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今天写信过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咨询,这件事情已经困扰我很久了。我今年79岁了,老伴儿十年前去世,有一个女儿今年也已经57岁了。老伴儿去世后的头几年我身体状况挺好的,所以一直是一个人生活,女儿隔三岔五地过来看看我,帮我洗洗衣服什么的。两年前我突发脑梗,虽然抢救很及时但也留下了后遗症,我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这种情况下我显然已经无法继续一个人生活,女儿就把我接到了她的家里照料。结果一年前,我的女婿也患了重病,我女儿一个人要承担照料两个病人的重任。我看着女儿累得一天天瘦下去,真的觉得特别心疼。曾经想过请个阿姨帮忙,无奈家里太小实在住不下,而且现在想找一个满意的阿姨也很不容易。为了减轻女儿的负担,我几次动了想去养老院的念头,可我每次一跟她提这件事她就坚决反对,我说我不想拖累她,她哭着跟我说:“妈妈,知道的是您自己要去住养老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把您赶出家门了。”我怎么也没想到她的观念比我这个80岁的老太婆还保守。我真心觉得去养老院挺好的,不然再这样下去她自己就要被累垮了。请问我怎样才能说服她呢?
河北 吴女士
吴女士您好!
您在信中提到的问题,的确也是很多老年朋友面临的困扰。随着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朋友的养老生活已经成为一个很严峻的社会问题。一方面,老年人的人数逐年上升,医疗、保健、生活、照护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另一方面,随着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形态,老人需要照顾的时候确实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就像发达国家一样,社会化养老机构应运而生。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实际发展情况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整体需求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原因除了当前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水平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仍然无法接受到养老机构养老生活的方式。其实在社会上抱有和您女儿相同观念的人不在少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叫作“养儿防老”,很多人觉得生儿育女就是为了老了以后有所依靠,不仅很多老年人是这么想的,也有很多子女抱有同样的想法,觉得如果让自己的父母去住养老院就是一种不孝的行为。实际上,不是把父母留在身边照顾就够了,更重要的是怎样能够让父母拥有更加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对于家中的老人是否要进养老院应该从更加客观和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即在养老院是否能够让父母生活得更加健康、快乐。因为相对于家庭照顾来说,养老院具有其自身优势。
一方面,养老院能够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医疗和生活环境。随着政府对老年人生活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社会上营利和非营利的养老机构都发展得很快,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很不错。这些机构不仅能为老年朋友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能为有特殊医疗需要的老年人提供24小时专业医疗服务,这是很多子女在家中无法做到的。
另一方面,养老院能够为老人提供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很多老人因为身体原因大部分时间只能留在家中,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家人既要照顾老人也要忙于家中其他事务,与老人的情感交流十分有限,因此有一些老人陷入抑郁状态,甚至患上抑郁症。而在养老院,几乎都是同龄人,大家在一起会比较有共同语言,而且机构每天也都会为老年人安排各种活动,不仅充实了每天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为老年朋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对于老年朋友的情绪和心理调节都具有积极作用。
对于要不要进养老院的立足点应该是养老机构的软硬件设施和家庭实际情况相比,是不是更能够满足老年朋友生活、医疗的现实需要,可以为其提供更为良好的生活条件,不是为了所谓的“面子”。老人能够健康、快乐、幸福,才是我们最真挚的愿望。
董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