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合根
(湖南省常德市第六中学,湖南 常德 415000)
引言:优质课堂的关键主要在于两方面:首先,如何让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知识产生兴趣,能够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要扎实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和转换光合作用知识到变化多端的题型中去。
生物是一门自然类学科,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然环境中生物的奥秘,也是一门非常接近人类日常生活的学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组合作实验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最多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因为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上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收知识,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并不乐观的结果。设置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展示成果,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生物的光合作用课堂讲解时,老师可以设置小组合作提取、分离叶绿素的实验。叶绿素的提取分离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观察结果是光合作用部分的重点知识之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步骤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实验学生们能更直观地体会到由于色素在除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溶解速度不同,所以可以用从锡业将色素分离的原理,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观察到叶子中的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宽度颜色的不同。
通过小组动手实验学生对叶绿素的提取分离实验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大大减少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学生们对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感到好奇,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光合反应作用和意义在于能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其参与反应的物质较多,反应过程复杂,学生对该部分的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是光合反应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光合反应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反应过程。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点:叶绿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双层膜、类囊体、基质,叶绿素和橙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就在类囊体膜上,可以捕捉光能;影响光和速率的原因有外部因素: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矿质元素以及水分,内部因素:不同的部位的叶绿素含量、不同的生育期,等。然而对于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光合反应这种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仅仅依靠课本上的内容学生很难对光合作用有一个清晰地认识,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借助一些视频通过多媒体向同学展示这一过程,让学生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比如,可以在慕课、网易公开课等网站找一些关于光合作用的微视频,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在强光下为何进行光合作用的气孔会关闭?”、“光合作用是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的?”等知识点。
在如今这个“地球村”里,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选取真实客观的信息运用于知识复杂抽象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让信息科技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不仅能够解决教学资源匮乏这一问题,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知识的重点内容,考察形式多样,曲线图、表格、实验等是经常出现的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熟练掌握了光合作用基础知识,对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展开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完全可以将这一部分的分数全部拿到手。
通过对一望光和反应题型的分析总结可知,无论是光合反应的曲线图、表格或者实验都离不开对光合作用的方程式的应用。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是:6CO2+6H2O(光照、酶、叶绿体)→C6H12O6(CH2O)+6O2,其反应场所在叶绿体上,需要二氧化碳、水、光照等条件;光反应方程式是:2H2O—光→4[H]+O2,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反应场所,需要在光能和特殊的酶的作用下才能发生反应;暗反应(也叫碳反应)方程式是:CO2+C5→(酶)2C3、2C3+4([H])→(CH2O)+C5+H2O,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反应场所。对于这一知识点的记忆除了通过理解以外,还应该加强练习对光合反应的总方程式、光反应、暗反应方程式多书写几遍,在面对光和反应的题时能够迅速地写出相关方程,快速求解答案。
高考对光合作用的考察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及相关方程式能否熟练运用以及灵活变换,学生们只有打好基础,在才能在面对不同形式的题目时做到游刃有余。
总而言之,光合作用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出现的题目形式变化多样,在进行光合作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复杂抽象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对重难点问题要及时地开展针对性练习,让学生打好基础,熟练掌握光合作用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