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东,丁圣彦
(1.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4;2.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殡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受到风水理论、文化传统的影响,在社会的不同时期,丧葬的方式和位置有明显的差异[1~2].土葬作为传承已久且延续至今的殡葬方式,其形成的土坟在农业景观中作为一种特殊但普遍存在的景观组成要素,对农业景观产生了多种生态效应.
目前,不同景观组成要素对景观影响(异质性)的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3],国内外学者分别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以寻找增加景观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的方法,维持景观的可持续性.国内学者主要从事对景观结构及生境特征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如赵爽、王玉婷等人研究发现农业景观中林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有一定的积极影响[4~5];国外学者重视异质性对景观的影响,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如Tews、Fahrig等人研究发现景观异质性的增加,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提高[6~7].此外,非农生境对农业景观的影响也有一定的研究[8~9];在坟墓研究方面,大量学者对殡葬文化及其习俗做出了一定研究[10];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部分研究将生态文明与丧葬形式结合起来,研究其发展形态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提出丧葬改革[11].但在丧葬改革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如传统文化与现行政策的矛盾,土葬在我国农村依然存在[11~13].在此现状下,土坟作为农业景观中特殊的非农生境,其相关研究较少.而不同时期土坟的分布格局存在怎样的形式?土坟对农业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有无一定的积极影响?目前这些问题有待考究,并且这些问题的突破将加速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以河南省平原地区普遍存在的土葬形成的土坟为对象,综述了不同影响条件下土坟在农业景观中的分布格局;土坟对农业景观产生的生态效应.不同干扰因子影响下,土坟的分布格局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随机型分布格局和集中型分布格局;土坟对农业景观产生了多方面的生态效应诸如其对周围环境、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等的影响;对未来农业景观发展进行预测,并提出土坟的较优分布方式.今后需加强长期定位研究,注重定量化过程,深入研究土坟引起的生态过程的改变以及对农业景观产生的一系列效应;在农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制定出合理的土坟分布方式,兼顾生态、经济与文化等方面,使农业景观发挥更好的效益,维持其可持续发展.
坟墓的分布有着平原与山地之分,不同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其分布有着一定的差异.在山地地区,因地形地势复杂等原因,在山地土坟多依托山势而建,常呈现随机分布形态,集中分布的情况较为少见;在平原地区,因地势平缓,土坟多分布于普遍存在的农田之中,其分布格局受多因素制约,随机分布与集中分布都存在,其地理环境区别于山地,集中分布较之山地地区更为普遍.
中国古时流行风水之说,风水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殡葬文化,影响了坟墓分布.风水理论起初要求地势高燥、土质丰厚,随着风水文化逐步完善成熟,要求墓地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貌形态,风水最佳之地称之为“龙穴”(见图1),“龙穴”往往具备良好的地质地貌条件、适宜的气象、水文、土壤条件,以及一定数目的生物,各项因子统一协调,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1~2][14].因此符合其条件的为数不多,多随机零散分布.而多数人选择地势相对高而缓、土壤较为肥沃的位置来安置墓地.
图1 “龙穴”分布图Fig.1 “The dragons’ den” distribution map
平原地区农村的土坟多数分布在农业景观中,其相对远离道路、居民点等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以减少干扰;在附近有河流的情况下,常分布于河流堆积岸以防止遭受河流流水冲刷.以风水为源,土坟的选址较为讲究,对其周围地形地势要求较高,一般分布较为分散,空间格局呈现随机型分布.
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殡葬习俗和文化各异,文化的不同导致了坟墓布局的差异.古人注重“天人合一”, 在中国人心中生命往往与土地挂钩并在某种程度上等同[15],随之在各种殡葬方式中,土葬成为了中国传统的主要殡葬方式,意为入土为安,回归自然.同为土葬,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土坟的分布格局也有所不同.一般为表示对逝者的重视和不舍,会将死者安置在离家不远且土质肥沃的土地当中,通常会形成随机分布的态势;而中国一直以来重视家族文化,坟墓的分布也受其影响,部分家族的坟墓会集中分布在一起,空间格局表现为集中型分布.宗教信仰在任何时期都影响着极大一批人,宗教文化通常与同历史时期的其他文化一同影响于土坟,形成不同的分布格局,如儒家厚葬形成的集中型的家族坟墓、独立型的个体坟墓;道家薄葬往往形成单独的坟墓,在格局上表现为随机的形态;佛教主张生死因果轮回,在佛教盛行时推行火葬,土坟较少,分布较为随机.
新中国成立后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大多农田归集体所有[16],农村中的坟墓分布格局为集中型分布,形成了一批“老坟”;农民有一部分自留地即其可长期使用的土地,因受中国所谓“落叶归根”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一部分土坟分布于自留地之上,自留地并不集中分布,因此这些土坟大多呈随机分散分布.但也有集中分布的情况,如家庭人口较多,可能会呈现小范围的、数量不多的集中分布.在此期间,中国1958年实行平坟整地运动,为减少土坟的占地面积,推行火葬建立公墓,土坟数量有一定的减少,但集中型、随机型分布格局的土坟依然存在.
