要想拥有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那可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在平时带同学们出去郊游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提醒同学们,去观察身边的动物植物、天气、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等。只有同学们对周围有更加丰富的观察,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其文中的笔墨才会有感人之处,才能够写出一篇动人的文章。当然,在同学们平时的写作完成之后的点评过程中,我们也要去发掘那些同学们经过认真观察之后写出的感人的句子或段落,并在班上進行表扬,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
任何一篇文章,其动人之处,往往令人潸然泪下;而欢欣的时候,又往往令人手舞足蹈。所以,文章最打动人的,往往就是真情实感。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很多作文教材上面往往有一些套路性的模板,我们就得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平时写作当中,尽量不要用套路,我们要鼓励大家写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并在课堂上的点评过程中,征求同学们的同意之后,为同学们朗读那些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让同学们在感动的过程中,去深深体会,一篇文章的真情实感,究竟有多美,多动人。我们也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只有这样,我们的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才能让情感在笔下流畅而舒坦。
我们的文章类型,不仅仅只是有抒情和讲故事,更多的也有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而小学阶段的同学们,正处在一个三观待建立的阶段。在这样的阶段中,去写一些思辨性比较强的文章,对于同学们思辨能力的培养和思考模式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写作,提高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呢?我们可以在布置作文题目的时候,就自己班级上或同学们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让同学们通过写作来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不同的同学各自不同的看法,然后来进行一个整合,最后再通过一次写作的方式来将同学们的观点集合到一起。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既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也能够完善和丰富同学们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从而提高同学们的思辨能力。
同学们现在处于一个需要输入的阶段,所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看法还比较欠缺,那么怎样才能让同学们对于这方面的储备得以迅速的增加呢?这跟丰富的阅读是分不开的。我们可以看到,班上有的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就能表现出较好的写作天赋,经过我们跟家长的探讨,就会发现此类孩子都有着爱阅读的好习惯,所以读书面比较丰富,由此看来,阅读面的丰富与否,与孩子们的写作水平的高低,也有很大的关联。所以,我们要鼓励同学们多读书,我们甚至可以在班级里面设立一个读书角,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平时喜欢的书带到班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班上营造一个喜欢阅读的氛围,相信有利于整个班级同学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我们的教育学理论中,有一个关注效应,也就是说一个孩子若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越多,他的自信就会越强,并且在这方面就会表现得越好。所以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地肯定,我们要在孩子们写的每一篇文章中去发现这个孩子在这篇文章中所体现出的优点,一个美好的品质,还是发现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发掘出来,对于孩子们在这个文章中用心的地方适时地给予鼓励,让同学们能够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不断地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能够让同学们进行写作训练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若是能够培养出孩子们写作的兴趣,鼓励孩子们去写写日记,或者写写周记,能够勤奋地多多练笔,对孩子写作能力的提高,也一定是有利而无害的。讲述名家故事为同学们树立榜样,王健林就说过,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那么今天都会活得很有追求。所以我们不妨给同学们讲讲有名的作家的故事,通过作家的故事,让同学们受到感动和激励,通过榜样的力量,让同学们对写作更加了解,也更加上心。
写作能力的提升,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老师并不是学生写作能力高低的决定者,而只是引导者。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只是学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我们可以教会同学们正确的语法,以及怎样可以构成一篇文章的格局。但是我们不能强行要求同学们用怎样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周边的事情,对于同学们的独特想法,我们要有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充分相信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成为一个小小写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