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华
(甘肃省广河县三甲集中学,甘肃 广河 731300)
前言:在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还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并没有将多媒体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多媒体进行合理的应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法时候也比较死板。这样一来,不但无法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还会使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阻碍教学的发展。
很多教师都对多媒体的作用有所认知,在教学中开始尝试使用多媒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1]。有些教师不管教学内容是什么,一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教学的根本目的。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还有一些教师会将多媒体的功能放大,忽视了传统教学。这种滥用多媒体的情况只会是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
在以往的教学中,讲授法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所学的知识通过讲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则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非常枯燥、单调,学生很容易出现厌倦的心理,影响整体教学效果[2]。多媒体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趣味性,通过图片、视频等的结合能够使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起来,让学生感官得到全方位的调动。多媒体课件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图片或者视频,让课堂教学的氛围活跃起来,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形象的方式显示出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比如,在学习《黄河颂》这篇文章的时候,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品味语言,联系背景,概括出诗中黄河的形象和 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初中生的生活距离文本创作的年代比较远,他们对于诗歌以及诗中所表达情感的理解可能会浮于表面。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交代时代背景,播放相应的视频资料,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容。
初中生对于事物的感知存在一定的规律,他们往往先对事物产生感性认识,然后产生理性认识。虽然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在理解事物的时候仍然会存在一些偏差。在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在课文中有些表达方式也比较复杂。倘若教师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多媒体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来组织信息,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将分散的学习方法集中起来,突出教学的主线。比如,在学习《故乡》这篇文章的时候,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对比和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也在思想上对农民造成了伤害,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篇文章中,“变”是一个主线。教师可以将文章的主题将其分成三部分,将课文分成三幅图画,即“景变”“人变”和“主题”。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学生对文章会有整体的感知,理解课文的思路会非常清晰,教学的效果会非常理想。
在现代教育中,提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倘若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依靠教材和粉笔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的应用多媒体,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结合在一起,打破实践和地点的限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在学习《愚公移山》这篇文章的时候,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积累更多文言文的知识,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很多学生都被愚公精神所感染。但是,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介绍一些网络上对愚公的评价,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有人说:“愚公这样移山倒不如直接搬家容易一些。”,还有人说:“愚公应该充分的利用山里的资源做一些别的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观点展开激烈的谈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论: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多媒体进行合理的应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的方式显示,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打破学生思维上的局限,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