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永霞
(河北省临西县第四初级中学,河北 临西 054900)
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个性的突现和发展。因而,地理研究性学习中,为学生营造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氛围,从而促使学生的个性获得更好的发展。第一,给学生提问的自由。老师要善待学生的问题,不要嘲笑,打击,更不要害怕被学生问住。教师要真心鼓励学生提问,并对学生的提问个于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第二,给学生选题的自由。让学生挑选喜欢的并且合适自己的课题,相信学生的能力,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索。第三,展示多样化的研究性成果的自由。学生活动成果的展示,一方面是对课题研究的总结,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果展示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成果展示可以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此外还有:通过主题班会展开辩论、研讨、展示板,出黑板报,办手抄报,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等。
(一)创设研究性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步入研究情景。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应该成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因此,立足课堂搞好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我们的重要教改革目标之一。在研究学习中,我们注意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趣味性浓厚,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探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探究目标,甚至将探究燕深知课外去查找相关资料,证实自己的观点。如:台风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城市街道名称的特点等,均可联系事实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想以此作为教学中心的契机,进行启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性问题的浓厚兴趣。
(二)教育循序渐进地予以指导,将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指导学生有目的的收集相关资料深化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己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并学会分析,加工,提炼,并从中发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应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课前引导学生依据所学内容,有目的的收集资料,让学生自己举例来解释课本结论和补充拓展学习内容,为完成好这些相关任务,学生必须主动查找资料,千方百计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信息化的今天,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是难事,而且这样得来的例证,既能丰富课本内容,又可引起学生共鸣,容易为学生认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热情高涨。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还有利于学生初步学会质疑、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地理事物,既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又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和竞争,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学会与同学团结协作是我们教改实验的又一重要目标。合作教学理论告诉我们,个体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动态的个体独立探索的范围,而是要拓展到动态的个体探索与个体间交往相结合的范围。只有在主体交往中,个体之间才能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调动了个体与集体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效的促进外在的知识结构向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转化。
(四)同时是学生在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识的过程中,提高创造性的品质。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成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三种,但是从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学生更多的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三至四人一个小组,组内所选研究性学习内容分工协作,小组间常以公平竞争的形式交流、评价其协作完成目标的情况。而且,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欲望,探索精神,群体意识得以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是学生感到心里安全和自由,这样有利于创造性思维激活。从而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竞争与合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这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志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且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野外观察能使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器官的功能同时得到施展,使学生的观察及情境创设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总之,地理研究性学习确实是具有丰富而独有的许多素质教育价值。这种学习方式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十分宽松的氛围,这种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了发散性,从而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训练,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得到综合的发展。但是,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还要不断摸索、不断探究、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