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乔
闽西的客家船灯主要流行在上杭、武平一带民间,已有250多年历史。这一带地处汀江中游黄金地段,境内汀江水系纵横交错,居住在这里的民众极大部分是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人。他们依山傍水而居,带来了古中原的文化,在近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创造了璀璨的客家文化。客家船灯就是中原文化与当代土著文化融合升华的产物。
关于船灯的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清乾隆年间,皇帝微服下江南,某日来到汀江上,投宿于一艘渔船上,船夫及其孙女盛情款待,闲聊中,乾隆皇帝得知渔家饱受渔霸欺凌,不得温饱,便动了恻隐之心。离开渔船时,赠船夫夜明珠一颗,还亲笔题赠“渔家乐”金匾及“圣旨”金牌各一悬于船头,夜明珠则放在船尾,日夜照明便于捕鱼,渔霸闻之也不敢欺凌渔家了。后人遂根据这一传说创编了船灯歌舞。“渔家乐”乐曲成为船灯的主题曲。
闽西客家船灯可以以武平县为代表。武平县遵行孔孟之道,崇祖敬宗、尊师重教、客家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每逢节日庆典,船灯、龙灯、舞狮、十番、花灯等各项娱乐活动琳琅满目十分精彩。“打船灯”就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节目,因此,武平县大部分村乡都有船灯队。最多时全县有13支船灯队。历史上武平县的船灯还传入广东平远等地,武平县被誉为“船灯之乡”。
客家船灯表演的主要道具是特制的装饰华丽的道具船。用竹片、木条钉成船的框架,再蒙上白布描上彩绘制成,中间“船舱”为四方形空间,可以隐蔽站立扛船的人。船头船尾有“艄公”“艄婆”表演,或说或唱加上划船的舞蹈动作,生动形象,活泼生趣。过去船灯有固定的传统词曲如《渔家乐》《上滩曲》《下滩曲》《拖船曲》及一些民间小调。如今很多表演队用老曲套新词,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建设成就等,形成了新的表演形式。
传统的船灯一般由三人协同表演,一人藏在船舱中肩扛彩船,船头有艄公(丑),船尾有艄婆(旦),边随船边表演划船,并随着江面变化表演上滩、下滩、划桨、牵船等动作,体现江上行船的艺术效果。有时艄婆也打扇花,边演唱边表演,间或插上道白。道白往往随着不同地方而即兴发挥,或插科打挥。演唱的内容多为表现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音乐曲调一般是奏《八板头》为引,然后演唱《渔家乐》及《剪剪花》《螃蟹歌》《卖杂货》《十杯酒》下滩、到滩等民间小调。
如今,打客家船灯在武平县仍然流行,但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年轻一代特别是男青年,基本上不参与、不喜欢。现在船灯表演基本上是中老年人担角,“艄公”也很多是女扮男妆,使这一传统节目表演大为逊色。加上创作人员缺乏,演唱曲调较为混乱,表演上也较为粗糙,给船灯表演的传承、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不论是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其传统的文化形式在前进中均会碰到这样的境遇:和现阶段出现的艺术形式竞争以及是否和现阶段人们的审美意识相一致。打客家船灯是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下形成的,其蕴含着当时特有的时代意识以及风俗,和现阶段大众的审美意识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过程中,乡镇、农村关于打客家船灯的演出已然不多,更不要说在大城市中,由于受观众数量、演出场所以及新娱乐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少有观众会观看打客家船灯表演,大众依然被不断更新的娱乐表演所吸引,在国内的发展依然不容乐观。
对于打客家船灯表演来说,观众数量相对较小可以说是目前最为重要的问题。打客家船灯自身拥有特色的表演风格,同时还拥有鲜明的人物角色,不过依然无法得到更多年轻观众的喜欢。对于打客家船灯表演来说,其观众群体几乎分布在农村,且年龄相对较大。加之,地方对于打客家船灯表演宣传力度不足,很多的观众没办法获取到相应的表演信息,使很多的演出无法得到观赏,时间一长就慢慢地对打客家船灯表演不再关注。
打客家船灯要发展,就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为了做好客家船灯的传承与保护,武平县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如在当地成立文化艺术团,每年都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使这一活动一直坚持了下来。
首先,应当创新打客家船灯的内容。对于群众来说,不管是什么艺术形式,时间一长,都会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如果打客家船灯内容一层不变,久而久之,就会让人感到有些厌倦。同时打客家船灯自身的内容相对单一,千篇一律,几乎都是以本地的民俗为基础,观众看多了,会觉得老套、没有新意。
最后,加强对打客家船灯艺术的人才培养。随着老一辈打客家船灯演员的年龄慢慢增大,培养打客家船灯继承人是如今的当务之急,对打客家船灯艺术人才的培养,可以从热爱打客家船灯的人员中进行挑选,然后辅以专业的打客家船灯知识培养,最后请打客家船灯的老一辈演员对这些后辈进行舞台表演经验的传授,这样可以保证打客家船灯艺术的“后继有人”,对增加打客家船灯的演出,发展打客家船灯文化有着极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打客家船灯历史源远流长,民间的人文、生态环境,是打客家船灯形成的重要前提以及成长的肥沃土壤。而打客家船灯的文化意义,也给人们的思想、行为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打客家船灯日益式微的现状,加之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和繁荣打客家船灯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扎根人民群众,促进打客家船灯精品创作,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在传承的过程中加强创新,赋予打客家船灯时代精神,使其能够在新时代下焕发活力,在坚定文化自信的浪潮中,激流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