1980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开始拥有农田的使用权[16],虽然仍有集体用地,但大多村民希望自家的坟墓可以在自己的土地里,土坟开始分散分布或因家族人数较多坟墓呈小片区集中分布,分布格局多为随机型分布.1997年《殡葬管理条例》把“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国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它不占或者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写进了“总则”[1],全国开始推行火葬,土坟数量有一定的减少;2012年,国务院修改《殡葬管理条例》的消息公布,取消了强制平坟的条款,之后农田中仍有一部分土坟;2014年第四次全国殡葬大会提出“提倡生态节地葬、深埋不留坟头”等深化殡葬改革的思路,农业景观中的土坟减少,分布较为分散随机.
土坟在农业景观中的生态影响,本文主要从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要素、生态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农业景观生态要素的改变落脚于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本文主要以景观中的植物和动物为例进行说明;土坟占用了原有的耕地,生态功能改变主要表现在生态系统服务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MA划分的4类生态系统服务为基础阐述土坟产生的生态影响.
土葬改变了土地原有的利用方式,破坏了原本的地貌,还可能增加水土流失,土地质量退化等灾害发生的概率.传统土葬在尸体自然腐烂和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尸臭和秽液,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中含有较高硫化氢气体和病原微生物,容易引起各种疾病;遗体产生的秽液会随降水污染地面并通过渗透作用溶入地下水,污染水资源[17].1997 年《殡葬管理条例》提倡火化后,部分地区出现火化后将骨灰盒放入棺材中埋葬,既占用土地又有火化带来的空气污染等不良影响,对环境影响较大.由于传统文化影响、土葬坟头的存在,人们会在特定的时节到已故亲人的墓前祭祀纪念,清除部分所谓的“杂草”,焚烧一些纸币、金箔等都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植被数量减少,大气污染,焚烧残留物对土壤的污染等.
景观生态学最基础和根本的问题在于景观异质性的研究,而景观异质性同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3].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物种与环境之间原本相对稳定的适应方式,具体表现为物种引入、物种迁徙等[18].土葬造坟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新形成的土坟取代了原来的耕地,在大面积的农田当中作为异质斑块,异质性的提高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非农生境和异质性的存在与维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19~21],农业景观中的非农生境的存在为农业景观中大部分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22].土坟作为农业景观中的非农生境,丰富了农业景观中生物的多样性.
图2 不同时期农业景观中土坟生境对农田斑块生物多样性的贡献Fig.2 Contribution of earth graves habitat to thebiodiversity of farmland patches in agriculturallandscape in different periods
一些坟地在设计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土坟周边种植常绿树种如松柏类,意为“万古长青”[23];平原地区如开封市通许县,该地区在土坟旁多种植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蓖麻(Ricinuscommunis)等植物;在无人工植被的土坟旁,一般会生长大量自然植物如香丝草(Conyzabonariensis(L.)Cronq.)等菊科植物以及藓类植物等;另外受文化影响,几乎每年都会有人在固定的时间到坟墓前进行祭祀,对周围植被进行修剪、去除等人为干扰,导致土坟周边多生有一年生自然植物.在景观组成较为单一的农田中,土坟的形成增加了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同时,土坟的形成也对动物的多样性产生了影响,其本身及周边的植被作为一些动物的源和汇,为动物提供栖息地、食物以及躲避天敌的地理位置条件从而吸引了一些动物,如黄鼬等多种兽类以及鸟类等[24],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地区农业景观中的物种多样性.黄鼬一般栖息于山地和平原,选择隐蔽处筑巢,农田中的坟墓是其合适的生境;土坟旁的松柏能够吸引一部分针叶林鸟类、自然生长的植被也能为鸟类提供食物,吸引一批鸟类驻足.当前大面积的土地被用以农业、工业、建筑业,动物的保护大多依靠自然保护区,而大多数乡土动物没有得到保护,坟墓作为它们在农业景观中最后的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在作物收割季节,原本在农田中生存的动物,丧失了生境和食物来源,部分生物将土坟作为临时的栖息地,在农业作物生长后返回农田,保护了农业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如农田收割季节天气炎热,在无农作物遮盖形成的阴凉处后,蛇类会选择坟墓作为其栖息场所躲避炎热;鼠类栖息地广泛,随自然条件和食物来源而迁徙,在农田作物收割后,其失去耕地此食物来源,坟墓周边的植被可供其生存(如图2).
基于生态属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供给服务、支持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四类[25].农业景观能够产生诸多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农产品供给服务、土壤和水质调节服务、支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服务等[26].频繁的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致使生态系统服务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27~28].
