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芬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公馆中心学校,广东 茂名 525000)
报上曾经有这样的报道: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孩子从火海中逃离出来,但老师发现少了两名学生,于是命令所有的孩子到火场外去搜救他们,但一位来自中国的学生认为他们一定在火海中还没出来,于是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去救自己的小伙伴。结果我们的小英雄牺牲了,而他要就找的那两个美国学生早已顺利逃生。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小英雄不但没有得到任何表扬和赞誉,相反校方因没有教会中国学生如何逃生而受到地方当局严厉批评。美国人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去帮助别人,但要量力而行,以牺牲生命去救人的做法并不可取,这种行为也不能作为德育的范例。在学校里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奉献意识教育是基于生命安全基础上的教育。同时我认为生命教育应该作为德育的一部分。
实践生命珍贵的教育是当今时代的热门话题,人们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也较以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了生命,才有了竞争和拼搏;有了生命,才有了快乐与悲伤;有了生命,才有了希望与理想。人大代表苏文金提出:必须尽快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小学阶段作为孩子成长的基础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怕失去生命,尤其是小学生,因此,我们教师就要承担起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的责任,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在校园中开展珍爱生命价值观教育。
一、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生命,不仅包括个人及他人的生命,还包括一切自然生命。一位哲人说,一个生命比地球还重。因此,所有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善待。但是,今天的孩子却不理解“生命”二字的含义,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生命的尊重、怜悯、关爱和帮助。看到花开就去摘,看到草绿就去踩,看到蛙跳就去抓。残疾人行走不便,不是上前搀扶,而是在背后邯郸学步;街头乞丐饥肠辘辘,不是送上一块面包,而是捂着鼻子躲得老远……生命是神圣的,每个生命,对于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
二、充分利用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和进行生命教育。节日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价值以及教育内涵,学校应加强学生对节日风俗习惯的了解,通过各种实际活动的开展,进而有效地优化学生内在的道德品质。在少先队活动、专题班会等活动的开展以及参与中,让学生在无形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优化内在的道德品质。
三 、在各学科及德育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师可以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深挖文本内涵,从认识生命的本质入手,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由物及人,达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让学生对生命充满敬畏、珍惜,就要唤起学生对生活环境的热爱。在各科教材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情感教育素材,如:语文学科中的《她是我的朋友》、《掌声》,培养了学生理解、尊重、关心、帮助他人的道德情感;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来自社会的爱》,让学生在感受幸福的同时,学会对生命的欣赏、热爱,从而感激生命、感激父母,感激社会。这样,孩子们才能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和魅力。
四、除了结合学科开展生命教育之外,还要求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张海迪的故事》、《假如只有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引导学生写读后感或进行专题讨论,是学生明白痛苦和苦难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财富,让学生在战胜苦难中享有乐趣,让学生从小坚定信念,珍惜生命。
五、在体验和实践中开展生命教育和德育方式一样,我倡导体验、实践式的生命教育。体验、实践式教育就是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或实践性的活动、实习等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在此背景下了解自己今后可能碰到的挫折、困难及各种情况,进而学会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坚强;理解他人的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相处。我们要教育学生,生命是父母给的,不只属于自己,还属于父母。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
六、加强安全教育。近年来,各地小学校园安全堪忧,各类恶习性伤亡人事故不断,一些地方校园内出现了学生因楼道拥堵而后被挤压被彼此踩死踩伤,因玩耍打闹致伤,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等重大安全事故。可见,溺水、中毒、建筑倒塌、交通事故等是小学生伤害和死亡事故的主要因素。要教育教育学生选择和鉴别食品质量的优劣,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对于不明性质的食品,不要轻易采集和购买。另外,学校附近的小摊点,不断增多,“三无”食品屡见不鲜,而学生对这样的东西格外喜欢,要严禁学生购买“三无”食品。为了杜绝因游泳造成溺水,必须严禁小学生下河、下塘、下溪等游泳。为了防止低年级孩子溺水,要教育孩子不单独到井边、塘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告诉其危险性。
我们要成为珍爱生命教育的响应者,要把珍爱生命教育和自己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去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始于学校,落实于家庭和社会。教学中结合学校实际和社区环境确定教学目标,使生命教育课程以“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为主线,贯穿全过程,渗透各部分。最终使每个学生成为生命的所有者和爱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