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任文春 徐靖 何卫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直接提供粮食、木材等产品,生物多样性中的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固碳释氧等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生物多样性还是许多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物质载体,许多地方社区在长期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发展出独特的传统知识。生物多样性在维持人类福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国际社会认为,认识和评估生物多样性价值,实现其价值在政策制定和行动中的应用,是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途径。“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经济学”(TEEB)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倡导的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示范及政策应用的综合方法体系,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展示森林、湿地、农田、草地等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价值,并推动生物多样性价值纳入各种政策和规划。全球已有超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启动了TEEB国家行动。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2014年,中国正式加入了TEEB倡议,通过构建TEEB估值方法体系,选取示范区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推动地方政府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制定与应用。
2017年,普洱市加入了TEEB中国行动,并率先完成了市级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该项目有力促进了普洱市生态保护工作。本文在回顾普洱市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普洱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做法和经验,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推进TEEB中国行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普洱市地处中国横断山脉的南部,属热带、亚热带及热带向亚热带过渡区,是北回归线上资源富集的最大绿洲,生态系统多样,物种及遗传资源丰富,是中国西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全市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达68.7%,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保存有中国近三分之一的物种。境内有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堪称“天然绿色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普洱市的生态系统类型约有55种,约占云南省的32%。其中陆地生态系统有35种类型,占云南省的27%。水生生态系统约有20种类型,占云南省的52.63%。共有动植物物种6349种。已记录高等植物352科、1688属、5600多种,占云南省的32.9%,其中,有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58种;已记录的野生动物有近200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约有24种;有“极小种群物种”约28种,占云南省的25%。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普洱市地处茶树起源中心,现有野生茶树群落约7.85万公顷,还拥有大量的农作物野生型、过渡型、野生近缘种及地方特有农作物和畜禽的品种品系,是中国陆稻遗传多样性的分布中心。
普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措施,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定》,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在云南省率先编制完成并组织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普洱实施方案》。积极探索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和森林火灾保险,初步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补偿制度。建有国家、省、县级自然保护区16个,面积12.91万公顷,先后建成了糯扎渡生物多样性保护省级教育基地、普洱学院“生物多样性科学教育馆”以及宁洱、墨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基地。
生物多样性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普洱市委、市政府十分支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工作,希望通过价值评估,掌握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家底”。早在2015年,普洱市景东县就已加入TEEB中国行动,成为中国首个挂牌的TEEB示范县。2017年,普洱启动了全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以2015年为基准年,评估范围包括普洱市及所辖10县(区),内容包括产品供给服务、调解服务和文化服务三大类,同时还开展了旗舰物种西黑冠长臂猿价值评估的案例研究。
评估结果表明,2015年普洱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7429亿元,是当年全市GDP(514.01亿元)的14.45倍,远高于中国平均水平。10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思茅区727.94亿元、宁洱县672.1亿元、墨江县820.26亿元、景东县614.13亿元、景谷县1258.27亿元、镇沅县537.33亿元、江城县638.22亿元、孟连县372.34亿元、澜沧县1523.37亿元、西盟县277.74亿元。在总价值中供给服务占总价值的5%,调节服务占总价值的94%,文化服务占比约为1%,调节服务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重要性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南部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普遍高于北部。
此项评估不仅摸清了普洱市“绿水青山”的家底和潜在经济价值,再次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揭示了普洱市蕴藏的巨大绿色宝库,也为加快“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探索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及绿色考评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绿色时报》《云南日报》及中国主要门户网站对评估结果进行了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普洱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正积极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健全绿色发展机制,在顶层设计、评价考核、政策激励方面先行先试,坚持保护与发展和谐共生,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估工作为探索建立绿色政绩考核体系,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定工作,建立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制定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政策,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以及制定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进行了先行先试,为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
展示生物多样性价值,推动地方和部门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各项政策、规划和措施,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的最终目的。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普洱市应大力发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巨大支撑作用,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运用,探索将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和政府、企业决策的途径,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办法,推动建立独立于GDP的生态资本核算体系与评估方法,服务于自然资源定价和有偿使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构建中国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先行先试,并为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探索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及绿色考评体系,同时,进一步强化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教育,灌输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理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真正把普洱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