坟墓不仅占用了耕地资源,而且阻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29],导致农业景观的供给服务遭到削弱.土坟在农业景观中占用了较大面积的土地,导致耕种的土地规模较小,阻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耕地被田间的土坟分割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全国范围内以其占用333万hm2耕地为准,假定其全部种植小麦且土壤肥力一般,小麦年产较之没有土坟而全部用以农耕的情况低1250吨.部分土坟侵占农田使得土地集中利用率下降,而迁移这部分土坟使土地回归专业化农业用途,能扩增10%以上的耕地[30],并且可以提升机械化作业程度,提高农产品供给服务.此外,土坟周围人类活动较频繁可能会引发一些人为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以火灾为例,土坟周边作为人们祭祀已故之人的场所,祭祀时不免会在土坟旁焚烧冥币等用以寄托思念,但焚烧之后若有火星未熄灭便极其容易引发火灾,波及土坟附近的农耕用地,会导致农业生产受损.此现象在全国各地屡有发生,如2017年6月18日,山东德州一男子在上坟期间引发火灾导致约8 hm2庄稼被毁;7月2日,濮阳清丰两天连续两起火灾皆因上坟引起,导致近 3 hm2玉米苗被烧毁,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农业景观供给服务受损.
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质量有着复杂的关系,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了土壤的生态系统服务[31];农业景观本身具有调节土壤和水质的功能,但土葬造坟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如果超过景观服务的阈值,农业景观的土壤水质调节服务将被削弱甚至消失[17,32].掘土成坟破坏了农田的水土涵养,土坟的形成对土地、水资源以及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了生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和削弱了生态系统服务.但在平原地区,因土坟的存在无法种植作物,致使蒸腾耗水减少,相比于农田其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增加.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生物多样性总体上对生态系统服务有积极影响[33].墓地的存在使得农业景观中的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景观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更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侵扰[34],为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墓地提供了文化服务,殡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 中国人通过祭祀、扫墓等活动形式表达对逝者的纪念之情,土坟的存在使得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延续.
在农业景观中,土坟的不同分布格局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不同动物需要的栖息地和食物不同,增加适度的植物斑块可以增加动物的多样性[35].在植被茂盛且数量、类型较多的地区,动物物种也会相对较多,景观整体的生物多样性较高.我国土坟分布格局的现状为存在集中型分布和随机型分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我国的农业可能会向大农场的形式发展,土坟分布格局有多种形式可选择,不同的分布格局对农业景观带来的影响不尽相同.无论是何种分布格局的土坟都不免会带来生态负面效应,其中集中型分布的占用耕地较多,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较大;“老坟”产生了诸多生态负面效应,对环境影响较大.以下不同情景的分布格局主要论述土坟产生的生态正面效应.
当前呈现集中型分布格局的土坟多为早期形成的“老坟”和家族集中安置的坟墓.“老坟”大多数呈现“青山白化”现象,分布在农田中的一般管理疏松,其周边的植被多为自然植被;家族集中安置的坟墓,人为管理程度较高,既有自然生长的植被也有人为种植的.
独立分布的土坟,一般选用的土地较为肥沃,地势较高而平缓,利于一些自然植被、动物的生存;部分也有人为种植的植物,但是数量较少且类型单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多样性,但相较于植被更为丰富的集中分布的土坟产生的生态正面效应较低.
当今社会,大多数年轻人在从业时较少选择致力于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多选择发展较快、经济收入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鉴于此发展现状,农业以后可能会向大农场方向发展即农田由少数人利用种植,并且种植模式高度工业化.而土葬形成的坟头依然广泛存在,在大农场形式的农业下,因需要工业化机械化耕作,独立分散型的分布格局显然不适宜.在整个农业景观中,土坟集中分布可作为一个特殊的景观斑块,不占用耕地或尽量少地占用(如图3),在景观要素较单一的农业景观中提高异质性,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增加,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应摒弃或减少土坟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土坟的构成及其周围的植被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使其发挥积极的生态作用.
图3 大农场情景下的土坟分布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earth graves in the situation of a ranch
本文综述了土坟的分布格局;阐述了土坟带来的生态影响,主要分析了土坟对农业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及其在不同的分布格局情景下的表现;预测了未来农业景观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该情景下土坟的分布方式,结论如下:
(1)我国的土坟在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国家政策影响下分布格局不同,现阶段分布于农业景观中的土坟分为随机分散分布和集中分布两种形式.集中分布的又分为传统的“老坟”和家族集中安置的坟墓两种形式.
(2)土坟在地貌、土壤、水资源等多方面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土坟作为农业景观中的非农区域,不论是独立分散分布还是集中分布,亦或是人为管理或不管理,都为农业景观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一定的生态正效应,增加了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土坟在不同方面影响了生态系统服务,有积极影响也存在损害与削弱.积极影响表现于其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文化服务以及在平原地区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增加,在此方面提高了土壤支持服务;其对环境在各个方面的破坏,农业供给减少等方面损害削弱了生态系统服务.
(3)不同分布格局的土坟对景观中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程度不同.当前分为两种情景,都产生了一定的生态负面效应,其中集中分布且人为管理程度较高的产生的正面生态效应较为明显;未来农业若出现大农场形式,可将土坟集中安置形成异质性斑块,且尽量不占用耕地,以在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小的前提下对农业景观产生积极效益,维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