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东岳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及疲乏无力等。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重要器官,导致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急性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常见的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本病尚难根治,但可控制好血糖,延缓疾病的进程。监测血糖是控制好血糖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临床上常常出现一些误区,兹在此向广大病友谈谈个人体会。
不少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每周或更长时间去医院测一次血糖,而且大多测的仅是空腹血糖,并以此判断血糖控制情况,自己调整药物剂量。其实,这种偶测血糖是不可靠的,且单独空腹血糖正常也不能算完全达标。
影响血糖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饮食、运动、情绪、睡眠及服药等多种因素,都可对血糖产生影响。仅根据一次空腹血糖测试结果来判断病情控制情况,是很不可靠的。衡量血糖控制是否达标,需要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
有些患者经常凭自我感觉良好就不去定期检查、复诊。自我感觉好有两种可能,一是有可能血糖正好控制在正常水平,还有一种可能是这种自我感觉仅是一种假象,即血糖水平稍高于正常,却没有任何症状,这种情况下身体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细胞和血管已经受到了损伤。因此,自我感觉并不可靠,糖友不要有侥幸心理,一定要以血糖监测为准。
有的糖友觉得只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就够了,3 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没用。实际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了近2~3 个月内整体的血糖控制水平,代表了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而且有很多研究表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一个百分点就可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的金标准,是评价病情控制不能缺少的重要一环。
一些糖友经常是只靠测餐前血糖来判断血糖的控制情况,这也是不对的。
2 型糖尿病患者普遍都存在餐后高血糖,它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更高。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降低餐后高血糖,对治疗的意义甚大。因此,不能只测餐前血糖,不测餐后血糖。
餐后高血糖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老年糖尿病人认知功能损害及增加肿瘤风险。因此,更好控制餐后血糖,也成为选择胰岛素治疗方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面的血糖监测应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动态血糖,空腹、餐后血糖反映瞬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一段时间内血糖水平,动态血糖监测反映血糖波动和整体水平,只有将这几者结合,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情况。
最常选的监测时间是空腹、餐前(午餐和晚餐前)、餐后2 小时和睡前,这类监测往往是患者在家里完成的,需要注意测量时间和测量频率。
餐前血糖:在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包括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等)测量。
餐后2 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能达标的糖友,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者。
睡前血糖:注射胰岛素糖友,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必要时还应监测夜间血糖。监测夜间血糖适用的情况是:胰岛素治疗已经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疑有夜间低血糖者。
另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应该监测血糖。
总结来说,最常用的就是三餐前后及睡前这7 个时间点。
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如果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应该每天监测4~7 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为止。对于病情稳定的非胰岛素治疗患者(包括使用口服降糖药以及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推荐每周监测3天,每天2 次,对于病情稳定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由于治疗方案不同,不可一概而论,最好请主管医生为自己制定一个科学的监测方案。
对于自己在家测得的血糖值,患者最好详细地记录下来,建立自己的糖尿病管理日记,拿着日记就诊,便于医生掌握治疗情况。
除了上述的瞬时检测,还要重视糖化血红蛋白监测,这个指数反映的是过去2~3 个月血糖平均水平,治疗之初至少每3 个月1 次,达到控糖目标后每3~6个月测1 次。
通过连续自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24 小时可获得288 个血糖数据(每5 分钟自动测一次血糖),可获得72 小时血糖图谱(共864 个血糖数据),可同时标记饮食、用药、运动等事件,为医生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提供全面的血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